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春正月己巳朔,帝朝重華宮。 辛卯,蠲臨安府民身丁錢三年。 二月戊戌朔,詔陳源特與在京宮觀。 丙寅,貸淮西民市牛錢。 出米七萬石振江陵饑民。 甲戌,皇孫生。 三月丙子,帝朝重華宮,皇后從。 辛巳,以葛邲為右丞相,胡晉臣知樞密院事,陳騤參知政事,趙汝愚同知樞密院事。 甲申,監察御史汪義端奏:汝愚執政,非祖宗故事,請罷之。 疏三上,不報。 辛卯,義端罷。 癸巳,帝從壽皇聖帝、壽成皇后幸聚景園。 乙未,修巢縣城。 夏四月己酉,罷括賣四川沿邊郡縣官田。 五月丙寅朔,復永州義保。 己巳,賜禮部進士陳亮以下三百九十有六人及第、出身。 進士李僑年五十四,調成都司戶參軍,自以祿不及養,乞以一官回贈父母。 帝嘉其志,特詔以本官致仕,父母皆與初品官封。 丙子,淮西大水。 丙戌,紹興大水。 召浙東總管姜特立。 丞相留正以論特立不行,乞罷相,不報。 壬辰,太尉、利州安撫使吳挺卒。 四川制置使丘崈承製以總領財賦楊輔權安撫使,命統制官李世廣權管其軍。 六月丙申朔,留正出城待罪。 振江浙、兩淮、荊湖被水貧民。 戊戌,秘書省著作郎沈有開,著作佐郎李唐卿,秘書郎范黼、彭龜年,校書郎王奭,正字蔡幼學、顏棫、吳獵、項安世上疏,乞寢姜特立召命。 己亥,遣許及之等賀金主生辰。 壬寅,詔市淮馬充沿江諸軍戰騎。 戊申,胡晉臣薨。 己酉,禦後殿慮囚。 癸丑,蠲臨安增民稅錢八萬餘緡。 甲寅,太白晝見。 甲子,雨雹。 秋七月乙丑朔,太白晝見。 丙寅,大雨雹。 己巳,留正復論姜特立,繳納出身以來文字、待罪于范村。 丙子,以不雨,命諸路提刑審斷滯獄。 戊寅,命臨安府及三衙決繫囚,釋杖以下。 壬午,以趙汝愚知樞密院事,吏部尚書余端禮同知樞密院事,陳源為內侍省押班。 癸未,禁邕州左、右兩江販鬻生口。 乙酉,敘州夷賊沒該落無等寇邊,遣兵討平之。 八月丙申,蠲紹興丁鹽、茶租錢八萬二千餘緡。 丁酉,罷郡縣賣沒官田。 癸丑,詔三省議振恤郡縣水旱。 丁巳,贈吳挺少保;其子曦落階官,起複濠州圖練使、帶禦器械。 戊午,振江東、浙西、淮西旱傷貧民。 九月己巳,金遣董師中等來賀重明節,庚午,重明節,百官上壽。 侍從、兩省請帝朝重華宮,不聽。 己卯,上壽聖皇太后尊號曰壽聖隆慈備福皇太后。 壬午,遣倪思等使金賀正旦。 甲申,帝將朝重華宮,皇后止帝,中書舍人陳傅良引裾力諫,不聽。 戊子,著作郎沈有開、秘書郎彭龜年、禮部侍郎倪思等咸上疏,請朝重華宮。 冬十月丙午,內教三衙諸軍。 己酉,朝獻於景靈宮。 夜,地震。 庚戌,朝獻於景靈宮。 夜,地又震。 壬子,秘書省官請朝重華宮,疏三上,不報。 甲寅,雨土。 工部尚書趙彥逾等上疏重華宮,乞會慶聖節勿降旨免朝。 壽皇曰:「朕自秋涼以來,思與皇帝相見,卿等奏疏,已令進禦前矣。 」明日會慶節,帝以疾不果朝,丞相葛邲率百官賀于重華宮。 侍從上章,居家待罪,詔不許。 嘉王府翊善黃裳上疏,請誅內侍楊舜卿。 台諫張叔椿、章穎上疏,乞罷黜。 戊午,太學生汪安仁等二百一十八人上書,請朝重華,皆不報。 己未,丞相以下奏事重華宮。 庚申,帝將朝重華宮,復以疾不果。 丞相以下上疏自劾,請罷政,彭龜年請逐陳源以謝天下,皆不報。 十一月辛未,日中有黑子。 壬申,侍從、兩省趙彥逾等十一人同班奏事。 癸酉,太白晝見,地生毛,夜有赤雲白氣。 戊寅,帝朝重華宮,都人大悅。 遣右司郎官徐誼召留正于城外。 