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聖之制,至周大備。 周公相成王,制禮作樂,而教化大行,邈乎不可及矣。 秦廢先代典禮,漢因秦制,起朝儀,作宗廟樂。 魏、晉而後,五胡雲擾,秦、漢之制亦復不存矣。 唐初襲用隋禮,太常多肄者,教坊俗樂而已。 至宋,承五季之衰,因唐禮,作《太常因革禮》,而所制《大晟樂》,號為古雅。 及乎靖康之變,禮文樂器,掃蕩無遺矣。 元之有國,肇興朔漠,朝會燕饗之禮,多從本俗。 太祖元年,大會諸侯王于阿難河,即皇帝位,始建九斿白旗。 世祖至元八年,命劉秉忠、許衡始制朝儀。 自是,皇帝即位、元正、天壽節,及諸王、外國來朝,冊立皇后、皇太子,群臣上尊號,進太皇太后、皇太后冊寶,暨郊廟禮成、群臣朝賀,皆如朝會之儀;而大饗宗親、錫宴大臣,猶用本俗之禮為多。 若其為樂,則自太祖徵用舊樂於西夏,太宗征金太常遺樂於燕京,及憲宗始用登歌樂,祀天于日月山,而世祖命宋周臣典領樂工,又用登歌樂享祖宗于中書省。 既又命王鏞作《大成樂》,詔括民間所藏金之樂器。 至元三年,初用宮縣、登歌、文武二舞于太廟,烈祖至憲宗八室,皆有樂章。 三十年,又撰社稷樂章。 成宗大德間,制郊廟曲舞,復撰宣聖廟樂章。 仁宗皇慶初,命太常補撥樂工,而樂制日備。 大抵其于祭祀,率用雅樂,朝會饗燕,則用燕樂,蓋雅俗兼用者也。 元之禮樂,揆之於古,固有可議。 然自朝儀既起,規模嚴廣,而人知九重大君之尊,重其樂聲雄偉而宏大,又足以見一代興王之象,其在當時,亦云盛矣。 今取其可書者著于篇,作《禮樂志》。 制朝儀始末 世祖至元八年秋八月己未,初起朝儀。 先是,至元六年春正月甲寅,太保劉秉忠、大司農孛羅奉旨,命趙秉溫、史杠訪前代知禮儀者肄習朝儀。 既而秉忠奏曰:「二人習之,雖知之,莫能行也。 」得旨,許用十人。 遂征儒生周鐸、劉允中、尚文、岳忱、關思義、侯祐賢、蕭琬、徐汝嘉,從亡金故老烏古倫居貞、完顏復昭、完顏從愈、葛從亮、于伯儀及國子祭酒許衡、太常卿徐世隆,稽諸古典,參以時宜,沿情定製,而肄習之,百日而畢。 秉忠復奏曰:「無樂以相須,則禮不備。 」奉旨,搜訪舊教坊樂工,得杖鼓色楊皓、笛色曹楫、前行色劉進、教師鄭忠,依律運譜,被諸樂歌,六月而成,音聲克諧,陳于萬壽山便殿,帝聽而善之。 秉忠及翰林太常奏曰:「今朝儀既定,請備執禮員。 」有旨,命丞相安童、大司農孛羅擇蒙古宿衛士可習容止者二百餘人,肄之期月。 七年春二月,奏以丙子觀禮。 前期一日,布綿蕝金帳殿前,帝及皇后臨觀于露階,禮文樂節,悉無遺失。 冬十有一月戊寅,秉忠等奏請建官典朝儀,帝命與尚書省論定以聞。 八年春二月,立侍儀司,以忽都于思、也先乃為左右侍儀,奉禦趙秉溫為禮部侍郎兼侍儀司事,周鐸、劉允中為左右侍儀使,尚文、岳忱為左右直侍儀事,關思義、侯祐賢為左右侍儀副使,蕭琬、徐汝嘉為僉左右侍儀事,烏古倫居貞為承奉班都知,完顏復昭為引進副使,葛從亮為侍儀署令,于伯儀為尚衣局大使。 夏四月,侍儀司奏請制內外仗,如歷代故事,從之。 秋七月,內外仗成。 遇八月帝生日,號曰天壽聖節,用朝儀自此始。 元正受朝儀 前期三日,習儀于聖壽萬安寺。 或大興教寺。 前二日,陳設于殿庭。 至期大昕,侍儀使引導從護尉,各服其服,入至寢殿前,捧牙牌跪報外辦。 內侍入奏,出傳制曰「可」,侍儀使俯伏興。 皇帝出閣升輦,鳴鞭三。 侍儀使拜通事舍人,分左右,引擎執護尉、劈正斧中行,導至大明殿外。 劈正斧直正門北向立,導從倒捲序立,惟扇置於錡。 