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吉,美從子,累資為天雄軍駐泊都監。 雖連戚裡,能以禮法自飭,揚歷中外,人咸稱其勤敏雲。 李超者,冀州信都人。 為禁卒,常從潘美軍中,主刑刀。 美好乘怒殺人,超每潛緩之。 美怒解,輒得釋,以是全者甚眾,人謂其有陰德。 子浚字德淵。 中進士,累擢秘書、知康州。 咸平中,入為刑部詳覆、御史台推直官。 屢上書言事,遷開封府推官,賜緋魚。 景德初,拜虞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賜金紫。 從幸澶淵,頗上疏言便宜。 師還,命與陳堯咨安撫河北。 踰年,判吏部銓。 浚居憲府,未再歲,帝寵待之,擢樞密直學士。 宰相王旦言:「浚雖有剸劇才,然驟歷清切,時望未允。 」真宗曰:「朕業已許之矣。 」尋知開封,能檢察隱微,京師稱之。 累遷至右司郎中,出知秦州,暴疾卒。 浚與李宗諤同歲同月後一日生,其卒也亦後一日,眾以為異。 論曰:曹彬以器識受知太祖,遂膺柄用。 平居,于百蟲之蟄猶不忍傷,出使吳越,籍上私饋,悉用施予,而不留一錢;則其總戎專征,而秋毫無犯,不妄戮一人者,益可信矣。 潘美素厚太祖,信任于得位之初,遂受征討之托。 劉鋹遣使乞降,觀美所喻,辭義嚴正,得奉辭伐罪之體;則其威名之重,豈待平嶺表、定江南、征太原、鎮北門而後見哉?二人皆謚武惠,皆與配饗,兩家子孫,皆能樹立,享富貴。 而光獻、章懷皆稱賢后,非偶然也。 君子謂仁恕清慎,能保功名,守法度,唯彬為宋良將第一,豈無意哉?若李浚者,亦以材幹自結主知,遂歷清顯。 謂為陰德所致,理或然也。 列傳第十八 ○張美郭守文尹崇珂劉廷讓袁繼忠崔彥進張廷翰皇甫繼明張瓊 張美,字玄圭,貝州清河人。 少善書計,初為左藏小吏,以強干聞。 三司薦奏,特補本庫專知,出為澶州糧料使。 周世宗鎮澶淵,每有求取,美必曲為供給。 周祖聞之怒,將譴責之,而恐傷世宗意,徙美為濮州馬步軍都虞候。 世宗即位,召為樞密承旨。 時宰相景范判三司,被疾,世宗命美為右領軍衛大將軍,權判三司。 世宗征淮南,留美為大內部署。 一日,方假寐,忽覺心動,遽驚起行視宮城中。 少頃,內醖署火起,既有備,即撲滅之。 俄真授三司使。 四年,世宗再幸淮上,皆為大內都點檢。 北征,又為大內都部署。 師還,為左監門衛上將軍,充宣徽北院使,判三司。 美強力有心計,周知其利病,每有所條奏厘革,上多可之,常以干敏稱。 世宗連歲征討,糧饋不乏,深委賴焉。 然以澶淵有所求假,頗薄之,美亦自愧。 恭帝嗣位,加檢校太傅。 宋初,加檢校太尉。 初,李筠鎮上黨,募亡命,多為不法,漸倔強難制。 美度筠必叛,陰積粟于懷、孟間。 後筠果叛,太祖親討之,大軍十萬出太行,經費無闕,美有力焉。 拜定國軍節度。 縣官市木關中,同州歲出緡錢數十萬以假民,長吏十取其一,謂之率分錢,歲至數百萬,美獨不取。 未幾,他郡有詣闕訴長吏受率分錢者,皆命償之。 乾德五年,移鎮滄州。 太平興國初來朝,改左驍衛上將軍。 美獻都城西河曲灣果園二、蔬圃六、亭舍六十餘區。 八年,請老,以本官致仕。 雍熙二年,卒,年六十八。 淳化初,謚恭惠。 子守瑛,至供備庫使。 孫士宗,至內殿承製。 士宗卒,士禹為崇班,士安至閣門祗候,士宣為禮賓副使。 郭守文,并州太原人。 父暉,仕漢為護聖軍使,從周祖征河中,戰死。 守文年十四,居喪哀毀,周祖憐之,召隷帳下。 廣順初,補左班殿直,再遷東第二班副都知。 宋初,遷西頭供奉官。 蜀平,遷知簡州。 時劍外多寇,守文悉招來集附。 從潘美征嶺南,會擒劉鋹,遣守文馳傳告捷,遷翰林副使。 