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五年三月,湯陰縣霜殺麥。 五月,商州霜殺麥。 六年八月,大同、太原霜殺禾。 七年四月,霜殺麥。 八年三月,濟陽、灤城二縣霜殺桑。 八月,隕霜殺稼。 九年三月,河間、益都、般陽三郡屬縣隕霜殺桑。 清、莫、滄、獻四州霜殺桑二百四十一萬七千餘本,壞蠶一萬二千七百餘箔。 十年七月,大同渾源縣霜殺禾。 八月,綏德州米脂縣霜殺禾二百八十頃。 至大元年八月,大同隕霜殺禾。 皇慶二年三月,濟寧霜殺桑。 延祐元年三月,東平、般陽等郡,泰安、曹、濮等州大雨雪三日,隕霜殺桑。 閏三月,濟寧、汴梁等路及隴州、開州、青城、渭源諸縣霜殺桑,無蠶。 七月,冀寧隕霜殺稼。 四年夏,六盤山隕霜殺稼五百餘頃。 五年五月,雄州歸信縣隕霜。 六年三月,奉元路同州隕霜。 七年八月,益津縣雨黑霜。 至治三年七月,冀寧陽曲縣、大同路大同縣、興和路威寧縣隕霜。 八月,袁州宜春縣隕霜害稼。 泰定二年三月,雲需府大雪,民饑。 天歷三年二月,京師大霜,晝雺。 至順元年閏七月,奉元西和州,寧夏應理州、鳴沙州,鞏昌靜寧、邠、會等州,鳳翔麟游,大同山陰,晉寧潞城、隰川等縣隕霜殺稼。 中統二年四月,雨雹,大如彈丸。 三年五月,順天、平陽、真定、河南等郡雨雹。 四年七月,燕京昌平縣,景州蓚縣,開平路興、松、雲三州雨雹害稼。 至元二年八月,彰德、大名、南京、河南、濟南、太原等郡雨雹。 四年三月,夏津縣大雨雹。 五年六月,中山大雨雹。 六年七月,西京大同縣雨雹。 七年五月,河內縣大雨雹。 十五年閏十一月,海州贛榆縣雨雹傷稼。 十九年八月,雨雹,大如鷄卵。 二十年四月,河南風雷雨雹傷稼。 五月,安西路風雷雨雹。 八月,真定元氏縣大風雹,禾盡損。 二十二年七月,冠州雨雹。 二十四年九月,大定、金源、高州、武平、興中等處雨雹。 二十五年三月,靈壁、虹縣雨雹,如鷄卵,害麥。 十二月,靈壽、陽曲、天成等縣雨雹。 二十六年夏,平陽、大同、保定等郡大雨雹。 二十七年四月,靈壽縣大風雹。 六月,棣州厭次,濟陽二縣大風雹,傷禾黍菽麥桑棗。 二十九年閏六月,遼陽、瀋州,廣寧、開元等路雨雹。 三十一年四月,即墨縣雨雹。 八月,德州安德縣大風雨雹。 元貞元年五月,鞏昌金州、會州、西和州雨雹大,無麥禾。 七月,隆興路雨雹。 二年五月,河中猗氏縣雨雹。 六月,隆興威寧縣,順德邢台縣,太原交城、離石、壽陽等縣雨雹。 八月,懷孟武陟縣雨雹。 大德元年六月,太原崞州雨雹害稼。 二年二月,檀州雨雹。 八月,彰德安陽縣雨雹。 四年三月,宣州涇縣、台州臨海縣風雹。 八年五月,大寧路建州、蔚州靈仙縣雨雹。 太原、大同、隆興屬縣陽曲、天成、懷安、白登風雹害稼。 八月,管州、嵐州,交城、陽曲、懷仁等縣雨雹。 九年六月,晉寧、冀寧、宣德、隆興、大同等郡大雨雹,害稼。 十年四月,鄭州管城縣風雹,大如鷄卵,積厚五寸。 五月,大雨雹。 七月,宣德縣雨雹。 十一年五月,建州雨雹。 至大元年四月,般陽新城縣、濟南厭次縣、益都高苑縣風雹。 五月,管城縣大雹,深一尺,無麥禾。 八月,大寧縣雨雹害稼,斃畜牧。 二年三月,濟陰、定陶等縣雨雹。 六月,崞州、源州、金城縣雨雹。 延安神木縣大雹一百餘里,擊死人畜。 三年四月,靈壽、平陰等縣雨雹。 四年四月,南陽雨雹。 閏七月,宣寧縣雨雹。 皇慶元年四月,大名濬州、彰德安陽縣、河南孟津縣雨雹。 六月,開元路風雹害稼。 二年七月,冀寧平定州雨雹。 景州阜城縣風雹。 八月,大同懷仁縣雨雹。 延祐元年五月,膚施縣大風雹,損稼並傷人畜。 