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斗六星,天之賞祿府,主天子壽算,為宰相爵祿之位,傳曰:天廟也。 丞相太宰之位,褒賢進士,稟受爵祿,又主兵。 一曰天機。 南二星魁,天梁也。 中央二星,天相也。 北二星,天府廷也。 又謂南星者,魁星也;北星,杓也,第一星曰北亭,一曰天開,一曰鈇鑕。 石申曰:「魁第一主吳,二會稽,三丹陽,四豫章,五廬江,六九江。 」星明盛,則王道和平,帝王長齡,將相同心;不明,則大小失次;芒角動搖,國失忠臣,兵起,民愁。 日食在鬥,將相憂,兵起,皇后災,吳分有兵。 日暈,宰相憂,宗廟不安。 月食,其分國饑,小兵,後、夫人憂。 月暈,大將死,五穀不生。 月犯,將臣黜,風雨不時,大臣誅;一歲三入,大赦;又占:入,為女主憂,趙、魏有兵;色惡,相死。 歲星犯,有赦;久守,水災,谷貴;守及百日,兵用,大臣死。 熒惑犯,有赦,破軍殺將,火災;入二十日,糴貴;四十日,有德令;守之,為兵、盜;久守,災甚;出鬥上行,天下憂;不行,臣憂;入,內外有謀;守七日,太子疾。 填星犯,為亂;入,則失地;逆行,地動;出、入、留二十日,有大喪;守之,大臣叛。 又占;逆行,先水後旱;守之,國多義士。 太白犯之,有兵,臣叛;留守之,破軍殺將;與火俱入,白爍,臣子為逆;久,則禍大。 辰星犯,水,谷不成,有兵;守之,兵、喪。 客星犯,兵起,國亂;入,則諸侯相攻,多盜,大旱,宮廟火,谷貴;七日不去,有赦。 彗星犯,國主憂;出,則其分有謀,又為水災,宮中火,下謀上,有亂兵;入,則為火,大臣叛。 孛犯入,下謀上,有亂兵;出,則為兵,為疾,國憂。 流星入,蠻夷來貢;犯之,宰相憂,在春天子壽,夏為水,秋則相黜,冬大臣逆;色赤而出鬥者,大臣死。 雲氣入,蒼白,多風;赤,旱;出,有兵起,宮廟火;入,有兩赤氣,兵;黑,主病。 按漢永元銅儀,鬥二十四度四分度之一,唐開元游儀,二十六度。 去極百十六度,今百十九度。 景祐測驗,亦二十六度,距魁第四星去極百二十二度。 鱉十四星,在南斗南,主水族,不居漢中,川有易者。 熒惑守之,為旱。 辰星守,為火。 客星守,為水。 流星出,色青黑,為水;黃,為旱。 雲氣占同。 一曰有星守之,白衣會,主有水。 天淵十星,一曰天池,一曰天泉,一曰天海,在鱉星東南九坎間,又名太陰,主灌溉溝渠。 五星守之,大水,河決。 熒惑入,為旱。 客星入,海魚出。 彗星守之,川溢傷人。 狗二星,在南鬥魁前,主吠守,以不居常處為災。 熒惑犯之,為旱。 客星入,多土功,北邊饑;守之,守禦之臣作亂。 建六星,在南鬥魁東北,臨黃道,一曰天旗,天之都關。 為謀事,為天鼓,為天馬。 南二星,天庫也。 中二星,市也,鈇鑕也。 上二星,為旗跗。 鬥建之間,三光道也,主司七曜行度得失,十一月甲子天正冬至,大曆所起宿也。 星動,人勞役。 月犯之,臣更天子法;掩之,有降兵。 月食,其分皇后娣侄當黜。 月暈,大將死,五穀不成,蛟龍見,牛馬疫。 月與五星犯之,大臣相譖有謀,亦為關梁不通,大水。 歲星守,為旱,糴貴,死者眾,諸侯有謀;入,則有兵。 熒惑守之,臣有黜者,諸侯有謀,糴貴;入,則關梁不通,馬貴;守旗跗三十日,有兵。 填星守之,王者有謀。 太白守,外國使來。 辰星守,為水災,米貴,多病。 彗、孛、客星犯之,王失道,忠臣黜。 客星守之,道路不通,多盜。 流星入,下有謀;色赤,昌。 天弁九星弁一作辨,在建星北,市官之長,主列肆、闤闠、市籍之事,以知市珍也。 