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丁丑,諸王月思別獻文豹,賜金、銀、鈔、幣有差。 御史哈剌那海請擇正人傅太子,帝嘉納之。 壬午,御史賈垕請祔武宗皇后于太廟,不報。 敕以來年元夕構燈山于內廷,御史趙師魯以水旱請罷其事,從之。 甲申,師魯又請親祀郊廟,帝嘉納之。 丙戌,以回回陰陽家言天變,給鈔二千錠,施有道行者及乞人,繫囚,以禳之。 丁亥,寧夏路地震,有聲如雷,連震者四。 庚寅,赦天下。 召江浙行省右丞趙簡為集賢大學士,領經筵事。 壬辰,賜梁王王禪宴器金銀。 以皇子小薛夜啼,賜高年鈔。 癸巳,作鹿頂殿。 己亥,命帝師修佛事,釋重囚三人。 置大承華普慶寺總管府,罷規運提點所。 御史言:「比年營繕,以衛軍供役,廢武事不講。 請遵世祖舊制,教習五衛親軍,以備扈從。 」不報。 湖廣屯戍千戶只幹不花招諭扶靈洞蠻劉季等來降。 保定路饑,賑米八萬一千五百石。 懷慶路饑,賑鈔四萬錠。 亳州河溢,漂民舍八百餘家,壞田二千三百頃,免其租。 廣西靜江、象州諸路及遼陽路饑,並賑之。 大寧路大水,壞田五千五百頃,漂民舍八百餘家,溺死者人給鈔一錠。 四年春正月甲辰,諸王買奴來朝,賜金一錠、銀十錠、鈔二千錠、幣帛各四十匹。 乙巳,御史台臣請親祀郊廟,帝曰:「朕遵世祖舊制,其命大臣攝之。 」己酉,太白犯牛。 庚戌,置紹慶路石門十寨巡檢司,御史辛鈞言:「西商鬻寶,動以數十萬錠,今水旱民貧,請節其費。 」不報。 壬子,以中政院金銀鐵冶歸中書。 靖安王闊不花出鎮陝西,賜鈔二千錠。 癸丑,賜諸王阿剌忒納失裡等鈔六千錠。 甲寅,鷹師脫脫病,賜鈔千錠。 戊午,命市珠寶首飾。 庚申,皇子允丹藏卜受佛戒于智泉寺。 鹽官州海水溢,壞捍海堤二千餘步。 甲子,武龍洞蠻寇武緣縣諸堡。 丁卯,燕南廉訪司請立真定常平倉,不報。 浚會通河,築漷州護倉堤,役丁夫三萬人。 初置雲南行省檢校官。 遼陽行省諸郡饑,賑鈔十八萬錠。 彰德、淮安、揚州諸路饑,並賑之。 大寧路水,給溺死者人鈔一錠。 二月辛未,祀先農。 甲戌,祭太祖、太宗、睿宗禦容于大承華普慶寺,以翰林院官執事。 乙亥,親王也先鐵木兒出鎮北邊,賜金一錠、銀五錠、鈔五百錠、幣帛各十匹。 丙子,命亦烈赤領仁宗神禦殿事,大司徒亦憐真乞剌思為大承華普慶寺總管府達魯花赤,仍大司徒。 壬午,狩于漷州。 諸王火沙、河榮、答裡出鎮北邊,賜金、銀、鈔、幣有差。 帝師參馬亦思吉思卜長出亦思宅卜卒,命塔失鐵木兒、紐澤監修佛事。 丙戌,詔同僉樞密院事燕帖木兒教閲諸衛軍。 戊子,進襲封衍聖公孔思晦階嘉議大夫。 以馬思忽為雲南行省平章政事,提調烏蒙屯田。 庚寅,八百媳婦蠻酋招南通來獻方物。 辛卯,白虹貫日,以尚供總管府及雲需總管府隷上都留守司。 奉元、廬州、淮安諸路及白登部饑,賑糧有差。 永平路饑,賑鈔三萬錠、糧二月。 三月辛丑,皇子允丹藏卜出鎮北邊。 以那海赤為惠國公,商議內史府事。 癸卯,和寧地震,有聲如雷。 丙午,廷試進士阿察赤、李黼等八十五人,賜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命西僧作止風佛事。 潮州路判官錢珍,挑推官梁楫妻劉氏,不從,誣楫下獄殺之。 事覺,珍飲藥死,詔戮屍傳首。 