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普,其先幽州人,自言唐河中節度雄之後,徙居太原。 祖全,事周為鐵騎軍使。 父通,事太宗于晉邸。 普十歲給事邸中,以謹信見親,補寄班祗候,再遷東頭供奉官。 賊邢橐駝、賈禿指數百人寇掠永興諸縣,命普督兵往捕,悉獲之。 遷內殿崇班、帶禦器械。 李順叛,普為西川行營先鋒,與韓守英、馬知節誅斬之。 遷西京作坊使、欽州刺史。 順餘黨復寇邛蜀,偽稱邛南王。 又為西川都提舉捉賊使。 時蜀民疑不自安,多欲為盜者,普因馳入對,面陳:「蜀亂由賦斂苛急,農民失業,宜稍蠲減之,使自為生,則不討而自平矣。 」帝許之。 普即日還蜀,揭榜諭之,莫不悅服。 賊平,賜白金三千兩、襲衣、金帶、鞍勒馬。 累遷洛苑使、富州團練使、延州緣邊都巡檢使。 羌酋乜羽內寇,普追殺之。 從真宗幸大名,會王均叛,以為川峽路招安巡檢使,佐雷有終率諸將進討。 至天回鎮,賊出拒戰,普領前陣力擊破之。 賊退保益州,王師圍城數月不下,普繕車炮,又為地道攻城。 城破,均夜半突圍,由南門遁,普引兵追擊于富順監,均自殺,餘黨皆平。 遷冀州團練使,賜黃金三百兩、白金三千兩。 故事,正任不兼帶禦器械,帝特以命普。 契丹犯邊,為保州兵馬鈐轄、北面行營押策先鋒,與契丹戰廉良城,又戰長城口,獲俘馘器甲甚眾。 徙定州路副都總管。 靈州失守,益兵備關中,徙永興軍副都總管。 時軍制疏略,凡號令進退,及呼召將佐、會合別屯,皆遣人馳告。 普上請曰:「臣嘗將兵,輒破一錢,與別將各持半,用相合為信。 」帝為置傳信牌,漆木長六寸,闊三寸,腹背刻字而中分之,置鑿枘令可合。 又穿二竅,容筆墨,上施紙札,每臨陣則分持,或傳令則書其言,系軍吏之頸,至彼為合契。 又獻《禦戎圖》,請設塹以陷敵馬,並上所置戰械甚眾。 徙為莫州總管。 初,契丹南侵,敗我兵于望都。 既而諜者言復欲大入寇,帝自畫軍事,以手詔示輔臣曰: 鎮、定、高陽三路兵宜會定州,夾唐河為大陣,立柵以守。 量寇遠近出軍。 俟敵疲則先鋒出致師,用騎卒居中,環以步卒,接短兵而已,無遠離隊伍。 又分兵出三路:以六千騎屯威虜軍,魏能、白守素、張鋭領之;五千騎屯保州,楊延昭、張禧、李懷岊領之;五千騎屯北平塞,田敏、楊凝、石延福領之,以當賊鋒。 始至勿輕鬥,待其氣衰,背城以戰。 若南越保州,與大軍遇,則令威虜之師與延昭會,使腹背受敵。 若不攻定州,縱軼南侵,則復會北平田敏,合勢入契丹界,邀其輜重,令雄、霸、破虜已來,互為聲援。 又命孫全照、五德鈞、裴自榮將兵八千屯寧邊軍,李重貴、趙守倫、張繼旻將兵五千屯邢州,扼東西路。 契丹將遁,則令定州大軍與三路騎兵會擊之,令普統軍一萬于莫州,盧文壽、王守俊監之,敵騎北去,則西趨順安軍襲擊,斷西山之路。 如河冰已合,敵由東路,則劉用、劉漢凝、田思明以兵五千會普、全照為掎角,仍命石保吉將萬兵鎮大名,以張軍勢。 繢圖以授諸將。 後數月,敕輔臣曰:「北邊已屯大兵,而邊奏至,敵未有釁,且聚軍虛費,民力何以給之?」宜有制畫,以為控遏。 且靜戎、順安軍界,先開營田、河道,可以扼黑盧口、三台、小李路,亦可通漕運至邊。 宜乘此用眾浚治,使及軍城,彼或撓吾役,即合兵擊之。 」李沆等曰:「設險以制敵,守邊之利也。 」遂詔內侍閻文慶與靜戎、順安知軍事王能、馬濟督其事,而徙普屯順安之西,與威虜魏能、保州楊延昭、北平田敏為掎角。 內侍馮仁俊掌禦劍于莫州,與普不葉。 帝曰:「勿窮治以驕將帥。 」第召仁俊還。 又令普率所部屯乾寧軍,復遷普冀州團練使,徙本州總管。 