侍儀使導駕時,引進使同內侍官,引宮人擎執導從,入至皇后宮庭,捧牙牌跪報外辦。 內侍入啟,出傳旨曰「可」,引進使俯伏興。 皇后出閣升輦,引進使引導從導至殿東門外,引進使分退押直至堊涂之次,引導從倒捲出。 俟兩宮升禦榻,鳴鞭三,劈正斧退立於露階東。 司晨報時鷄唱畢,尚引引殿前班,皆公服,分左右入日精、月華門,就起居位,相向立。 通班舍人唱曰「左右衛上將軍兼殿前都點檢臣某以下起居」,尚引唱曰「鞠躬」,曰「平身」,引至丹墀拜位,知班報班齊。 宣贊唱曰「拜」,通贊贊曰「鞠躬」,曰「拜」,曰「興」,曰「拜」,曰「興」,曰「都點檢稍前」。 宣贊報曰「聖躬萬福」,通贊贊曰「複位」,曰「拜」,曰「興」,曰「拜」,曰「興」,曰「平身」,曰「搢笏」,曰「鞠躬」,曰「三舞蹈」,曰「跪左膝,三叩頭」,曰「山呼」,曰「山呼」,曰「再山呼」,凡傳「山呼」,控鶴呼噪應和曰「萬歲」,傳「再山呼」,應曰「萬萬歲」。 後仿此。 曰「出笏」,曰「就拜」,曰「興」,曰「拜」,曰「興」,曰「拜」,曰「興」,曰「平立」,宣贊唱曰「各恭事」。 兩班點檢、宣徽將軍分左右升殿,宿直以下分立殿前,尚廄分立仗南,管旗分立大明門南楹。 俟后妃、諸王、駙馬以次賀獻禮畢,典引引丞相以下,皆公服,入日精、月華門,就起居位。 通班唱曰「文武百僚、開府儀同三司、錄軍國重事、監修國史、右丞相具官無常。 臣某以下起居」,典引贊曰「鞠躬」,曰「平身」,引至丹墀拜位,知班報班齊。 宣贊唱曰「拜」,通贊贊曰「鞠躬」,曰「拜」,曰「興」,曰「拜」,曰「興」,曰「平身」,曰「搢笏」,曰「鞠躬」,曰「三舞蹈」,曰「跪左膝,三叩頭」,曰「山呼」,曰「山呼」,曰「再山呼」,曰「出笏」,曰「就拜」,曰「興」,曰「拜」,曰「興」,曰「拜」,曰「興」,曰「平身」。 侍儀使詣丞相前請進酒,雙引升殿。 前行樂工分左右,引登歌者及舞童舞女,以次升殿門外露階上。 登歌之曲各有名,音中本月之律。 先期,儀鳳司運譜,翰林院撰辭肄之。 丞相至宇下褥位立,侍儀使分左右北向立。 俟前行色曲將半,舞旋列定,通贊唱曰「分班」,樂作。 侍儀使引丞相由南東門入,宣徽使奉隨至禦榻前。 丞相跪,宣徽使立於東南,曲終。 丞相祝贊曰:「溥天率土,祈天地之洪福,同上皇帝、皇后億萬歲壽。 」宣徽使答曰:「如所祝。 」丞相俯伏興,退詣進酒位。 尚醖官以觴授丞相,丞相搢笏捧觴,北面立,宣徽使複位。 前行色降,舞旋至露階上。 教坊奏樂,樂舞至第四拍,丞相進酒,皇帝奉觴。 宣贊唱曰「殿上下侍立臣僚皆再拜」,通贊贊曰「鞠躬」,曰「拜」,曰「興」,曰「拜」,曰「興」,曰「平身」。 丞相三進酒畢,以觴授尚醖官,出笏,侍儀使雙引自南東門出,複位,樂止。 至元七年進酒儀:班首至殿前褥位立,前行進曲,尚醖官執空杯,自正門出,授班首。 班首搢笏執空杯,由正門入,至禦榻前跪。 俟曲終,以杯授尚醖官,出笏祝贊。 宣徽使曰「諾」,班首俯伏興。 班首、宣徽使由南東門出,各複位。 班首以下舞蹈山呼五拜,百官分班,教坊奏樂,尚醖官進酒,殿上下侍立臣僚皆再拜。 三進酒畢,班首降至丹墀。 至元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改今儀。 第28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元史 上》
第2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