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曰進熟。 初獻既奠玉幣,有司先陳鼎入于神廚,各在於鑊右。 大官令出,帥進饌者詣廚,以匕升羊豕于鑊,各實于一鼎,冪之。 祝史以扃對舉鼎,有司執匕以從,各陳于饌幕內。 俟光祿卿出,帥其屬實籩豆簠簋訖,乃去鼎之扃冪,匕加于鼎。 大官令以匕升羊豕,各載于俎,俟初獻還位,樂止。 禮直官引司徒出詣饌所,帥進饌者各奉正配位之饌,大官令引以次自西神門入。 正位之饌入自中門,配位之饌入自偏門。 饌初入門,樂作,饌至陛,樂止。 祝史俱進,徹毛血豆,降自西陛以出。 正位之饌升自北陛,配位之饌升自西陛,諸太祝迎取于壇上,各跪奠于神座前訖,俯伏興。 禮直官引司徒、大官令及進饌者,自西陛各複位。 諸太祝還尊所,贊者曰「太祝立茅苴于沙池」。 禮直官引初獻官詣太社壇盥洗位,樂作,至位南向立,樂止。 搢笏,盥手,帨手,執笏詣爵洗位,至位南向立,搢笏,洗爵、拭爵,以爵授執事者,執笏詣壇,樂作,升自北陛,至壇上,樂止。 詣太社酌尊所,東向立,執事者以爵授初獻,初獻搢笏執爵,司尊者舉冪,良醖令跪酌太尊之泛齊,樂作。 初獻以爵授執事者,執笏詣太社神座前,南向立,搢笏跪。 執事者以爵授初獻,初獻執爵三祭酒,奠爵,執笏俯伏興,少退立,樂止。 舉祝官跪,對舉祝版。 讀祝官西向跪,讀祝文。 讀訖,俯伏興,舉祝官奠祝版于案,興。 初獻再拜訖,樂止。 次詣后土氏酌尊所,東向立。 執事者以爵授初獻,初獻搢笏執爵,司尊彞舉冪,良醖令跪酌著尊之泛齊,樂作。 初獻以爵授執事者,執笏詣后土神座前,西向立,搢笏跪。 執事者以爵授初獻,初獻執爵三祭酒,奠爵訖,執笏俯伏興,少退立,樂止。 舉祝官跪,對舉祝版。 讀祝官南向跪,讀祝文。 讀訖,俯伏興,舉祝官奠祝版于案,興。 初獻再拜訖,樂止。 降自北陛,詣太稷壇盥洗位,樂作,至位樂止。 盥洗升獻並如太社后土之儀。 降自北陛,樂作,複位,樂止。 讀祝、舉祝官亦降複位。 亞獻詣兩罈盥洗升獻,並如初獻之儀。 終獻盥洗升獻,並如亞獻之儀。 終獻奠獻畢,降複位,樂止,執事者亦複位。 太祝各進徹籩豆,樂作,卒徹樂止。 奉禮曰「賜胙,眾官再拜」。 贊者承傳,在位者皆再拜訖,送神樂作,一成止。 禮直官進初獻之左,曰「請詣望瘞位」,御史、博士從,樂作,至位北向立,樂止。 初在位官將拜,諸太祝各執篚進于神座前,取瘞玉及幣,齋郎以俎載牲體並黍稷爵酒,各由其陛降,置於坎訖,贊者曰「可瘞」,東西各二人置土半坎。 禮直官進初獻之左,曰「禮畢」,禮直官各引獻官以次出。 禮直官引監祭、太祝以下執事官,俱復于壇北墉下,南向立定。 奉禮曰「再拜」,監祭以下皆再拜訖,出。 祝史、齋郎及工人以次出。 祝版燔于齋所。 光祿卿、監祭、監禮展視酒胙訖,乃退。 其告祭儀,告前三日,三獻官以下諸執事官,各具公服,赴中書省受誓戒。 告前一日,省牲器。 告日質明,三獻官以下諸執事各服其服,禮直官引監祭、監禮以下諸執事官入自北墉下,南向立定。 奉禮郎贊曰「再拜」。 在位官皆再拜訖,奉禮郎贊曰「各就位」,「立定」。 監祭、監禮視陳設畢,複位立定。 禮直官引三獻、司徒、太常卿、光祿卿入就位,立定。 禮直官贊「有司謹具,請行事」。 降神樂作,八成止。 太常卿瘞血,複位立定。 奉禮郎贊「再拜」。 皆再拜訖,禮直官引初獻官詣盥洗位,盥手訖,詣社壇正位神座前南向,搢笏跪,三上香,奠玉幣,執笏俯伏興。 再拜訖,詣配位神座前西向,搢笏跪,三上香,奠幣,執笏俯伏興。 