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宗崩,度宗又其所立,每朝必答拜,稱之曰「師臣」而不名,朝臣皆稱為「周公」。 甫葬理宗,即棄官去,使呂文德報北兵攻下沱急,朝中大駭,帝與太后手為詔起之。 似道至,欲以經筵拜太師,以典故須建節,授鎮東軍節度使,似道怒曰:「節度使粗人之極致爾!」遂命出節,都人聚觀。 節已出,復曰:「時日不利。 」亟命返之。 宋制:節出,有撤關壞屋,無倒節理,以示不屈。 至是,人皆駭嘆。 然下沱之報實無兵也。 三年,又乞歸養。 大臣、侍從傳旨留之者日四五至,中使加賜賚者日十數至,夜即交臥第外以守之。 除太師、平章軍國重事,一月三赴經筵,三日一朝,赴中書堂治事。 賜第葛嶺,使迎養其中。 吏抱文書就第署,大小朝政,一切決於館客廖瑩中、堂吏翁應龍,宰執充位署紙尾而已。 似道雖深居,凡台諫彈劾、諸司薦闢及京尹、畿漕一切事,不關白不敢行,李芾、文天祥、陳文龍、陸達、杜淵、張仲微、謝章輩,小忤意輒斥,重則屏棄之,終身不錄。 一時正人端士,為似道破壞殆盡。 吏爭納賂求美職,其求為帥閫、監司、郡守者,貢獻不可勝計。 趙氵晉輩爭獻寶玉,陳奕至以兄事似道之玉工陳振民以求進,一時貪風大肆。 五年,復稱疾求去。 帝泣涕留之,不從。 令六日一朝,一月兩赴經筵。 六年,命入朝不拜。 朝退,帝必起避席,目送之出殿廷始坐。 繼又令十日一入朝。 時襄陽圍已急,似道日坐葛嶺,起樓閣亭榭,取宮人娼尼有美色者為妾,日淫樂其中。 惟故博徒日至縱博,人無敢窺其第者。 其妾有兄來,立府門,若將入者,似道見之,縛投火中。 嘗與群妾踞地鬥蟋蟀,所狎客入,戲之曰:「此軍國重事邪?」酷嗜寶玩,建多寶閣,日一登玩。 聞余有玉帶,求之,已徇葬矣,發其塚取之。 人有物,求不予,輒得罪。 自是,或累月不朝,帝如景靈宮亦不從駕。 八年,明堂禮成,祀景靈宮。 天大雨,似道期帝雨止升輅。 胡貴嬪之父顯祖為帶禦器械,請如開禧故事,卻輅,乘逍遙輦還宮,帝曰平章云云,顯祖紿曰:「平章已允乘逍遙輦矣。 」帝遂歸。 似道大怒曰:「臣為大禮使,陛下舉動不得預聞,乞罷政。 」即日出嘉會門,帝留之不得,乃罷顯祖,涕泣出貴嬪為尼,始還。 似道既專恣日甚,畏人議己,務以權術駕馭,不愛官爵,牢籠一時名士,又加太學餐錢,寬科場恩例,以小利啖之。 由是言路斷絶,威福肆行。 自圍襄陽以來,每上書請行邊,而陰使台諫上章留己。 呂文煥以急告,似道復申請之,事下公卿雜議。 監察御史陳堅等以為師臣出,顧襄未必能及淮,顧淮未必能及襄,不若居中以運天下為得。 乃就中書置機速房以調邊事。 時物議多言高達可援襄陽者,監察御史李旺率朝士入言于似道。 似道曰:「吾用達,如呂氏何?」旺等出,嘆曰:「呂氏安則趙氏危矣。 」文煥在襄,聞達且入援,亦不樂,以語其客。 客曰:「易耳,今朝廷以襄陽急,故遣達援之,吾以捷聞,則達必不成遣矣。 」文煥大以為然。 時襄兵出,獲哨騎數人,即繆以大捷奏,然不知朝中實無援襄事也。 襄陽降,似道曰:「臣始屢請行邊,先帝皆不之許,向使早聽臣出,當不至此爾。 」 十月,其母胡氏薨,詔以天子鹵簿葬之,起墳擬山陵,百官奉襄事,立大雨中,終日無敢易位。 尋起複入朝。 度宗崩。 大兵破鄂,太學諸生亦群言非師臣親出不可。 似道不得已,始開都督府臨安,然憚劉整,不行。 明年正月,整死,似道欣然曰:「吾得天助也。 」乃上表出師,抽諸路精兵以行,金帛輜重之舟,舳臚相銜百餘里。 至安吉,似道所乘舟膠堰中,劉師勇以千人入水曳之不能動,乃易他舟而去。 