六月,宣平、仁壽、白登等縣雨雹。 二年五月,大同、宣德等郡雷雹害稼。 三年五月,薊州雹深一尺。 五年四月,鳳翔府雹傷麥禾。 六年六月,大同縣雨雹,大如鷄卵。 七月,鞏昌隴西縣雹害稼。 七年八月,大同路雷風雨雹。 至治元年六月,武州雨雹害稼。 永平路大雹深一尺,害稼。 七月,真定、順德等郡雨雹。 二年四月,涇州涇川縣雨雹。 六月,思州大風雨雹。 三年五月,大風雨雹,拔柳林行宮大木。 泰定元年五月,冀寧陽曲縣雨雹傷稼。 思州龍泉平雨雹傷麥。 六月,順元、太平軍、定西州雨雹。 七月,龍慶路雨雹,大如鷄卵,平地深三尺餘。 八月,大同白登縣雨雹。 二年四月,奉元白水縣雨雹。 五月,洮州路可當縣、臨洮府狄道縣雨雹。 六月,興州、鄜州、靜寧州及成紀、通渭、白水、膚施、安塞等縣雨雹。 七月,檀州雨雹。 三年六月,鞏昌路大雨雹。 中山府安喜縣、乾州永壽縣雨雹。 七月,房山、寶坻、玉田、永平等縣大風雹,折木傷稼。 八月,龍慶州雨雹一尺,大風損稼。 四年七月,彰德湯陰縣,冀寧定襄縣,大同武、應二州雨雹害稼。 致和元年四月,濬州、涇州大雹傷麥禾。 五月,冀寧陽曲縣、威州井陘縣雨雹。 六月,涇川、湯陰等縣大雨雹。 大寧、永平屬縣雨雹。 天歷二年七月,大寧惠州雨雹。 八月,冀寧陽曲縣大雹如鷄卵,害稼。 三年七月,順州、東安州及平棘、肥鄉、曲陽、行唐等縣風雹害稼。 開元路雨雹。 至順二年十二月,冀寧清源縣雨雹。 三年五月,甘州雨雹。 乙巳,天鼓鳴于西北。 中統二年九月,河南民王四妻靳氏一產三男。 《唐志》云:「物反常為妖,陰氣盛則母道壯也。 」 至元元年八月,武城縣王氏妻崔一產三男。 十年八月甲寅,鳳翔寶鷄縣劉鐵牛妻一產三男。 二十年二月,高州張醜妻李氏一產四子,三男一女。 四月,固安州王得林妻張氏懷孕五月生一男,四手四足,圓頭三耳,一耳附腦後,生而即死,具狀有司上之。 二十八年九月,襄陽南漳縣民李氏妻王一產三子。 大德元年五月,遂寧州軍戶任福妻一產三男。 十一月,遼陽打雁孛蘭奚戶那懷妻和裡迷一產四男。 四年,寶應縣民孫奕妻硃氏一產三男。 十年正月,江州湖口縣方丙妻甘氏一產四男。 泰定元年十月乙卯,秦州成紀縣趙思直妻張氏一產三子。 致和元年三月壬辰,太平當涂縣楊太妻吳氏一產三子。 五行,二曰火。 炎上,火之性也,失其性為沴。 董仲舒云:「陽失節,則火災出。 」於是而濫炎妄起,災宗廟,燒宮館,雖興師眾弗能救也。 是為火不炎上。 其征恆燠,其色赤,是為赤眚赤祥。 定宗三年戊申,野草自焚,牛馬十死八九,民不聊生。 至元十一年十二月,淮西正陽火,廬舍、鎧仗悉毀。 十八年二月,揚州火。 元貞二年,杭州火,燔七百七十家。 大德八年五月,杭州火,燔四百家。 九年三月,宜黃縣火。 十年十一月,武昌路火。 延祐元年二月,真州揚子縣火。 三年六月,重慶路火,郡舍十焚八九。 六年四月,揚州火,燔官民廬舍一萬三千三百餘區。 至治二年四月,揚州、真州火。 十二月,杭州火。 三年五月,奉元路行宮正殿火,上都利用監庫火。 九月,揚州江都縣火,燔四百七十餘家。 泰定元年五月,江西袁州火,燔五百餘家。 三年六月,龍興路寧州高市火,燔五百餘家。 七月,龍興奉新縣、辰州辰溪縣火。 八月,杭州火,燔四百七十餘家。 四年八月,龍興路火。 十二月,杭州火,燔六百七十家。 第20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元史 上》
第20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