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升禦座,鳴鞭、報時畢,殿前班小起居,各復侍立位。 舍人引皇太子並臣僚使客合班入,至丹墀,舞蹈五拜,平立。 閣使奏諸道表目,皇太子以下皆再拜。 引皇太子升殿褥位,搢笏,捧盞盤,進酒,皇帝受置於案。 皇太子退復褥位,轉盤與執事者,出笏,二閣使齊揖入欄子內,拜跪致詞云:「元正啟祚,品物咸新,恭惟皇帝陛下與天同休。 」若聖節則云:「萬春令節,謹上壽卮,伏願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祝畢,拜,興,復褥位,同殿下群僚皆再拜。 宣徽使稱:「有制。 」在位皆再拜,宣答曰:「履新上壽,與卿等內外同慶。 」聖節則曰:「得卿壽酒,與卿等內外同慶。 」詞畢,舞蹈五拜,齊立。 皇太子搢笏,執盤,臣僚分班,教坊奏樂。 皇帝舉酒,殿上下侍立臣僚皆再拜。 皇太子受虛盞,退立褥位,轉盤與執事者,出笏,左下殿,樂止,合班,在位臣僚皆再拜。 分引與宴官上殿,次引宋國人從至丹墀,再拜,不出班奏:「聖躬萬福。 」再拜,喝:「有敕賜酒食。 」又再拜,各祗候,平立,引左廊立。 次引高麗、夏人從,如上儀畢,分引左右廊立。 禦果床入,進酒。 皇帝飲,則坐宴侍立臣皆再拜。 進酒官接盞還位,坐宴官再拜,復坐。 行酒,傳宣,立飲,訖,再拜,坐。 次從人再拜,坐。 三盞,致語,揖臣使並從人立。 誦口號畢,坐宴侍立官皆再拜,坐,次從人再拜,坐。 食入,七盞,曲將終,揖從人立,再拜畢,引出。 聞曲時,揖臣使起,再拜,下殿。 果床出。 至丹墀,合班謝宴,舞蹈五拜,各祗候,分引出。 大定六年正月,上禦大安殿,受皇太子以下百官及外國使賀,賜宴,文武五品以上侍坐者有定員,為常制。 十七年,詔以皇族袒免以上親,雖無官爵封邑,若與宴當有班次。 禮官言:「按唐典,皇家周親視三品,大功親、小功尊屬視四品,小功親、緦麻尊屬視五品,緦麻袒免以上視六品。 」上命以此製為班次。 ○朝參常朝儀 天眷二年五月,詳定常朝及朔,望儀,準前代制,以朔日、六日、十一日、十五日、二十一日、二十六日為六參日。 後又定製,以朔、望日為朝參,餘日為常朝。 凡朔、望朝參日,百官卯時至冪次,皇帝辰刻視朝,供禦弩手、傘子直于殿門外,分兩面排立。 司辰入殿報時畢,皇帝禦殿坐,鳴鞭。 閣門報班齊。 執擎儀物內侍分降殿階兩傍,面南立。 宿衛官自都點檢至左右親衛,祗應官自宣徽閣門祗候,先兩拜,班首少離位,奏:「聖躬萬福。 」兩拜。 弩手、傘子先於殿門外東西向排立,俟奏「聖躬萬福」時,即就位北面山呼聲喏,起居畢,即相向對立。 擎禦傘直立左班內侍上。 都點檢以次升殿,副點檢在少南,東西相向立。 左右衛在殿下,東西相向立。 閣門乃引親王班,贊班首名以下再拜,訖,班首少離位,奏:「聖躬萬福。 」歸位再拜畢,先退。 次引文武百僚班首以下應合朝參官,並府運六品以上官,皆左入,至丹墀之東,西向鞠躬畢,閣門通唱,復引至丹墀。 閣門贊班首名以下起居,舞蹈五拜,又再拜,畢,領省宰執升殿奏事。 殿中侍御史對立於左右衛將軍之北少前,修起居東西對立於殿欄子內副階下,余退,右出。 初,帝就坐,置寶匣于殿階上東南角。 後定製,師傅起居畢,禦案始東入,置定,捧案內侍東西分下,侍殿隅。 直日主寶捧寶當殿叩欄奏:「封全。 」符寶郎及當監印郎中各一員,監當手分令史用印,訖,主寶吏封授主寶,俟奏事畢進封,訖,內侍徹案。 若常朝,則親王班退,引七品以上職事官,分左右班入丹墀,再拜,班首稍前起居畢,複位,再拜。 