再拜訖,詣稷壇盥洗位,盥手訖,升壇,並如上儀。 俱畢,降複位。 司徒率齋郎進饌,奠訖,降複位。 禮直官引初獻官詣盥洗位,盥手訖,詣爵洗位,洗爵訖,詣酒尊所酌酒訖,詣社壇神位座前,南向立,搢笏跪,三上香,執爵,三祭酒于茅苴,爵授執事者,執笏俯伏興。 俟讀祝官讀祝文訖,再拜興,詣酒尊所酌酒訖,詣配位神座前,西向,搢笏跪,三上香,執爵,三祭酒于茅苴,爵授執事者,執笏俯伏興。 俟讀祝文訖,再拜興,詣稷壇盥洗位,盥手,洗爵,酌獻,並如上儀。 俱畢,降複位。 禮直官引亞獻,並如初獻之儀,惟不讀祝。 俱畢,降複位。 禮直官引終獻,並如亞獻之儀。 俱畢,降複位。 太祝徹籩豆訖,奉禮郎贊「賜胙」。 眾官再拜訖,禮直官引三獻、司徒、太常卿詣瘞坎位,南向立定。 禮直官贊「可瘞」,禮畢出。 禮直官引監祭、監禮、太祝、齋郎至北墉下,南向立定。 奉禮讚「再拜」,皆再拜訖,出。 先農 先農之祀,始自至元九年二月,命祭先農如祭社之儀。 十四年二月戊辰,祀先農東郊。 十五年二月戊午,祀先農,以蒙古冑子代耕籍田。 二十一年二月丁亥,又命翰林學士承旨撒裡蠻祀先農于籍田。 武宗至大三年夏四月,從大司農請,建農、蠶二罈。 博士議:二罈之式與社稷同,縱廣一十步,高五尺,四出陛,外壝相去二十五步,每方有欞星門。 今先農、先蠶壇位在籍田內,若立外壝,恐妨千畝,其外壝勿築。 是歲命祀先農如社稷,禮樂用登歌,日用仲春上丁,後或用上辛或甲日。 祝文曰:「維某年月日,皇帝敬遣某官,昭告于帝神農氏。 」配神曰「于后稷氏」。 祀前一日未後,禮直官引三獻、監祭禮以下省牲饌如常儀。 祀日醜前五刻,有司陳燈燭,設祝幣,大官令帥其屬入實籩豆尊罍。 醜正,禮直官引先班入就位,立定,次引監祭禮按視壇之上下,糾察不如儀者。 畢,退複位,東向立。 奉禮曰「再拜」。 贊者承傳再拜訖,奉禮又贊「諸執事者各就位」。 禮直官各引執事官各就位,立定。 次引三獻官並與祭等官以次入就位,西向立。 禮直官于獻官之右,贊「請行事」,樂作三成止。 奉禮讚「再拜」,在位者皆再拜。 太祝跪取幣于篚,立於尊所。 禮直官引初獻官詣盥洗位,北向立,盥手帨手畢,升自東階,詣神位前北向立,搢笏跪,三上香,受幣奠幣,執笏俯伏興,少退,再拜訖,降複位,立定。 大官令率齋郎設饌于神位前畢,俯伏興,退複位。 禮直官引初獻再詣盥洗位,北向立,盥手、帨手,詣爵洗位,洗爵拭爵,詣酒尊所酌酒畢,詣正位神位前,北向立。 帨笏跪,三上香,三祭酒于沙池,爵授執事者,執笏俯伏興,北向立。 俟讀祝畢,再拜興。 次詣配位酒尊所,酌酒訖,詣神位前,東向立。 搢笏跪,三上香,三祭酒于沙池,爵授執事者,執笏俯伏興,東向立。 俟讀祝畢,再拜,退複位。 次引亞終獻行禮,並如初獻之儀,惟不讀祝,退複位,立定。 禮直官贊徹籩豆,樂作,卒徹,樂止。 奉禮讚賜胙,眾官再拜。 贊者承傳,在位者皆再拜訖,樂作送神之曲,一成止。 禮直官引齋郎升自東階,太祝跪取幣祝,齋郎捧俎載牲體及籩豆簠簋,各由其階至坎位,北向立。 俟三獻畢,至立定。 各跪奠訖,執笏俯伏興。 禮直官贊「可瘞」,乃瘞。 焚瘞畢,三獻以次詣耕地所,耕訖而退。 此其儀也。 先蠶之祀未聞。 宣聖 第31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元史 上》
第3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