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二年夏,建康府霖雨,壞城郭。 三年五月,淮、浙積雨損禾麥。 八月,浙東西、江東連雨。 癸未、甲申,行都大風雨。 九月,久雨。 十月癸酉,孝宗出手詔決獄,援筆而風起開霽。 四年九月丁酉、戊戌,紹興府餘姚、上虞二縣大風雨。 五年閏六月己亥,階州暴雨,至于戊申。 乙巳,興化軍、福州福清縣暴風雨夜作。 六年四月,衢州霖雨。 九月,連雨;己巳,將郊而霽。 八年四月,雨腐禾麥。 五月,久雨,敗首種。 十年五月,信州霖雨,自甲戌至于辛巳。 八月,福州大霖雨,自己未至于九月乙丑,吉州亦如之。 十一年四月,淫雨。 戊寅,建康府、太平州大霖雨。 六月甲申,處州龍泉縣暴雨。 十二年五月、六月,皆霖雨。 十三年秋,利州路霖雨,敗禾稼穜稑,金、洋、階、成、岷、鳳六州亦如之。 十五年五月,荊、淮郡國連雨。 戊午,祁門縣霖雨。 十六年四月,西和州霖雨,害禾麥。 五月,浙西、湖北、福建、淮東、利西諸道霖雨。 紹熙元年春,久陰連雨,至于三月。 夏,階、成、岷、鳳四州霖雨傷麥。 二年二月,贛州霖雨,連春夏不止,壞城四百九十丈,圮城樓、敵樓凡十五所。 四月,福建路霖雨,至于五月。 七月,利路久雨,傷種麥。 癸亥,興州暴雨連日。 八月,行都久雨。 三年五月,江東、湖北路連雨。 常德府大雨徹晝夜,自壬辰至于庚子。 寧國府、池州、廣德軍自己亥至于六月辛丑朔,雨甚,祁門縣至于庚戌。 七月壬申,天台、仙居二縣大雨連旬。 淮西路、鎮江、襄陽府皆害禾麥。 八月,普州雨害稼。 四年四月,霖雨,至于五月,浙東西、江東、湖北郡縣壞圩田,害蠶、麥、蔬、稑,紹興、寧國府尤甚。 鎮江府大雨,自辛未至于丙子,淮西郡縣自丙子至于戊寅。 五年八月,霖雨,畿縣、浙東西皆害稼。 九月,雨,至于十月癸巳,大雨三晝夜不止,江東西、福建郡縣皆苦雨。 慶元元年正月,霖雨。 甲辰,帝蔬食露禱,丙午霽。 二月,又雨,至于三月,傷麥。 五月,霖雨。 七月,雨,至于八月。 二年六月壬申,台州焱風暴雨連夕。 八月,行都霖雨五十餘日。 三年七月,雨連月。 四年八月,久雨。 五年五月,行都雨,壞城,夜壓附城民廬,多死者。 六月,浙東、西霖雨,至于八月。 六年五月庚午,嚴州霖雨,連五晝夜不止。 嘉泰二年六月,福建路連雨,至于七月丁未,大風雨為災。 三年八月,久雨。 開禧元年七月,利路郡縣霖雨害稼。 閏月,盱眙軍陰雨,至于九月,敗禾稑。 十月,行都淫雨,至于明年春。 二年春,淫雨,至于三月。 嘉定二年五月戊戌,連州大雨連晝夜。 六月,利、閬、成、西和四州霖雨。 七月壬辰,台州大風雨夜作。 三年三月,陰雨六十餘日。 五月,淫雨,至于六月,首種多敗,蠶麥不登。 四年八月,霖雨,至于九月。 五年春,淫雨,至于三月,傷蠶麥。 十一月,雨雪積陰,至于明年春。 六年春,淫雨,至于二月。 丁亥,雨雪集霰。 五月,陰雨經日。 辛酉,嚴州霖雨。 月戊子,紹興府大風雨,浙東、西雨,至于七月。 七年九月,陰雨,至于十月,害禾麥。 九年四月、六月,大霖雨,浙東、西郡縣尤甚。 十年三月,連雨,至于四月。 十月,霖雨害稼。 十一年六月,霖雨,浙西郡縣尤甚。 十二年六月,霖雨彌月。 十五年七月,浙東、西霖雨為災。 十六年五月,霖雨,浙西、湖北、江東、淮東尤甚。 八月,大風雨害稼。 十七年八月,霖雨。 乾德四年二月長春節,甘露降江寧府報恩院。 五年二月,甘露降江陵府玉泉寺松樹。 開寶元年十二月,甘露降蔡州僧院柏樹。 