車駕幸澶淵,時王繼忠已陷契丹,契丹欲請和,因繼忠遣人持信箭為書遺普,且通密表。 事平,遷容州觀察使。 向敏中為鄜延路都總管,以普副之。 趙德明納款,詔降制命,普言:「不宜授以押蕃落使,使之總制屬羌,則強橫不可制矣。 」乃止兼管內蕃落使。 未幾,徙並代路,給公使錢二千五百緡,普援例歲給錢三千緡,樞密院言無此例。 又言李漢超守河朔時,歲給以萬計,今並代屯軍多,不足以犒軍,帝不納。 改桂州觀察使、鎮州路總管,遷保平軍節度觀察留後,赴本鎮。 帝祀汾陰,還至陝西,普請駐蹕城中。 因賜詩,令扈從至西京。 拜河西軍節度使、知河陽,徙許州。 築大流堰,引河通漕京師。 上《軍儀條目》二卷、《用將機宜要訣》二圖。 時方崇尚符瑞,而普請罷天下醮設,歲可省緡錢七十餘萬,以贍國用,繇是忤帝意。 大中祥符九年,上言九月下旬日食者三;又言:「商賈自秦州來,言唃廝囉欲陰報曹瑋,請以臣所獻陣圖付瑋,可使瑋必勝。 」帝以普言逾分,而樞密使王欽若言普欲以邊事動朝廷,帝怒,命知雜御史呂夷簡劾之。 獄具,集百官參驗,九月下旬日不食。 坐普私藏天文,下百官雜議,罪當死。 議以官當。 詔除名,貶賀州,遣使縶送流所。 帝謂輔臣曰:「普出微賤,性輕躁,干求不已。 既懵文藝,而假手撰述,以揣摩時事。 聞在系所思其幼子,時時泣下,可聽挈家以行。 」甫至賀州,授太子左清道率府副率、房州安置,增房州屯兵百人護守。 稍復為左千牛衛將軍,其妻表求普領小郡,遷左領軍衛大將軍。 仁宗即位徙安州,遷左屯衛大將軍,徙蔡州。 坐失保任,降本衛將軍。 歷遷左千牛、左領軍衛大將軍,起知信陽軍,徙光州。 以私用孔子廟錢,貶太子左監門率府副率,滁州安置。 以左衛將軍分司西京,給官第居蔡州,遷大將軍,卒。 普倜儻有膽略,凡預討伐,聞敵所在,即馳赴之。 兩平蜀盜,大小數十戰,摧鋒與賊角,眾推其勇。 頗通兵書、陰陽、六甲、星曆、推步之術。 太宗嘗曰:「普性剛驁,與諸將少合。 」然藉其善戰,每厚遇之。 後以罪廢,每太宗忌日,必盡室詣佛寺齋薦,率以為常。 張孜,開封人。 母微時生孜,後入宮乳悼獻太子。 孜方在襁褓,真宗以付內侍張景宗曰:「此兒貌厚,汝謹視之。 」景宗遂養以為子。 蔭補三班奉職、給事春坊司,轉殿直。 皇太子即位,遷供奉官、閣門祗候。 為陳州兵馬都監,築堤袁家曲捍水,陳以無患。 五遷至供備庫使,領恩州團練使、真定路兵馬鈐轄,歷知莫、貝、瀛三州。 轉運使名張昷之奏罷冀、貝驍捷軍士上關銀、奚錢,事下孜議,孜言:「此界河策先鋒兵,有戰必先登,故平時賜予異諸軍,不可罷。 」昷之猶執不已,遂奏罷保州雲翼別給錢糧,軍怨果叛。 契丹欲背盟,富弼往使,命孜為副,議論雖出弼,然孜亦安重習事。 以勞遷西上閣門使、知瀛州,拜單州團練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並代副總管。 河東更鐵錢法,人情疑貳,兵相率扣府欲訴,閉門不納。 是日幾亂,孜策馬從數卒往諭之,皆散還營。 遷濟州防禦使、侍衛馬軍都虞候,又遷殿前都虞候,加桂州管內觀察使,遷侍衛步軍副都指揮使。 虎翼兵教不中程,指揮使問狀,屈強不肯對,乘夜,十餘人大噪,趣往將害人,孜禽首惡斬之然後聞。 遷昭信軍節度觀察留後、馬軍副都指揮使。 第43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中》
第4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