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平初,以禦前忠佐馬軍都軍頭戍秦州。 王均之亂,遣乘傳之蜀,隷雷有終麾下,守魚橋門,又從秦翰追殺賊黨于廣都,降其眾七千餘。 驛召授東西班都虞候、領順州刺史。 五年,稍遷散員都虞候。 嘗召見,訪以北面邊事,翌日,真拜磁州刺史、深州兵馬鈐轄。 六年,改涇州駐泊部署。 數月,知鎮戎軍。 嘗出巡警,至隴山木峽口,真宗以其無故離城,慮有狂寇奔突,詔書戒敕。 俄以其不明吏治,用曹瑋代之,徙為邠州駐泊部署,改永興軍部署。 車駕將巡澶淵,詔均與知府向敏中及鳳翔梁鼎同提總諸州巡檢捕盜事,至河陽,召赴行在。 時有王長壽者,本亡命卒,有勇力,多計慮,聚徒百餘。 是春,抵陳留剽劫,縣民捕之不獲,朝廷遣使益兵,逐之澶、濮間。 會契丹南侵,夾河民庶驚擾,長壽結黨愈眾,人皆患之。 均至胙城,長壽與其徒五千餘人入縣鈔掠,均部下徒兵裼袒與鬥。 均以方略誘之,生擒長壽,斬獲惡黨皆盡。 上以方禦敵,未欲因捕賊獎均。 但賞均部下卒,被傷者賜帛遷級焉。 明年,追敘前勞,擢為本州團練使,尋出知代州。 四年秋,均被疾,以米鋭代還,未至而均卒。 錄其子懷忠為奉禮郎,懷信為侍禁。 幼子懷德,自有傳。 張進,兗州曲阜人,拳勇善射,輓強及石余。 應募曹州,隷鎮兵。 太祖親選勇士,奇進才力,以補控鶴官,積勞至禦龍弩直都虞候、領恩州刺史。 至道中,兼禦前忠佐步軍都軍頭。 太宗嘗幸內廄,進以親校執鉞前導,體質魁岸,迥出儕輩。 太宗熟視異之,擢為天武右廂都指揮使、領賀州團練使。 咸平初,遷昭州防禦使,充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京城左右廂巡檢。 未幾,遷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 二年秋,閲武近郊,進與殿前都指揮使王超親執金鼓,節其進退,軍容甚肅。 從上北征,又與超管勾大陣及先鋒策應。 三年,權殿前都虞候,遷侍衛步軍都虞候、鎮州副部署,徙天雄軍部署。 會河決鄆州王陵口,發數州丁男塞之,命進董其役,凡月餘畢,詔褒之。 移並、代副都部署。 李繼遷寇麟州,州將遣單介間道乞師太原。 諸將以無詔旨,猶豫未決,進獨抗議,發兵赴援,既至而圍解,手詔褒美。 契丹侵中山,命進率廣鋭二萬騎,由土門會兵鎮、定,未至而敵退,復歸晉陽。 景德元年,卒。 上遣中使護喪還京,官給葬事。 子元晉,至內殿崇班、閣門祗候。 天禧末,錄其次子元素為三班借職。 李重貴,孟州河陽人。 姿狀雄偉,善騎射。 少事壽帥王審琦,頗見親信,以甥妻之,補合流鎮將。 鎮有群盜,以其尚少,謀夜入劫鈔。 重貴知之,即築柵課民習射,盜聞之潰去。 太宗在藩邸,知其勇干,召隷帳下。 即位,補殿前指揮使,累遷至龍衛左第四軍都指揮使、領河州刺史,改捧日右廂都指揮使、領蠻州團練使。 至道二年,出為衛州團練使。 未行,會命將五路討李繼遷,以重貴為麟府州濁輪砦路都部署。 得對便殿,因言:「賊居沙磧中,逐水草牧畜,無定居,便戰鬥,利則進,不利則走。 今五路齊入,彼聞兵勢太盛,不來接戰,且謀遠遁。 欲追則人馬乏食,將守則地無堅壘。 賊既未平,臣輩何顏以見陛下?」太宗善之,出禦劍以賜,又累遣使撫勞。 既而諸將果無大功。 及還,命為代、並副都部署。 真宗即位,加本州防禦使,徙高陽關行營副都部署。 咸平二年,契丹南侵,議屯兵楊疃,張凝領先鋒遇敵,重貴率策應兵酣戰,全軍而還。 范廷召自定州至,遇契丹兵交戰,康保裔大陣為敵所覆,重貴與凝赴援,腹背受敵,自申至寅,疾力戰,敵乃退。 