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宰相呂夷簡求罷,仁宗優詔弗許。 沔上書言:「自夷簡當國,黜忠言,廢直道,及以使相出鎮許昌,乃薦王隨、陳堯叟代己。 才庸負重,謀議不協,忿爭中堂,取笑多士,政事寢廢。 又以張士遜冠台席,士遜本乏遠識,至隳國事。 蓋夷簡不進賢為社稷遠圖,但引不若己者為自固之計,欲使陛下知輔相之位非己不可,冀復思己而召用也。 陛下果召夷簡還,自大名入秉朝政,于茲三年,不更一事。 以姑息為安,以避謗為智。 西州將帥累以敗聞,契丹無厭,乘此求賂。 兵殲貨悖,天下空竭,刺史牧守,十不得一。 法令變易,士民怨嗟,隆盛之基,忽至于此。 今夷簡以病求退,陛下手和禦藥,親寫德音,乃謂‘恨不移卿之疾在於朕躬’,四方義士傳聞詔語,有泣下者。 夷簡在中書二十年,三冠輔相,所言無不聽,所請無不行,有宋得君,一人而已,未知何以為陛下報?天下皆稱賢而陛下不用者,左右毀之也;皆謂憸邪而陛下不知者,朋黨蔽之也。 比契丹復盟,西夏款塞,公卿忻忻,日望和平。 若因此振紀綱,修廢墜,選賢任能,節用養兵,則景德、祥符之風,復見于今矣。 若恬然不顧,遂以為安,臣恐土崩瓦解,不可復救。 而夷簡意謂四方已寧,百度已正,欲因病默默而去,無一言啟沃上心,別白賢不肖,雖盡南山之竹,不足書其罪也。 」 書聞,帝不之罪,議者喜其謇切。 居兩月,以天章閣待製為都轉運使,又遷禮部郎中,為環慶路都總管、安撫經略使、知慶州。 元昊死,諸將欲乘其隙,大舉滅之。 沔曰:「乘危伐喪,非中國體。 」三司所給特支,物惡而估高,軍士有語,優人因戲及之。 沔曰:「此朝廷特賜,何敢妄言動眾!」命斬之徇。 將佐爭言:「此特戲爾,不足深罪也。 」沔徐呼還,杖脊配嶺南,謂之曰:「汝賴戲我前,即私議動眾,汝必死,而告者超遷矣。 」明日,給特支,士無敢歡者。 歷知陝州、河東都轉運使,又知慶州,聚戰亡遺骸葬祭之,軍中感泣。 凡三知慶州,邊人服其能。 遷龍圖閣直學士,又遷樞密直學士、知成都府,未至,以母喪罷。 服除,為陝西都轉運使。 求知明州,會京東多盜,乃以知徐州,明購賞,嚴誅罰,盜遂止。 徙秦州,時儂智高反,沔入見,帝以秦事勉之。 對曰:「臣雖老,然秦州不足煩聖慮,陛下當以嶺南為憂也。 臣睹賊勢方張,官軍朝夕當有敗奏。 」明日,聞蔣偕死,帝諭執政曰:「南事誠如沔所料。 」宰相龐籍奏遣沔行,以為湖南、江西路安撫使,以便宜從事,加廣南東、西路安撫使。 沔請益發騎兵,且增選偏裨二十八人,求武庫精甲五千。 參知政事梁適折之曰:「毋張皇!」沔曰:「前日惟亡備,故至此。 今指期滅賊,非可以僥倖勝,乃欲示鎮靜耶?夫實備不至而貌為鎮靜,危亡之道也。 」居二日,促行,才與兵七百。 沔憂賊度嶺而北,乃檄湖南、北曰:「大兵且至,其繕治營壘,多具宴犒。 」賊疑不敢北侵。 會遣狄青為宣撫使,沔與青會。 青與智高遇,戰歸仁鋪,智高敗走。 青還,沔留治後事,遷給事中。 及還,帝問勞,解禦帶賜之,以知杭州。 至南京,召為樞密副使。 張貴妃薨,追冊為皇后,命沔讀冊。 故事,正後,翰林學士讀冊。 沔既陳不可用宰相護葬,且曰:「陛下若以臣沔讀冊則可,以樞密副使讀冊則不可。 」遂求罷職。 以資政殿學士知杭州。 遷大學士,徙知青州。 又遷觀文殿學士、知并州。 而諫官吳及、御史沈起奏沔淫縱無檢,守杭及並所為不法,乃徙壽州。 詔按其跡,而使者奏:「沔在處州時,于遊人中見白牡丹者,遂誘與奸。 