世祖將取江南,澤以選輸鈔至淮南餉軍,丞相阿術見而奇之,補淮東大都督府掾。 至元十四年,元帥唆都下兵閩、越,見澤,與語而合,即闢元帥府提控案牘。 時宋廣王據福州,改元炎興,度我軍且至,遂入于海,復聚兵甲子門。 其將張世傑攻泉州,興化守臣陳瓚舉郡應之。 文天祥置都督府于南劍州,守臣張清行都督府事,謀復建寧。 閩中郡縣往往複從宋,江東大擾。 唆都時軍浙東,建、信告急,唆都謀于眾曰:「我軍當何先?」澤曰:「彼據閩、廣,而我往浙右,非策之善。 譬之伐木,務除其根,當先向南。 」會行省檄唆都,與左丞塔出會兵甲子門,遂度兵閩關,八戰而至南劍,殺其守臣張清,宋師遂退。 冬十月,收福州,進攻興化,拔之。 唆都怒其民反覆,下令屠城,澤屢諫不聽,復前說曰:「世傑不虞我軍遽至,方急攻泉州,謀固其植。 我新得泉州,民志未固,旦暮且失守。 比我定興化,整兵而南,彼樹植將日固矣。 莫若開其遺民,使走泉南搧動之,世傑將膽落而走。 是我不戰而完泉州,捷于吾兵之馳救也。 」唆都喜,開南門縱民去,因得脫死者甚眾。 世傑得逃民,知興化已破,乃解泉州圍去。 唆都至泉州,部署別將,裝大艦趣甲子門,自將下漳州,軍于海豐,引精騎與塔出會。 十二月,入廣州。 十五年春正月,還擊潮州,守將馬發備禦甚固,澤曰:「潮人所以城守不下者,以外多壁壘,為之援應也。 第翦其外應,潮必覆矣。 」乃分兵攻其一大壘,破之,余壘盡散走,二旬而潮拔,馬發死焉。 既而文天祥軍潰于江西,廣王暨張世傑死於海中,唆都還軍福建。 夏五月,詔立行中書省于福建,以唆都行參知政事,澤行省都事,從朝京師,命知興化軍,賜金織衣,賞其善謀也。 繼改興化軍為路,授澤行總管府事,民歌舞迎候于道曰:「是吾民復生之父母也。 」喜極而繼以泣。 郡新殘于兵,白骨在野,首下令掩埋之;又衣食其流離之民,有棄子于道者,置慈幼曹籍而撫育之。 郡中惡年少喜為不義,以資求竄名卒伍,冀後得計功版授。 官吏恐激變,不敢詰,澤悉追毀所授,誅其尤無良者,貪暴始戢。 始陳瓚以郡應張世傑,民多戰死者,至是,吏援例將籍其產,澤語吏曰:「國家至仁,誅止陳瓚,從瓚者猶蒙宥,民奈何連坐!」亟為令曰:「民不幸詿誤從陳瓚誅,及鬥死無後者,其田廬貲產並給其族姻,有司無所與。 」吏不能逆,乃止。 當江南未定,盜賊所在有之,民自相什伍,保衛鄉裡。 及時平,行省議籍為兵,上下洶洶,澤白行省曰:「國兵非少,今籍民以示少,非所以安反側也。 且當籍者眾,民或有他心。 」議遂格。 澤又興學校,召長老及諸生講肄經義,行鄉飲酒禮,旁郡聞而慕之。 興化故號多士,士咸知向慕,以澤與常袞、方儀並肖像祠于學官。 至元二十一年,調永州路判官。 湖廣平章政事要束木貪縱淫虐,誅求無厭。 或妄言初歸附時,州縣長吏及吏胥富人比屋斂銀,將輸之官,銀已具而事遂中止。 要束木即下令,責民自實,使者旁午,隨地置獄,株連蔓引,備極慘酷,民以考掠瘐死者載道,所獲不貲,要束木盡掩有之。 有使至永,澤戒吏美供帳,豐酒食,務順適其意。 使者感愧,無所發其毒,因間以利害曉之,一郡由是獲安,是歲,盜起寶慶、武崗,皆永旁郡也。 行省遣澤討平之,俘獲五百餘人,簡出其詿誤者百有五十人,上書言狀,誅其首惡者三十一人,余得減死。 