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熙三年正月,命將北伐,分兵三路,詔彥進為幽州道行營馬步軍水陸副都部署,與曹彬、米信出雄州。 大軍失利,彥進坐違彬節制,別道回軍,為敵所敗,召還,貶右武衛上將軍,事具彬傳。 四年春,授保靜軍節度。 端拱元年,被病,召歸闕,卒,年六十七。 贈侍中。 彥進頻立戰功,然好聚財貨,所至無善政。 沒後,諸子爭家財,有司攝治。 太宗召見,為決之,謂左右曰:「此細務,朕不宜親臨,但以彥進嘗任節制,不欲令其子辱于父耳。 」 子懷遵至內殿崇班,懷清至崇儀副使。 懷遵子上賢,娶鎮王女崇安縣主。 懷清子從湜,娶岐王女永壽縣主,為西京左藏庫副使,後坐事除名。 張廷翰,澤州陵川人。 初為漢祖親校。 漢祖入汴,補內殿直,遷東西班軍使。 周初,改護聖指揮使。 從世宗平淮甸,以功遷鐵騎右第二軍都虞候。 顯德末,改殿前散都頭都虞候。 宋初,權為鐵騎左第二軍都校、領開州刺史。 從平揚州,又以功遷控鶴左廂都指揮使、領果州團練使。 未幾,轉龍捷左廂都指揮使、領春州團練使。 乾德中,興師伐蜀,以廷翰為歸州路行營馬軍都指揮使,隨劉廷讓由歸州路進討。 師次夔州,廷讓頓兵白帝廟西,俄而夔州監軍武守謙率所部來拒戰,廷翰引兵逆擊,敗之於豬頭鋪,乘勝拔其城。 蜀平,授侍衛馬步軍都虞候、領彰國軍節度。 開寶二年,寢疾,太祖親臨問,未幾卒,年五十三。 贈侍中。 皇甫繼明,冀州蓚人。 父濟,汾川令。 繼明身長七尺,善騎射,以膂力聞郡中。 刺史張廷翰以隷左右,薦于太祖,補殿前指揮使,歷左右番押班都知。 太宗即位,累遷至捧日軍都指揮使、領檀州刺史。 太平興國七年,坐秦王廷美事,出為汝州馬步軍都指揮使。 雍熙三年,召入為馬步軍副都軍頭。 四年,復為捧日右廂第三軍都指揮使、領澶州刺史。 田重進北征,繼明為前鋒,以功加馬步軍都軍頭。 端拱二年,轉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領羅州防禦使。 即日命副高瓊為並代部署。 淳化二年,又副范廷召為平虜橋砦兵馬都部署,改高陽關部署。 至道元年,改領洋州觀察使,充環慶路馬步軍都部署。 繼明謹願,禦下嚴肅,士卒頗畏憚之。 二年,受詔護送輜重赴靈州,繼明已先約靈州部署田紹斌率軍迎援,適被病,裨將白守榮謂繼明曰:「君疾甚,不可行,恐失期會,守榮當率兵先往。 」繼明宿將,慮守榮等輕佻,與戎人接戰,因謂之曰:「我疾少間。 」遂矍鑠被甲上馬,強行至清遠軍,卒,年六十三,詔贈彰武軍節度。 遷其子懷信為供奉官。 張瓊,大名館陶人。 世為牙中軍。 瓊少有勇力,善射,隷太祖帳下。 周顯德中,太祖從世宗南征,擊十八里灘砦,為戰艦所圍,一人甲盾鼓噪而前,眾莫敢當,太祖命瓊射之,一發而踣,淮人遂卻。 及攻壽春,太祖乘皮船入城壕。 城上車弩遽發,矢大如椽,瓊亟以身蔽太祖,矢中瓊股,死而復甦。 鏃著髀骨,堅不可拔。 瓊索杯酒滿飲,破骨出之,血流數升,神色自若。 太祖壯之。 及即位,擢典禁軍,累遷內外馬步軍都軍頭、領愛州刺史。 數日,太宗自殿前都虞候尹開封。 太祖曰:「殿前衛士如狼虎者不啻萬人,非瓊不能統制。 」即命瓊代為都虞候,遷嘉州防禦使。 瓊性暴無機,多所凌轢。 時史珪、石漢卿方用事,瓊輕侮之,目為巫媼。 二人銜之切齒,發瓊擅乘官馬,納李筠隷仆,畜部曲百餘人,恣作威福,禁軍皆懼;又誣毀太宗為殿前都虞候時事。 建隆四年秋,郊禋制下,方欲肅靜京師,乃召訊瓊。 瓊不伏,太祖怒,令擊之。 