至蕪湖,遣還軍中所俘曾安撫,以荔子、黃甘遺丞相伯顏,俾宋京如軍中,請輸歲幣稱臣如開慶約,不從。 夏貴自合肥以師來會,袖中出編書示似道曰:「宋歷三百二十年。 」似道俯首而已。 時一軍七萬餘人,盡屬孫虎臣,軍丁家洲。 似道與夏貴以少軍軍魯港。 二月庚申夜,虎臣以失利報,似道倉皇出,呼曰:「虎臣敗矣!」命召貴與計事。 頃之,虎臣至,撫膺而泣曰:「吾兵無一人用命也。 」貴微笑曰:「吾嘗血戰當之矣。 」似道曰:「計將安出?」貴曰:「諸軍已膽落,吾何以戰?公惟入揚州,招潰兵,迎駕海上,吾特以死守淮西爾。 」遂解舟去。 似道亦與虎臣以單舸奔揚州。 明日,敗兵蔽江而下,似道使人登岸揚旗招之,皆不至,有為惡語慢罵之者。 乃檄列郡如海上迎駕,上書請遷都,列郡守於是皆遁,遂入揚州。 陳宜中請誅似道,謝太后曰:「似道勤勞三朝,安忍以一朝之罪,失待大臣之禮。 」止罷平章、都督,予祠官。 三月,除似道諸不恤民之政,放還諸竄謫人,復吳潛、向士璧等官,誅其幕官翁應龍,廖瑩中、王庭皆自殺。 潘文卿、季可、陳堅、徐卿孫皆似道鷹犬,至是交章劾之。 四月,高斯得乞誅似道,不從。 而似道亦自上表乞保全,乃命削三官,然尚居揚不歸。 五月,王龠論似道既不死忠,又不死孝,太皇太后乃詔似道歸終喪。 七月,黃鏞、王應麟請移似道鄰州,不從。 王龠入見太后曰:「本朝權臣稔禍,未有如似道之烈者。 縉紳草茅不知幾疏,陛下皆抑而不行,非惟付人言于不恤,何以謝天下!」始徙似道婺州。 婺人聞似道將至,率眾為露布逐之。 監察御史孫嶸叟等皆以為罰輕,言之不已。 又徙建寧府。 翁合奏言:「建寧乃名儒朱熹故里,雖三尺童子粗知向方,聞似道來嘔惡,況見其人!」時國子司業方應發權直舍人院,封還錄黃,乞竄似道廣南;中書舍人王應麟、給事中黃鏞亦言之,皆不從。 侍御史陳文龍乞俯從眾言,陳景行、徐直方、孫嶸叟及監察御史俞浙並上疏,於是始謫似道為高州團練使、循州安置,籍其家。 福王與芮素恨似道,募有能殺似道者使送之貶所,有縣尉鄭虎臣欣然請行。 似道行時,侍妾尚數十人,虎臣悉屏去,奪其寶玉,徹轎蓋,?行秋日中,令舁轎伕唱杭州歌謔之,每名斥似道,辱之備至。 似道至古寺中,壁有吳潛南行所題字,虎臣呼似道曰:「賈團練,吳丞相何以至此?」似道慚不能對。 嶸叟、應麟奏似道家畜乘輿服禦物,有反狀,乞斬之。 詔遣鞫問,未至。 八月,似道至漳州木綿庵,虎臣屢諷之自殺,不聽,曰:「太皇許我不死,有詔即死。 」虎臣曰:「吾為天下殺似道,雖死何憾?」拉殺之。 宋史卷四百七十五 列傳第二百三十四 ◎叛臣上 ○張邦昌劉豫苗傅(劉正彥附)杜充吳曦 宋失其政,金人乘之,俘其人民,遷其寶器,效遼故事,立其臣為君,冠屨易位,莫甚斯時。 高宗南渡,國勢弗振,悍仆狂奴,欺主衰敗,易動于惡。 兵雖兇器,尤忌殘忍,將用忍人,先無仁心,視背君親猶反掌耳。 世將之子使握重兵,居之厄塞之地,豈非召亂之道乎?大義昭明,旋踵殄滅,蓋天道也。 扶綱常,遏亂略,作《叛臣傳》。 張邦昌,字子能,永靜軍東光人也。 舉進士,累官大司成,以訓導失職,貶提舉崇福宮,知光、汝二州。 政和末,由知洪州改禮部侍郎。 首請取崇寧、大觀以來瑞應尤殊者增制旗物,從之。 宣和元年,除尚書右丞,轉左丞,遷中書侍郎。 欽宗即位,拜少宰。 第46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下》
第46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