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教老百姓耕種收穫,栽培五穀,五穀成熟了才能夠養育 百姓。 人之所以為人,吃飽了,穿暖了,住得安逸了,如果沒有 教養,那就和禽獸差不多。 聖人又為此而擔憂,派契做司徒,用 人與人之間應有的倫常關係和道理來教育百姓——父子之間有骨 肉之親,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夫妻之間有內外之別,老少之間 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間有誠信之德。 堯說道:『慰勞他們,安撫他 們,開導他們,糾正他們,輔助他們,保護他們,使他們創 所,再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品德。 』聖人為老百姓考慮得如此之 難道還有時間來親自耕種嗎? “堯把得不到舜這樣的人作為自己的憂慮,舜把得不到禹和 陶這樣的人作為自己的憂慮。 那些把耕種不好田地作為自己憂慮 的,是農夫。 把錢財分給別人叫做惠,把好的道理教給別人叫做 忠,為天下發現人才叫做仁。 所以把天下讓給人容易,為天下發 現人才卻很難。 孔子說:『堯做天子真是偉大!只有天最偉大,只 有堯能夠效法天,他的聖德無邊無際,老百姓找不到恰當的詞語 來讚美他!舜也是了不得的天子!雖然有了這樣廣闊的天下,自 己卻並不佔有它!』堯和舜治理天下,難道不用心思嗎?只不過 用在耕田種地上罷了。 「我只聽說過用中原的一切來改變邊遠落後地區的,沒有聽說 過用邊遠落後地區的一切來改變中原的。 陳良本來是楚國的人,喜 愛周公、孔子的學說,由南而北來到中原學習。 北方的學者還沒 有人能夠超過他。 他可以稱得上是豪傑之士了。 你們兄弟跟隨他 學習幾十年,他一死,你們就背叛了他!以前孔子死的時候,門 徒們都為他守孝三年,三年以後,大家才收拾行李準備回家。 臨 走的時候,都去向子貢行禮告別,相對而哭,泣不成聲,然後才 離開。 子貢又回到孔子的墓地重新築屋,獨自守墓三年,然後才 離開。 後來,子夏、子張、子游認為有若有點像孔子,便想用尊 敬孔子的禮來尊敬他,他們希望曾子也同意。 曾子說:『不可以. 就像曾經用江漢的水清洗過,又在夏天的太陽下曝曬過,潔白無 暇。 我們的老師是沒有誰還能夠相比的。 』如今這個怪腔怪調的南 方蠻幹,說話誹謗先王的聖賢之道,你們卻背叛自己的老師而向 他學習,這和曾子的態度恰恰相反。 我只聽說過從幽暗的山溝飛 出來遷往高大的樹木的,從沒聽說過從高大的樹木飛下來遷往由 暗的山溝的。 《魯頌》說:『攻擊北方的戎狄,懲罰南方的荊舒。 』 周公尚且要攻擊楚國這樣的南方蠻幹,你們卻去向他學習,這簡 直是越變越壞了啊。 」 陳相說:「如果聽從許先生的學說,市場價格就會統一,人人 沒有欺詐,就是打發一個小孩子去市場,也不會被欺騙。 布匹絲」 綢的長短一樣,價格也就一樣;麻線絲綿的輕重一樣,價格也就 一樣;五穀的多少一樣,價格也就一樣;鞋子的大小一樣,價格 也就一樣。 ” 孟子說:“各種東西的質量和價格不一樣,這是很自然的,有 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甚至相差千倍萬倍。 您 想讓它們完全一樣,只是搞亂天下罷了。 一雙粗糙的鞋子與一雙 榆致的鞋子價格完全一樣,人們難道會同意嗎?聽從許先生的學 說,是率領大家走向虛偽,怎麼能夠治理好國家呢? 【讀解】 這一章文字很長,內容卻並不算太複雜。 既可以把它看作是 主子對當時流行的農家學說的有力批駁,又可以把它看作是孟子 對於社會分工問題的系統論述。 社會分工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也是文明的表現。 從 理論上說,生產力的發展必然導致社會分工,這是不可阻檔的歷 史趨勢;社會分工又將進一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進步,這 也是必然的結果。 從實際情況來看,在原始社會中出現了農業和 畜牧業的分離,這是第一次社會大分工。 在原始社會末期,又出 現了農業和手工業的分工。 更進一步,隨着人類由原始社會向文 明社會過渡,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 的分工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 而這種分工的出現,就必然導致統 治胡被統治者,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甚至,壓迫者與被壓迫者· 剝削者與被剝削者,一言以蔽之,也就走階級矛盾和階級對立的 出現。 這種分工和矛盾對立的出現,從人類發展的總體上來看.’ 材的,不可轉移的必然趨勢,但從局部的階段性的角度來看一 是充滿了尖鋭鬥爭,充滿了暴力和邪惡。 正是面對這種令人困惑 的複雜情況,思想家們提出了各自的觀點和解決問題的辦法。 許行的農家學說就是這些各種各樣觀點中的一種。 他把各種 社會問題的出現都歸咎于社會分工,認為「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 格而治」是解決社會矛盾的最佳辦法。 他不僅從理論上這樣認為, 而且還身體力行地進行實踐,率領弟子「衣褐,捆屨,織席以為 食。 」他的這種觀點和做法怪異而新鮮,吸引了不少人,就連一向 奉行儒家學說的陳相兄弟也從宋國趕來滕國,成為許行的門徒。 陳 相兄弟不僅背叛了師門,而且還公然去拜訪孟子,宣揚自己新學 到的農家學說。 第3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孟子》
第3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