及在杭州,嘗從蕭山民鄭旻市紗,旻高其直,沔為恨。 會旻貿紗有隱而不稅者,事覺,沔取其家簿記,積計不稅者幾萬端,配隷旻他州。 州人許明有大珠百,沔妻弟邊珣以錢三萬三千強市之。 沔愛明所藏郭虔暉畫《鷹圖》,明不以獻。 初,明父禱水仙大王廟生明,故幼名‘大王兒’。 沔即捕按明僭稱王,取其畫鷹,刺配之。 及沔罷去,明詣提點刑獄,斷一臂自訟,乃得釋。 杭州人金氏女,沔白晝使吏卒輿致,亂之。 有趙氏女已許嫁莘旦,沔見西湖上,遂設計取趙女至州宅,與飲食臥起。 所刺配人以百數,及罷,盜其按去,後有訴冤者多以無按,不能自解。 在并州,私役使吏卒,往來青州、麟州市賣紗、絹、綿、紙、藥物。 官庭列大梃,或以暴怒擊訴事者,嘗剔取盜足後筋,斷之。 」奏至,乃責寧國節度副使,監司坐失察,皆被絀。 其後復光祿卿,分司南京,居宿州。 會恩,知濠州,以尚書禮部侍郎致仕。 英宗即位,遷戶部。 帝與執政議守邊者,難其人,參知政事歐陽修奏:「孫沔向守環慶,養練士卒,招撫蕃夷,恩信最著。 今雖七十,心力不衰,中間曾以罪廢,然宜棄瑕使過。 」遂起為資政殿學士、知河中府,又以為觀文殿學士、知慶州,徙延州,道卒。 沔居官以才力聞,強直少所憚,然喜宴遊女色,故中間坐廢。 妻邊氏悍妒,為一時所傳。 初,陝西用兵,朝廷多假邊帥倚以集事,近臣出帥或驕恣越法。 及沔廢后,真定路安撫使呂溱繼得罪,自此守帥之權宜微矣。 論曰:君子惟能立身,而後可以佐國。 中正、起自陷朋黨,遵、稹憸邪,沔頗知兵而以污敗。 琳有才器,能斷大事,然獻《武后臨朝圖》于章獻,君子鄙之。 雍任邊寄而覆軍敗將,幾不自保。 若訥喜申、韓、管子之書,中師、布少所建明,殆亦未足與議也。 列傳第四十八 ○高瓊子繼勛繼宣范廷召葛霸子懷敏 高瓊,家世燕人。 祖霸,父乾。 五代時,李景據江南,潛結契丹,歲遣單使往複。 霸將契丹之命,以乾從行使景。 方至江左,諜間北使與中夏構隙,以紓疆場之難,遂殺霸,居乾濠州,聲言為汴人所殺。 乾在濠州生三子,以江左蹙弱,尋挈族歸中朝,給田亳州之蒙城,因土著焉。 瓊少勇鷙無賴,為盜,事敗,將磔于市,暑雨創潰,伺守者稍怠,即掣釘而遁。 事王審琦,太宗尹京邑,知其材勇,召置帳下。 太宗嘗侍宴禁中,甚醉,及退,太祖送至苑門。 時瓊與戴興、王超、李斌、桑贊從,瓊左手執靮,右手執鐙,太宗乃能乘馬。 太祖顧瓊等壯之,因賜以控鶴官衣帶及器帛,且勖令盡心焉。 太宗即位,擢禦龍直指揮使。 從征太原,命押弓弩兩班,合圍攻城。 及討幽薊,屬車駕倍道還,留瓊與軍中鼓吹殿後,六班扈從不及,惟瓊首率所部見行在,太宗大悅,慰勞之。 太平興國四年,遷天武都指揮使、領西州刺史。 明年,改為神衛右廂都指揮使、領本州團練使。 車駕巡師大名,命瓊與日騎右廂都指揮使朱守節分為京城內巡檢。 坐事,出為許州馬步軍都指揮使。 會有龍騎亡命卒數十人,因知州臧丙出郊,謀劫其導從以叛。 瓊聞即白丙,趣還城,因自率從卒數十人,挾弓矢單騎追捕,至榆林村,及之。 賊入村後舍,登牆以拒。 賊首青腳狼者注弩將射瓊,瓊引弓一發斃之,遂悉擒送於州。 丙上其事。 會將北伐,召歸。 授馬步軍都軍頭、領薊州刺史、樓船戰棹都指揮使,步船千艘赴雄州。 又城易州。 師還,為天武右廂都指揮使、領本州團練使。 第30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中》
第30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