漢卿即奮鐵撾亂下,氣垂絶,曳出,遂下御史案鞫之。 瓊知不免,行至明德門,解所繫帶以遺母。 獄具,賜死於城西井亭。 太祖旋聞家無餘財,止有仆三人,甚悔之。 因責漢卿曰:「汝言瓊有仆百人,今何在?」漢卿曰:「瓊所養者一敵百耳。 」太祖遂優恤其家。 以其子尚幼,乃擢其兄進為龍捷副指揮使。 論曰:崔彥進與王全斌征蜀,黷貨殺降,以致蜀亂,惟劉廷讓一軍秋毫無犯,紀律嚴否于斯別矣。 尹崇珂斤斤謹厚,臨淄攻守之績,嶺嶠廓清之勞,至于瘁事。 皇甫繼明力疾以護軍行,純誠勇節,皆足嘉尚。 張廷翰西征,未睹奇效。 張美雖稱干敏,而初有自愧之行。 郭守文敦詩閲禮,輕財好施,慎保封疆,士卒樂用,終以勛舊蒙眷,聯姻戚裡。 宋初諸將,要終而論,臧否異趣,何昭昭若是哉。 列傳第十九 ○曹翰楊信弟嗣贊黨進李漢瓊劉遇李懷忠米信田重進劉廷翰崔翰 曹翰,大名人。 少為郡小吏,好使氣陵人,不為鄉裡所譽。 乾祐初,周太祖鎮鄴,與語,奇之,以隷世宗帳下。 世宗鎮澶淵,署為牙校,入尹開封,留翰在鎮。 會太祖寢疾,翰不俟召,歸見世宗,密謂曰:「主上不豫,王為塚嗣,不侍醫藥而決事于外廷,失天下望。 」世宗悟,即入侍,以府事屬翰總決。 及世宗即位,補供奉官,從征高平,參豫謀畫。 尋遷樞密承旨,護塞決河。 世宗征淮南,留鎧甲千數在正陽,既而得降卒八百,部送歸京師。 時翰適從京師來詣,過正陽十數里許遇之,慮劫兵器為叛,矯殺之。 及見世宗,具言其事,世宗不悅。 翰曰:「賊以困歸我,非心服也,所得器甲,盡在正陽,苟為所劫,是復生一淮南矣。 」因不之罪。 從征瓦橋關,會班師,留知雄州。 世宗大漸,諭范質等以王著為相,翰為宣徽使。 質以著嗜酒,翰飾詐而專,並寢之。 改德州刺史。 宋初,從征澤、潞,還,改濟州刺史。 乾德二年,太祖親征西蜀,移刺均州,澗谷深險,翰令鑿石通道,師旋以濟;詔兼西南諸州轉運使,自石門徑趨歸州,餉運不乏,由夔、萬入會王全斌軍,成都以平。 時全師雄擁眾十萬餘據郫縣叛,謀窺成都,翰率兵會劉光毅、曹彬等討平之。 未幾,軍校呂翰殺武懷節,據嘉州以叛,翰及諸將奪其城。 諜知賊約三鼓復來攻,翰戒知更使緩,向晨猶二鼓,賊眾不集而潰,因而破之,劍南遂平。 師還,遷蔡州團練使。 開寶二年,從征太原,復為行營都壕砦使。 既班師,會河決澶州,令翰董其役,翰出銀器助役,沉所乘白馬以祭;複決陽武,再護役,皆有成績。 將征江南,命翰率兵先赴荊南,改行營先鋒使,進克池州。 金陵平,江州軍校胡德、牙將宋德明據城拒命。 翰率兵攻之,凡五月而陷,屠城無噍類,殺兵八百。 所略金帛以億萬計,偽言欲致廬山東林寺鐵羅漢像五百頭于京師,因調巨艦百艘,載所得以歸。 錄功遷桂州觀察使、判潁州。 太平興國四年,從征太原,為攻城南面都部署。 與崔彥進、李漢瓊、劉遇三節度分部攻城,翰攻東北,而劉遇攻西北,與劉繼元直,城尤險固,遇欲與翰易處,翰言:「觀察使班次下,當部東北。 」遇堅欲易之,數日不決。 上慮諸將不協,遣諭翰曰:「卿智勇無雙,西北面非卿不能當也。 」翰乃奉詔,築土山瞰城中,數日而就,繼元甚恐。 軍中乏水,城西十餘里谷中有娘子廟,翰往禱之,穿渠得水,人馬以給。 又從征幽州,率所部攻城東南隅,卒掘土得蟹以獻。 翰謂諸將曰:「蟹水物而陸居,失所也。 且多足,彼援將至,不可進拔之象,況蟹者解也,其班師乎?」已而果驗。 第18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中》
第1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