宰執升殿,余官分班退。 大定二年五月,命台臣定朝參禮。 五品以上官職趨朝朝服,入局治事則展皁。 自來朝參,除殿前班外,若遇朔望,自七品以上職事官皆赴。 其餘朝日,五品以上職事官得赴,六品以下止於本司局治事。 如左右司員外郎、侍御史、記注院等官職,雖不繫五品,亦赴朝參。 若拜詔,則但有職事並七品以上散官,皆赴。 朝參,吏員、令譯史、通事、檢法各于本局待,官員朝退,赴局籤押文字,不得于宮給署押。 七品以下流外職,遇朝日亦不合入宮。 如左右司都事有須合取奏事,乃聽入宮。 七品以上職事官,如遇使客朝辭見日,依朔望日,皆赴。 若元日、聖節、拜詔、車駕出獵送迎、詣祖廟燒飯,但有職事並七品以上散官,皆赴。 凡親王宗室已命官者年十六以上,皆隨班赴起居。 大定五年,右諫議大夫移剌子敬言:「猛安謀克不得與州鎮官隨班入見,非軍民一體之意。 」上是其言,責宣徽院令隨班入見。 凡班首遇朝參,有故不赴,以次押班。 凡五品以上及侍御史,尚書諸司郎中、太常丞、翰林修撰起居注、殿中侍御史、補闕、拾遺赴召,或假一月以上若除官出使之類,皆通班入見辭、謝,余官于殿門外見。 謝班皆舞蹈七拜,辭班四拜,門見謝、辭並再拜。 ○肆赦儀 大定七年正月十一日,上尊冊禮畢。 十四月,應天門頒赦。 十一年制同。 前期,宣徽院使率其屬,陳設應天門之內外,設禦座于應天門上,又更衣禦幄于大安殿門外稍東,南向。 閣門使設捧制書箱案于禦座之左。 少府監設鷄竿于樓下之左,竿上置大盤,盤中置金鷄,鷄口銜絳幡,幡上金書「大赦天下」四字,卷而銜之。 盤四面近邊安四大鐵鐶,盤底四面近邊懸四大硃索,以備四伎人攀緣。 又設捧制書木鶴仙人一,以紅繩貫之,引以轆轤,置於禦前欄幹上。 又設承鶴畫台于樓下正中,台以弩手四人對舉。 大樂署設宮縣于樓下,又設鼓一于宮縣之左稍北,東向。 兵部立黃麾仗于門外。 刑部、御史台、大興府以囚徒集於左仗外。 御史台、閣門司設文武百官位於樓下,東西相向。 又設典儀位於門下稍東,南向。 宣徽院設承受制書案于畫台之前。 又設皇太子侍立褥位於門下稍東,西向。 又設皇太子致賀褥位於百官班前。 又設協律郎位於樓上前楹稍東,西向。 尚書省委所司設宣制書位於百官班之北稍東,西向。 司天台設鷄唱生於東闕樓之上。 尚衣局備皇帝常服,如常日視朝之服。 尚輦設輦于更衣禦幄之前。 躬謝禮畢,皇帝乘金輅入應天門,至幄次前,侍中俯伏,跪奏:「請降輅入幄。 」俯伏,興。 皇帝降輅入幄,簾降。 少頃,侍中奏:「中嚴。 」又少頃,俟典贊儀引皇太子就門下侍立位,通事舍人引群官就門下分班相向立,侍中奏:「外辦。 」皇帝服常朝服,尚輦進輦,侍中奏:「請升輦。 」傘扇侍衛如常儀,由左翔龍門踏道升應天門,至禦座東,侍中奏:「請降輦升座。 」宮縣樂作。 所司索扇五十柄,扇合,皇帝臨軒即禦座,樓下鳴鞭,簾卷搧開,執禦傘者張于軒前以障日,樂止。 東上閣門使捧制書置於箱,閣門舍人二員從,以俟引繩降木鶴仙人。 通事舍人引文武群官合班北向立,宮縣樂作。 凡分班、合班則樂作,立定即止。 典儀曰:「再拜。 」在位官皆再拜,訖,分班相向立。 侍中詣禦座前承旨,退,稍前南向,宣曰:「奉敕樹金鷄。 」通事舍人于門下稍前東向,宣曰:「奉敕樹金鷄。 」退複位。 第11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金史》
第1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