庚辰,正始入朝,復赴都堂視事。 命姜特立還故官。 日中黑子滅。 癸未,帝率群臣奉上皇太后冊、寶于慈福宮。 十二月戊戌,帝朝重華宮。 壬寅,右司諫章穎以地震請罷葛邲,疏十餘上,不報。 甲辰,命沿邊守臣三年為任。 己酉,詔監司、帥守毋獨員薦士。 庚戌,趙雄薨。 甲寅,復四川鹽合同場舊法。 丁巳,振江、浙流民。 己未,金遣完顏弼等來賀明年正旦。 五年春正月癸亥朔,帝禦大慶殿,受群臣朝,遂朝重華宮,次詣慈福宮,行慶壽禮。 推恩如淳熙十年故事。 癸酉,壽皇聖帝不豫。 丙子,大理獄空。 癸未,葛邲罷。 丙戌,寬紹興民租稅。 二月乙未,趙汝愚、余端禮以奏除西帥不行,居家待罪。 戊戌,荊鄂諸軍都統制張詔為成州團練使、興州諸軍都統制。 庚戌,禁湖南、江西遏糴。 三月癸亥,合利州東、西為一路。 己巳,壽成皇后生辰,免過宮上壽。 夏四月甲午,帝幸玉津園,皇后及後宮皆從。 乙未,壽皇聖帝幸東園。 丙申,史浩薨。 己亥,朝獻於景靈宮。 壬寅,以不雨,使大理、三衙、臨安府及兩浙決繫囚,釋杖以下。 癸卯,雨土。 甲辰,侍從入對,請朝重華宮。 己酉,太學生程肖說等以帝未朝,移書大臣。 事聞,帝將以癸丑日朝。 至期,丞相以下入宮門以俟,日昃,帝復以疾不果出。 侍從、館學官上疏,乞罷黜,居家待罪。 職事官請去待罪者百餘人,詔不許。 丙辰,侍講黃裳、秘書少監孫逢吉等再上疏以請。 丁巳,起居郎兼權中書舍人陳傅良請以親王、執政或近上宗戚一人充重華宮使。 台諫交章劾內侍陳源、楊舜卿、林億年離間兩宮,請罷逐之。 五月辛酉朔,辰州徭賊寇邊。 甲子,侍從入對,未得見。 宰執詣重華宮問疾,不及引。 陳傅良繳上告敕,出城待罪。 丁卯,以壽皇聖帝疾棘,命丞相以下分禱天地、宗廟、社稷。 戊辰,丞相留正等請帝侍疾,正引裾隨帝至福寧殿,久之,乃泣而出。 辛未,丞相以下以所請不從,求退,帝命皆退,於是丞相以下遂出城待罪。 知閣門事韓侂冑請宣押入城,許之。 追封史浩為會稽郡王。 乙亥。 帝將朝重華宮,復不果。 戊寅,以壽皇聖帝疾,赦。 權刑部尚書京鏜入對,請朝重華宮。 庚辰,丞相以下詣重華宮問疾。 癸未,起居舍人彭龜年叩頭請奏事,詔令上殿,乃請朝重華宮。 甲申,從官列奏以請,嘉王府翊善黃裳、講讀官沈有開、彭龜年奏,乞令嘉王詣重華宮問疾,許之。 王至重華宮,壽皇為之感動。 丙戌,權戶部侍郎袁說友入對,請朝重華宮。 六月,遣梁總等賀金主生辰。 戊戌夜,壽皇聖帝崩,遺誥改重華宮為慈福宮,建壽成皇后殿于宮後,以便定省。 以重華宮錢銀一百萬緡賜內外軍。 先是,丞相留正、知樞密院事趙汝愚、參知政事陳騤、同知樞密院事余端禮聞壽皇聖帝大漸,見帝于後殿,力請帝朝重華宮,皇子嘉王亦泣以請,不聽。 至是,丞相正等聞壽皇聖帝崩,乃率百官聽遺誥于重華宮。 己亥,丞相以下上疏,請詣重華成禮。 庚子,遣薛叔似等使金告哀。 辛丑,丞相率百官拜表,請就喪次成服。 壬寅,壽皇大斂。 皇子嘉王復入奏事,詔侯疾愈,過宮行禮。 丞相以下請皇太后垂簾聽政,不許;請代行祭奠禮,許之。 仍有旨:皇帝有疾,聽就內中成服。 夜,白氣亙天。 乙巳,尊壽聖隆慈備福皇太后為太皇太后,壽成皇后為皇太后。 己酉,白氣亙天。 乙卯,遣林湜等使金致遺留物。 第12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上》
第1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