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統元年五月,汴梁陽武縣河溢害稼。 六月,京畿大霖雨,水平地丈餘。 涇河溢,關中水災。 黃河大溢,河南水災。 泉州霖雨,溪水暴漲,漂民居數百家。 七月,潮州大水。 二年正月,東平須城縣、濟寧濟州、曹州濟陰縣水災。 二月,灤河、漆河溢,永平路屬縣皆水。 瑞州路水。 三月,山東霖雨,水湧。 四月,東平、益都水。 五月,鎮江路水,宣德府大水。 六月,淮河漲,漂山陽縣境內民畜房舍。 九月,吉安路水。 至元元年,河決汴梁封丘縣。 二年五月,南陽鄧州大水。 六月,涇水溢。 八月,大都至通州霖雨,大水。 三年二月,紹興大水。 五月,廣西賀州大水害稼。 六月,衛輝淫雨至七月,丹、沁二河泛漲,與城西禦河通流,平地深二丈餘,漂沒人民房舍田禾甚眾,民皆棲于樹木,郡守僧家奴以舟載飯食之,移老弱居城頭,日給糧餉,月餘水方退。 汴梁蘭陽、尉氏二縣,歸德府皆河水泛溢。 黃州及衢州常山縣皆大水。 四年五月,吉安永豐縣大水。 六月,邵武大水,城市皆洪流,漂沿溪民居殆盡。 五年六月庚戌,汀州路長汀縣大水,平地深三丈許,損民居八百家,壞民田二百頃,溺死者八千餘人。 七月,沂州沂、沭二河暴漲,決堤防,害田稼。 邵武光澤縣大水。 常州宜興縣山水出,勢高一丈,壞民居。 六年二月,京畿五州十一縣及福州路福寧州大水。 五月甲子,慶元奉化州山崩,水湧出平地,溺死人甚眾。 六月,衢州西安、龍游二縣大水。 庚戌,處州松陽、龍泉二縣積雨,水漲入城中,深丈餘,溺死五百餘人;遂昌縣尤甚,平地三丈餘。 桃源鄉山崩,壓溺民居五十三家,死者三百六十餘人。 七月壬子,延平南平縣淫雨,水泛漲,溺死百餘人,損民居三百餘家,壞民田二頃七十餘畝。 乙卯,奉元路盩啡縣河水溢,漂溺居民。 八月甲午,衛輝大水,漂民居一千餘家。 十月,河南府宜陽縣大水,漂民居,溺死者眾。 至正元年,汴梁鈞州大水,揚州路崇明、通、泰等州海潮湧溢,溺死一千六百餘人。 二年四月,睢州儀封縣大水害稼。 六月癸丑夜,濟南山水暴漲,沖東西二關,流入小清河,黑山、天麻、石固等寨及臥龍山水通流入大清河,漂沒上下民居千餘家,溺死者無算。 三年二月,鞏昌寧遠、伏羌、成紀三縣山崩水湧,溺死者無算。 五月,黃河決白茅口。 七月,汴梁中牟、扶溝、尉氏、洧川四縣,鄭州滎陽、汜水、河陰三縣大水。 四年五月,霸州大水。 六月,河南鞏縣大雨,伊、洛水溢,漂民居數百家。 濟寧路兗州,汴梁鄢陵、通許、陳留、臨潁等縣大水害稼,人相食。 七月,灤河水溢,出平地丈餘,永平路禾稼廬舍漂沒甚眾。 東平路東阿、陽谷、汶上、平陰四縣,衢州西安縣大水。 溫州颶風大作,海水溢,漂民居,溺死者甚眾。 五年七月,河決濟陰,漂官民亭舍殆盡。 十月,黃河泛溢。 七年五月,黃州大水。 八月壬午,杭州、上海浦中午潮退而復至。 八年正月辛亥,河決,陷濟寧路。 四月,平江、松江大水。 五月庚子,廣西山崩水湧,灕江溢,平地水深二丈餘,屋宇人畜漂沒。 壬子,寶慶大水。 乙卯,錢塘江潮比之八月中高數丈餘,沿江民皆遷居以避之。 