時諸將頗失部分,獨重貴與凝全軍還屯。 凝議上將士功狀,重貴喟然曰:「大將陷沒而吾曹計功,何面目也!」上聞而嘉之。 明年春,以勞進階及食邑,徙知貝州,召至勞問,復遣入郡。 是冬,徙滄州駐泊副都部署兼知州事。 以疾求還京就醫藥,既愈,連為邢州、天雄軍二部署,又知冀州。 景德初,車駕幸澶淵,召還,為大內都部署。 明年春,出知鄭州,以疾甚,授左武衛大將軍、領潘州防禦使,改左羽林軍大將軍致仕。 大中祥符三年,卒。 呼延贊,并州太原人。 父琮,周淄州馬步都指揮使。 贊少為驍騎卒,太祖以其材勇,補東班長,入承旨,遷驍雄軍使。 從王全斌討西川,身當前鋒,中數創,以功補副指揮使。 太平興國初,太宗親選軍校,以贊為鐵騎軍指揮使。 從征太原,先登乘城,及堞而墜者數四,面賜金帛獎之。 七年,從崔翰戍定州,翰言其勇,擢為馬軍副都軍頭,稍遷內員寮直都虞候。 雍熙四年,加馬步軍副都軍頭。 嘗獻陣圖、兵要及樹營砦之策,求領邊任。 召見,令之作武藝。 贊具裝執鞬馳騎,揮鐵鞭、棗槊,旋繞廷中數四,又引其四子必興、必改、必求、必顯以入,迭舞劍盤槊。 賜白金數百兩及四子衣帶。 端拱二年,領富州刺史。 俄與輔超並加都軍頭。 淳化三年,出為保州刺史、冀州副都部署。 至屯所,以無統禦材,改遼州刺史。 又以不能治民,復為都軍頭、領扶州刺史,加康州團練使。 咸平二年,從幸大名,為行宮內外都巡檢。 真宗嘗補軍校,皆敘己功,或至喧嘩,贊獨進曰:「臣月奉百千,所用不及半,忝幸多矣。 自念無以報國,不敢更求遷擢,將恐福過災生。 」再拜而退,眾嘉其知分。 三年,元德皇太后園陵,命掌護儀衛,及還而卒。 贊有膽勇,鷙悍輕率,常言願死於敵。 遍文其體為「赤心殺賊」字,至于妻孥仆使皆然,諸子耳後別刺字曰:「出門忘家為國,臨陣忘死為主。 」及作破陣刀、降魔杵,鐵折上巾,兩旁有刃,皆重十數斤。 絳帕首,乘騅馬,服飾詭異。 性復鄙誕不近理,盛冬以水沃孩幼,冀其長能寒而勁健。 其子嘗病,贊刲股為羹療之。 贊卒後,擢必顯為軍副都軍頭。 劉用,相州人。 祖萬進,河中府馬步軍都指揮使。 父守忠,左驍衛大將軍致仕。 用曉音律,善騎射,事太宗于晉邸。 即位,補軍職,累遷散都頭都虞候。 端拱初,為馬步軍副都軍頭、領涼州刺史、鎮定招安使,轉捧日都指揮使。 李順亂蜀,為西路行營鈐轄。 賊平,遷祁州刺史。 至道初,為河西、烏白池都鈐轄,斬首千餘級,奪馬五百匹,改高陽關副都部署。 真宗即位,加本州團練使、并州副都部署。 咸平中,徙貝州,俄知瀛州,復為高陽關副都部署。 時烽堠數警,用建議益邊兵,俟其南牧,即率驍鋭出東路以牽制其勢,因圖上地形。 上召宰相閲視,可其奏,且令轉運使于保州、威虜、靜戎、順安軍預備資糧。 六年,命將三路出師扞敵,詔用與劉漢凝、田思明領兵五千,由東路會石普、孫全照掎角攻之。 未幾,換鎮州副部署。 景德初,為邢州部署。 車駕北征,用以城守之勞,進爵邑,歷知齊、陳、潞三州,大中祥符二年卒。 耿全斌,冀州信都人。 父顥,懷順軍校。 全斌少豐偉,顥攜謁陳摶,摶謂有藩侯相。 顥戍西蜀,全斌往省,乘舟溯江,夜大風失纜,漂七十里,至曙風未止,舟忽泊岸,人頗異之。 後游京師,屬太宗在藩邸,全斌候拜于中衢,自薦材幹,得召試武藝,以善左射,隷帳下。 即位,補東班承旨,稍遷驍猛副兵馬使。 第26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中》
第26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