海北廉訪副使劉安仁,坐受珍賂除名。 辛亥,諸王槊思班、不賽亦等,以文豹、西馬、佩刀、珠寶等物來獻,賜金、鈔萬計。 庚申,遣使往江南求奇花異果。 辛酉,以太傅朵台為太師,太保禿忽魯為太傅,也可扎魯忽赤伯達沙為太保。 敕前太師伯忽與議大事,食其俸終身。 召翰林學士承旨蔡國公張珪、集賢大學士廉恂、太子賓客王毅,悉複舊職,陝西行台中丞敬儼為集賢大學士,並商議中書省事,珪仍預經筵事。 賜諸王火沙部鈔四千錠。 郡王朵來、兀魯兀等部畜牧災,賑鈔三萬五千錠。 中書省臣請酬哈散等累朝售寶價鈔十萬二千錠,從之。 壬戌,車駕幸上都。 復設武備寺同判六員。 命親王八剌失裡出鎮察罕腦兒。 封寬徹為國公,以阿散火者知樞密院事。 渾河決,發軍民萬人塞之。 丁卯,熒惑犯井。 復置衛候直都指揮使司,秩正四品。 諸王不賽因遣使獻文豹、獅子,賜鈔八千錠。 大寧、廣平二路屬縣饑,賑鈔二萬八千錠。 河南行省諸州縣及建康屬縣饑,賑糧有差。 夏四月辛未,盜入太廟,竊武宗金主及祭器。 大理鹿甸酋阿你為寇。 壬甲,作武宗主。 甲戌,作棕毛鹿頂樓。 己卯,道州永明縣徭為寇。 癸未,鹽官州海水溢,侵地十九里,命都水少監張仲仁及行省官發工匠二萬餘人,以竹落木柵實石塞之,不止。 癸巳,高州徭寇電白縣,千戶張額力戰,死之,邑人立祠,敕賜額曰「旌義」。 甲午,以西僧公哥列思巴沖納思監藏班藏卜為帝師,賜玉印,仍詔諭天下僧。 乙未,以武備寺卿阿昔兒答剌罕為御史大夫。 翙星于回回司天台。 湖廣徭寇全州、義寧屬縣,命守將捕之。 河南、奉元二路及通、順、檀、薊等州,漁陽、寶坻、香河等縣饑,賜糧兩月。 河間、揚州、建康、太平、衢州、常州諸路屬縣及雲南烏撒、武定二路饑,賜糧、鈔有差。 永平路饑,免其租,仍賑糧兩月。 五月辛丑,太尉醜驢卒。 癸卯,以鹽官州海溢,命天師張嗣成修醮禳之。 乙巳,作成宗神禦殿于天壽萬寧寺。 己未,占城國遣使貢方物。 甲子,以典守宗廟不嚴,罷太常禮儀院官。 丁卯,修佛事于賀蘭山及諸行宮。 罷諸王分地州縣長官世襲,俾如常調官,以三載為考。 元江路總管普雙坐臓免,遂結蠻兵作亂,敕復其舊職。 德慶路徭來降,歸所掠男女,悉給其親。 河南、江陵屬縣饑,賑糧有差。 汴梁屬縣饑,免其租。 常州、淮安二路,寧海州大雨雹,睢州河溢,大都、南陽、汝寧、廬州等路屬縣旱蝗,衛輝路大風九日,木盡偃。 河南路洛陽縣有蝗可五畝,群烏食之既,數日蝗再集,又食之。 六月辛未,翰林侍講學士阿魯威、直學士燕赤等進講,仍命譯《資治通鑒》以進。 參知政事史惟良請解職歸養,不允。 丁丑,倒剌沙等以災變乞罷,不允。 罷兩都營繕工役,錄諸郡繫囚。 己卯,永興屯被災,免其租。 辛巳,造象輿六乘。 癸未,遣察乃、伯顏赴大都銓選。 甲申,廣西花角蠻為寇,命所部討之。 乙未,紹慶路四洞酋阿者等降,並命為蠻夷長官,仍設巡檢司以撫之。 發義倉粟,賑鹽官州民。 廬州路饑,賑糧七萬九千石。 鎮江、興國二路饑,賑糶有差。 中山府雨雹,汴梁路河決,汝寧府旱,大都、河間、濟南、大名、峽州屬縣蝗。 第13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元史 上》
第1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