六月己丑,中興路松滋縣驟雨,水暴漲,平地深丈有五尺餘,漂沒六十餘里,死者一千五百人。 是月,膠州大水。 七月,高密縣大水。 九年七月,中興路公安、石首、潛江、監利等縣及沔陽府大水。 夏秋,蘄州大水傷稼。 十年五月,龍興瑞州大水。 六月乙未,霍州靈石縣雨水暴漲,決堤堰,漂民居甚眾。 七月,汾州平遙縣汾水溢,靜江荔浦縣大水害稼。 十一年夏,龍興南昌、新建二縣大水。 安慶桐城縣雨水泛漲,花崖、龍源二山崩,衝決縣東大河,漂民居四百餘家。 七月,冀寧路平晉、文水二縣大水,汾河泛溢東西兩岸,漂沒田禾數百頃。 河決歸德府永城縣,壞黃陵岡岸。 靜江路大水,決南北二陡渠。 十二年六月,中興路松滋縣驟雨,水暴漲,漂民居千餘家,溺死七百人。 七月,衢州西安縣大水。 十三年夏,薊州豐潤、玉田、遵化、平谷四縣大水。 七月丁卯,泉州海水日三潮。 十四年六月,河南府鞏縣大雨,伊、洛水溢,漂沒民居,溺死三百餘人。 秋,薊州大水。 十五年六月,荊州大水。 十六年,河決鄭州河陰縣,官署民居盡廢,遂成中流。 山東大水。 十七年六月,暑雨,漳河溢,廣平郡邑皆水。 秋,薊州四縣皆大水。 十八年秋,京師及薊州、廣東惠州、廣西四縣、賀州皆大水。 十九年九月,濟州任城縣河決。 二十年七月,通州大水。 二十二年三月,邵武光澤縣大水。 二十三年,孟州濟源、溫縣水。 七月,河決東平壽張縣,圮城牆,漂屋廬,人溺死甚眾。 二十四年三月,益都縣井水溢而黃。 懷慶路孟州、河內、武陟縣水。 七月,益都路壽光縣、膠州高密縣水。 二十五年秋,薊州大水。 東平須城、東阿、平陰三縣河決小流口,達于清河,壞民居,傷禾稼。 二十六年二月,河北徙,上自東明、曹、濮,下及濟寧,皆被其害。 六月,河南府大霖雨,籞水溢,深四丈許,漂東關居民數百家。 秋七月,汾州介休縣汾水溢。 薊州四縣、衛輝、汴梁鈞州大水害稼。 八月,棣州大清河決,濱、棣二州之界,民居漂流無遺。 濟寧路肥城縣西黃水泛溢,漂沒田禾民居百有餘裡,德州齊河縣境七十里亦如之。 至正二十年十一月,汴梁原武、滎澤二縣黃河清三日。 二十一年十一月,河南孟津縣至絳州垣曲縣二百里河清七日,新安縣亦如之。 十二月,冀寧路石州河水清,至明年春冰泮,始如故。 二十四年夏,衛輝路黃河清。 至正六年九月,彰德雨雪,結凍如琉璃。 七年八月,衛輝隕霜殺稼。 九年三月,溫州大雪。 十年春,彰德大寒,近清明節,雨雪三尺,民多凍餒而死。 十一年三月,汴梁路鈞州大雷雨雪,密縣平地雪深三尺餘。 十三年秋,邵武光澤縣隕霜殺稼。 二十三年三月,東平路須城、東河、陽谷三縣隕霜殺桑,廢蠶事。 八月,鈞州密縣隕霜殺菽。 二十七年三月,彰德大雪,寒甚于冬,民多凍死。 五月辛巳,大同隕霜殺麥。 秋,冀寧路徐溝、介休二縣雨雪。 十二月,奉元路咸寧縣井水冰。 二十八年四月,奉元隕霜殺菽。 第21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元史 上》
第2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