從曹彬等平金陵,護送李煜歸闕下。 時煜以拒命頗自歉,不欲生見太祖。 守文察知之,因謂煜曰:「國家止務恢復疆土,以致太平,豈復有後至之責耶?」煜心遂安。 改西京作坊使、領翰林司事。 俄從黨進破並寇于團柏谷。 太平興國初,秦州內附,蕃部騷動,命守文乘傳撫諭,西夏悅伏。 三年,遷西上閣門使。 是夏,汴水決於寧陵,發宋、亳丁壯四千五百塞之,命守文董其役。 是冬,又與閣門副使王侁、西入作副使石全振護塞靈河縣決河。 及征太原,守文與判四方館事梁迥分護行營馬步軍。 會劉繼元降,其弟繼文據代州,依遼人之援以拒命,遣守文討平之。 俄受詔護定州屯兵,大破遼人于蒲城。 以功遷東上閣門使、領澶州刺史。 召還,擢拜內客省使。 八年,滑州房村河決,發卒塞之,命守文董其役。 遼人擾雄州,命守文率禁兵數萬人赴援,既至,遼人遁去。 雍熙二年,詔守文率兵屯三交,俄加領武州團練使。 屬夏人擾攘,命守文帥師討之,破夏州鹽城鎮岌羅膩等十四族,斬首數千級,俘獲生畜萬計。 又破咩嵬族,殲焉。 諸部畏懼,相率來降,凡銀、麟、夏三州歸附者百二十五族、萬六千餘戶,西鄙遂寧。 五年春,大舉北伐,為幽州道行營前軍步軍水陸都監。 卒與遼人遇,為流矢所中,氣色不撓,督戰益急,軍中服其量。 會大軍不利,坐違詔逗遛退軍,左遷右屯衛大將軍。 事具《曹彬傳》。 明年複舊職,裁三月,拜宣徽北院使。 又與田欽祚併為北面排陣使,屯鎮州。 端拱初,改南院使、鎮州路都部署。 又為北面行營都部署兼鎮定、高陽關兩路排陣使。 是冬,遼騎南侵,大破之唐河。 端拱三年十月,卒,年五十五。 太宗悼惜之,贈侍中。 謚忠武,追封譙王,遣中使護喪,歸葬京師。 守文沈厚有謀略,頗知書,每朝退,習書百行,出言溫雅,未嘗忤人意。 先是,將臣戍邊者多致寇以邀戰功,河朔諸州殆無寧歲,既敗岐溝關,乃命守文以內職總兵鎮常山以經略之。 守文既喪月餘,中使自北邊來言:「守文死,軍士皆流涕。 」帝問:「何以得此?」對曰:「守文得奉祿賜賚悉犒勞士卒,死之日,家無餘財。 」帝嗟嘆久之,賜其家錢五百萬,為真宗納其女為夫人,即章穆皇后也。 子崇德至太子中舍。 崇信至西京左藏庫使、同知皇城司,贈福州觀察使。 崇儼至崇儀使、全州刺史,贈潤州觀察使。 諸司使無廢朝、贈官之例,崇信、崇儼咸以後兄故,特示優禮。 崇德子承壽,至虞部員外郎。 天禧五年,錄承壽子若水為太常寺奉禮郎,崇仁為解州團練使。 尹崇珂,秦州天水人,後徙居大名。 父延勛,歷磁、同、滁三州刺史。 崇珂初事周世宗于藩邸,以謹厚稱。 及即位,補東西班都知。 從戰高平,有勞績,遷本班副點檢。 從征淮南,遷都虞候,轉都指揮使,改前殿都指揮使。 宋初,出為淄州刺史。 有善政,民詣闕請刻石頌德,太祖命殿中侍御史李穆撰文賜之。 討湖南,為行營前軍馬軍都指揮使。 荊湘平,授朗州團練使。 又與潘美、丁德裕克郴州。 乾德中,征嶺表,以崇珂為行營馬步軍副部署。 克廣州,擒劉鋹,即日詔與潘美同知廣州兼市舶轉運等使,錄功遷保信軍節度。 未幾,南漢開府樂范、容州都指揮使鄧存忠、韶州賊帥周思瓊、春恩道都指揮使麥漢瓊等據五州之地以叛。 崇珂討之,太祖遣中使李神祐督戰,數月,盡平其黨,還治所。 六年,卒,年四十二。 贈侍中。 遣中使護其喪,歸葬洛陽。 以其子昭吉、弟崇珪併為西京作坊使,昭吉領會州刺史,崇珪領歙州刺史。 第18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中》
第1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