太平興國三年正月,甘露降壽州廨。 四年五月,甘露降河東縣廨叢竹凡三日。 七年四月丙戌,知漢州安守亮獻柏葉上甘露一器。 九年三月丙子,甘露降西京南太一宮新城。 雍熙三年四月庚子,甘露降後院草木。 四年十二月,甘露降興化軍羅漢峰前五松。 端拱二年二月,甘露降壽州廨園柏及資聖寺檜。 淳化二年十二月,資州廨及延壽觀、德純寺甘露降松柏,凡六日。 三年正月,舒州,二月,衢州;四月,舒州;四年六月,舒州:並甘露降。 至道三年四月,蘄州;三年五月,泉州;六月蘇州,甘露降。 咸平元年四月,甘露降平戎軍廨果樹,凡九十餘本。 十一月,甘露降亳州真觀靈寶柏樹。 二年五月,太平州、潯州;三年二月,泉州;十一月,潯州;四年二月,龔州;五年正月,桂州;十一月,許州,並甘露降。 景德元年,義寧縣;二年正月,鬱林州;二月,晉州及神山縣;三年正月,梓州;四月,遂州;十二月,榮州、懷安軍,甘露降。 大中祥符元年十二月,上饒縣、信陽軍;二年正月,信陽軍、陳、鄂二州;三月,陵、升、梓三州;三年二月,柳州、懷安軍;閏二月,富順監;五月,澤、耀、晉、益四州;四年正月,梓州;三月,澤州;四月,常州;五年四月,遂州;五月,無為軍;六月,梓州;七月,真定府;十一月,榮州開元寺;六年三月,梓州;六月,鄜州;八月,遂州;九月,信州;十月,亳州太清宮;十一月,潯州;十二月,榮州、南儀州;七年二月,鳳翔府天慶觀;五月,鄆州;十月,亳州太清宮;十一月,彭州天慶觀;八年正月,中江縣;二月,果州;十月,衢州:九年十一月,玉清昭應宮,並甘露降。 天禧元年正月,貴州天慶觀;二月,玉清昭應宮;三月,後苑;四月,會靈觀;五月,廬州通判廳及后土祠;十二月,昭州天慶觀;二年十二月,榮州開元寺、懷安軍天慶觀;三年四月,舒州;五月,益州;四年三月,邵武軍;十二月,平泉縣;五年三月,泉州;十一月,韶州,並甘露降。 天聖元年正月,柳州;十一月,河南府;二年五月,鳳州;十月,涇州;四年,榮州、懷安軍;六年,太平州;七年正月,益州;九年正月,榮州,並甘露降。 明道元年十一月,韶州、梓州甘露降。 景祐四年十一月,成德軍;慶歷四年正月,桂州;皇祐三年十二月,吉州;嘉祐七年三月,眉州、蓬州;九月,陵州,並甘露降。 熙寧元年距元豐八年,甘露降凡二十餘處。 元祐元年距元符三年,亦如之。 大觀初,甘露降于九成宮帝鼐室。 三年冬,降于尚書省及六曹,御製七言四韻詩賜執政已下。 其後內自禁中及宣和殿、延福宮、神霄宮,下至三學、開封府、大理寺、宰臣私第,皆有之,歲歲拜表稱賀。 建隆初,蜀孟昶末年,婦女競治發為高髻,號「朝天髻」。 未幾,昶入朝京師。 江南李煜末年,有衛士秦友登壽昌堂榻,覆其鞋而坐,訊之,風狂不寤。 識者云:「鞋,履也,李氏將覆于此地而為秦所有乎?‘履’與‘李’、‘友’與‘有’同音,趙與秦,同祖也。 」又煜宮中盛雨水染淺碧為衣,號「天水碧」。 未幾,為王師所克,士女至京師猶有服之者。 天水,國之姓望也。 淳化三年,京師裡巷婦人競剪黑光紙團靨,又裝鏤魚腮中骨,號「魚媚子」以飾面。 黑,北方色;魚,水族,皆陰類也。 面為六陽之首,陰侵于陽,將有水災。 明年,京師秋冬積雨,衢路水深數尺。 景德四年春,京城小兒裂裳為小兒旗,系竿首,相對揮颭,兵鬥之象也。 是歲,宜州卒陳進為亂,出師討平之。 第25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上》
第25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