二十六年,丞相桑哥建議考校錢谷,天下騷動。 澤嘆曰:「民不堪命矣。 」即自上計行省。 要束木怒曰:「郡國錢糧無不增羡,永州何為獨不然!此直孫府判倚其才辨慢我,亟拘繫之,非死不釋也。 」明年,桑哥敗,要束木伏誅,澤始得釋。 二十九年,湖廣平章政事闊裡吉思薦澤才堪將帥,以行省員外郎從征海南黎。 黎人平,軍還,上功,授廣南西道宣慰副使。 秋七月,並左右兩江道歸廣西宣慰司,置都元帥府,澤為廣西兩江道宣慰副使、僉都元帥府事。 兩江荒遠瘴癘,與百夷接,不知禮法,澤作《司規》三十有二章,以漸為教,其民至今遵守之。 又省廄置二十二所,以紓民力。 歲饑,上言蠲其田租,發象州、賀州官粟三千五百石以賑饑者,既發,乃上其事。 時行省平章哈剌哈孫察其心誠愛民,不以專擅罪之。 邕管徼外蠻數為寇,澤循行並徼,得厄塞處,布畫遠邇,募民伉健者四千六百餘戶,置雷留那扶十屯,列營堡以守之。 陂水墾田,築八堨以節瀦泄,得稻田若干畝,歲收谷若干石為軍儲,邊民賴之。 海北元帥薛赤干臓利事覺,行省檄澤驗治。 澤馳至雷州,盡發其奸臓,縱所掠男女四百八十二口、牛數千頭,金銀器物稱是,海北之民欣忭相慶。 御史台言:烏古孫澤奉使知大體,如汲長孺;為將計萬全,如趙充國。 可屬大任。 ”詔擢為海北海南廉訪使。 故例,圭田至秋乃入租,後遂計月受之,澤視事三月,民輸租計米五百石,澤曰:「夫子有言,事君者先其事,後其食。 吾蒞政日淺,而受祿四倍,非情所安。 」量食而入,余悉委學官,給諸生以勸業。 常曰:「士非儉無以養廉,非廉無以養德。 」身一布袍數年,妻子樸素無華,人皆言之,澤不以為意也。 雷州地近海,潮汐嚙其東南,陂塘鹼,農病焉。 而西北廣衍平袤,宜為陂塘,澤行視城陰,曰:「三溪徒走海,而不以灌溉,此史起所以薄西門豹也。 」乃教民浚故湖,築大堤,堨三溪瀦之,為斗門七,堤堨六,以制其贏耗;釃為渠二十有四,以達其注輸。 渠皆支別為閘,設守視者,時其啟閉,計得良田數千頃,瀕海廣澙併為膏土。 民歌之曰:「舄鹵為田兮,孫父之教。 渠之泱泱兮,長我粳稻。 自今有年兮,無旱無澇。 」 至大元年,改福建廉訪使。 澤宿有德于閩,閩人安之。 有芝五色産於憲司之澄清堂,士民以為澤之所致。 以母年逾八十,求歸養長沙。 歲余,母喪,澤以哀毀卒。 妻杜,以夫死,飲食不入口者十有三日,不死,乃復食。 澤積官自承直郎至中大夫,謚正憲。 子良禎,仕至中書右丞,以功名終。 ○趙炳 趙炳,字彥明,惠州灤陽人。 父弘,有勇略,國初為征行兵馬都元帥,積階奉國上將軍。 炳幼失怙恃,鞠于從兄。 歲饑,往平州就食,遇盜,欲殺之,兄解衣就縛。 炳年十二,泣請代兄,盜驚異,舍之而去。 甫弱冠,以勛閥之子,侍世祖于潛邸,恪勤不怠,遂蒙眷遇。 世祖次桓、撫間,以炳為撫州長,城邑規制,為之一新。 己未,王師伐宋。 未幾,北方有警,括兵斂財,燕薊騷動。 王師北還,炳遠迓中途,具以事聞,追所括兵及橫斂財物,悉歸於民,世祖嘉其忠。 第25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元史 下》
第25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