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統二年正月庚寅朔,河南省雨血。 是日眾官晨集,忽聞燔柴煙氣,既而黑霧四塞,咫尺不辨,腥穢逼人,逾時方息。 及行禮畢,日過午,驟雨隨至,沾灑堊牆及裳衣皆赤。 至元四年四月辛未,京師雨紅沙,晝晦。 至正五年四月,鎮江丹陽縣雨紅霧,草木葉及行人裳衣皆濡成紅色。 十三年三月丙戌,彰德路西南,有火自天而下,如在城外,覓之無有。 十二月庚戌,潞州襄垣縣有火墜於東南。 十四年,衛輝路有天光見于西方。 十二月辛卯,絳州有紅氣,起自北方,蔽天幾半,移時方散。 十五年春,薊州雨血。 十八年三月辛丑夜,大同路有黑氣蔽于西方,聲如雷然。 俄頃,有雲如火,交射中天,遍地俱見火光,以物觸地,輒有火起,至夜半,空中如有兵戈相擊之聲。 二十一年七月己巳,冀寧路忻州西北,有赤氣蔽空如血,逾時方散。 八月壬午,棣州夜半有赤氣亙天,起西北至于東北。 癸未,彰德西北,夜有紅氣亙天,至明方息。 乙酉,大同路北方,夜有赤氣蔽天,直過天庭,自東而西,移時方散,如是者三。 十月癸巳昧爽,絳州有紅氣見于北方,如火。 二十三年三月壬戌,大同路夜有赤氣亙天,中侵北斗。 六月丁巳,絳州日暮有紅光見于北方,如火,中有黑氣相雜,又有白虹二,直衝北斗,逾時方散。 庚申,晉寧路北方,日暮天赤,中有白氣如虹者三,一貫北斗,一貫北極,一貫天潢,至夜分方滅。 八月丙辰,忻州東北,夜有赤氣亙天,中有白色如蛇形,徐徐而行,逾時方散。 十月丙申朔,大名路向青、齊一方,有赤氣照耀千里。 二十四年九月癸酉,冀寧平晉縣西北方,至夜天紅半壁,有頃,從東而散。 二十八年六月壬寅,彰德路天寧寺塔忽變紅色,自頂至踵,表裡透徹,如煅鐵初出於爐,頂上有光焰迸發,自二更至五更乃止。 癸卯、甲辰,亦如之。 先是,河北有童謡云:「塔兒黑,北人作主南人客;塔兒紅,硃衣人作主人公。 」七月癸酉,京師赤氣滿天,如火照人,自寅至辰,氣焰方息。 至元元年十二月,芝草生於荊門州當陽縣覆船山,一本五干,高尺有二寸,一本二干,高五寸有半,干皆兩岐;二本相依附,扶疏瑰奇,如珊瑚枝,其高者結為華蓋慶雲之狀。 五年秋,芝草生於中書工部之屋樑,一本七干。 木不曲直 至元五年十一月癸酉,瑞州路新昌州雨木冰,至明年二月壬寅冰始解。 至正四年正月,汴梁路鄭州尉氏、洧川、河陰三縣及龍興靖安縣雨木冰。 十一月,東平雨木冰。 十二年九月壬午,冀寧保德州雨木冰。 十四年冬,龍興雨木冰。 二十五年二月辛亥,汴梁雨木冰,狀如樓閣、人物、冠帶、鳥獸、花卉,百態具備,羽幢珠葆,彌望不絶,凡五日始解。 至正三年夏,上都、大都桑果葉,皆有黃色龍文。 九年秋,奉元桃杏實。 十二年五月,汴梁祥符縣椿樹結實如木瓜。 十六年七月,彰德李樹結實如小黃瓜。 民謡云:「李生黃瓜,民皆無家。 」二十一年,明州松樹結實,其大有盈尺者。 八月,汴梁祥符縣邑中樹木,一夕皆有濕泥塗之。 至元二年五月乙卯,南陽鄧州大霖雨,自是日至于六月甲申乃止。 三年六月,衛輝路淫雨。 至正二年秋,彰德路霖雨。 三年四月至七月,汴梁路滎澤縣,鈞州新鄭、密縣霖雨害稼。 四年夏,汴梁蘭陽縣,許州長葛、郾城、襄城,睢州,歸德府亳州之鹿邑,濟寧之虞城淫雨害蠶麥,禾皆不登。 八月,益都霖雨,饑民有相食者。 五年夏秋,汴梁祥符、尉氏、洧川,鄭州、鈞州、亳州久雨害稼,二麥禾豆俱不登。 河間路淫雨,妨害鹽課。 八年五月,京師大霖雨,都城崩圮。 鈞州新鄭縣淫雨害麥。 九年七月,高唐州大霖雨,壞官署民居。 歸德府淫雨浹十旬。 十年二月,彰德路大雨害麥。 二十年七月,益都高苑縣、陝州黽池縣大雨害稼。 二十三年七月,懷慶路河內、修武、武陟三縣及孟州淫雨害稼。 二十四年秋,密州安丘縣大雨。 二十五年秋,密州安丘縣,潞州,汴梁許州及鈞州之密縣淫雨害稼。 二十七年秋,彰德路淫雨。 至正六年八月,龍興進賢縣甘露降。 二十年十月,國子學大成殿松柏樹有甘露降其上。 至正十年春,麗正門樓鬥栱內,有人伏其中,不知何自而至,遠近聚觀之。 門尉以白留守,達于都堂,上聞,有旨令取付法司鞫問。 但云薊州人,問其姓名,詰其所從來,皆惘若無知,唯妄言禍福而已,乃以不應之罪笞之,忽不知所在。 至正二十年八月,慶陽,延安,寧、安等州野鼠食稼,初由鶉卵化生,既成牝牡,生育日滋,百畝之田,一夕俱盡。 二十六年,泗州瀕淮兩岸,有灰黑色鼠,暮夜出穴,成群覆地食禾。 金不從革 至正十年正月甲戌,棣州白晝空中有聲自西北而來,距州二十里隕于地,化為石,其色黑,微有金星散佈其上。 有司以進,遂藏之司天監。 十一月冬至夜,陝西耀州有星墜於西原,光耀燭地,聲如雷鳴者三,化為石,形如斧,一面如鐵,一面如錫,削之有屑,擊之有聲。 十六年冬十一月,大名路大名縣有星如火,自東南流,尾如曳篲,墜入于地,化為石,青黑光瑩,狀如狗頭,其斷處類新割者。 有司以進,太史驗視雲「天狗也」,命藏於庫。 十九年四月己丑,建寧路甌寧縣有星墜於營山前,其聲如雷,化為石。 二十三年六月庚戌,益都臨朐縣龍山有星墜入于地,掘之深五尺,得石如磚,褐色,上有星如銀,破碎不完。 至正九年,龍興靖安縣山石迸裂,湧水,人多死者。 十年三月,慶元奉化州南山石突開,其碎而大者,有山川人物禽鳥草木之文。 二十七年六月丁卯,沂州東蒼山有巨石,大如屋,崩裂墜地,聲震如雷。 七月丙戌,廣西靈川縣臨江石崖崩。 第21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元史 上》
第2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