明盛,則萬物昌;不明及彗、客犯之,糴貴;久守之,囚徒起兵。 天鷄二星,在牛西,一在狗國北,主異鳥,一曰主候時。 熒惑舍之,為旱,鷄多夜鳴。 太白、熒惑犯之,為兵。 填星犯之,民流亡。 客星犯,水旱失時;入,為大水。 狗國四星,在建星東南,主三韓、鮮卑、烏桓、玁狁、沃且之屬。 星不具,天下有盜;不明,則安;明,則邊寇起。 月犯之,烏桓、鮮卑國亂。 熒惑守之,外夷兵起。 太白守之,鮮卑受攻。 客星守,其王來中國。 天籥八星,在南鬥杓第二星西,主開閉門戶。 明,則吉;不備,則關籥無禁。 客星、彗星守之,關梁閉塞。 農丈人一星,在南鬥西南,老農主稼穡者,又主先農、農正官。 星明,歲豐;暗,則民失業;移徙,歲饑。 客星、彗星守之,民失耕,歲荒。 按《步天歌》,已上諸星皆屬南鬥。 《晉志》以狗國、天鷄、天弁、天籥、建星皆屬天市垣,余在二十八宿之外。 《乾象新書》以天籥、農丈人屬箕,武密又以天籥屬尾,互有不同。 牛宿六星,天之關梁,主犧牲事。 其北二星,一曰即路,一曰聚火。 又曰:上一星主道路,次二星主關梁,次三星主南越。 明大,則王道昌,關梁通,牛貴;怒,則馬貴;動,則牛災,多死;始出而色黃,大豆賤;赤,則豆有蟲;青,則大豆貴;星直,糴賤;曲,則貴。 日食,其分兵起;暈,為陰國憂,兵起。 月食,有兵;暈,為水災,女子貴,五穀不成,牛多暴死,小兒多疾。 月暈在冬三月,百四十日外有赦;暈中央大星,大將被戮。 月犯之,有水,牛多死,其國有憂。 歲星入犯,則諸侯失期;留守,則牛多疫,五穀傷;在牛東,不利小兒;西,主風雪;北,為民流;逆行,宮中有火;居三十日至九十日,天下和平,道德明正。 熒惑犯之,諸侯多疾,臣謀主;守,則谷不成,兵起;入或出守斗南,赦。 填星犯之,有土功;守之,雨雪,民人、牛馬病。 太白犯之,諸侯不通;守,則國有兵起;入,則為兵謀,人多死。 辰星犯,敗軍移將,臣謀主。 客星犯守之,牛馬貴,越地起兵;出,牛多死,地動,馬貴。 彗星犯之,吳分兵起;出,為糴貴,牛死。 孛犯,改元易號,糴貴,牛多死,吳、越兵起,下當有自立者。 流星犯之,王欲改事;春夏,谷熟;秋冬,谷貴;色黑,牛馬昌,關梁入貢。 雲氣蒼白橫貫,有兵、喪;赤,亦為兵;黃白氣入,牛蕃息;黑,則牛死。 按漢永元銅儀,以牽牛為七度,唐開元游儀八度。 舊去極百六度,今百四度。 景祐測驗,牛六星八度,距中央大星去極百十度半。 天田九星,在斗南,一曰在牛東南,天子畿內之田。 其占與角北天田同。 客星犯之,天下憂。 彗、孛犯守之,農夫失業。 河鼓三星,在牽牛西北,主天鼓,蓋天子及將軍鼓也。 一曰三鼓,主天子三將軍,中央大星為大將軍,左星為左將軍,右星為右將軍。 左星,南星也,所以備關梁而拒難也,設守險阻,知謀徵也。 鼓欲正直而明,色黃光澤,將吉;不正,為兵、憂;星怒,則馬貴;動,則兵起;曲,則將失計奪勢;有芒角,將軍兇猛象也;亂搖,差度亂,兵起。 月犯之,軍敗亡。 五星犯之,兵起。 彗星、客星犯,將軍被戮。 流星犯,諸侯作亂。 黃白雲氣入之,天子喜;赤,為兵起;出,則戰勝;黑,為將死。 青氣入之,將憂;出,則禍除。 左旗九星,在河鼓左旁,右旗九星,在牽牛北、河鼓西南,天之鼓旗旌表也。 主聲音、設險、知敵謀。 旗星明大,將吉。 五星犯守,兵起。 第17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上》
第17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