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四月戊申朔,太后下詔還政,皇帝復大位。 帝還宮,與太后禦前殿垂簾,詔尊太后為隆祐皇太后。 己酉,詔訪求太祖神主。 以苗傅為淮西制置使,劉正彥副之。 庚戌,復紀年建炎。 命張浚知樞密院事,苗傅、劉正彥並檢校少保。 呂頤浩、張浚軍次臨平,苗翊、馬柔吉拒戰不勝,傅、正彥引兵二千夜遁。 辛亥,皇太后撤簾。 呂頤浩等入見。 傅犯富陽、新城二縣,遣統制王德、喬仲福追擊之。 癸未,朱勝非、顏岐、王孝迪、張澂、路允迪俱罷。 以呂頤浩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李邴尚書右丞,鄭簽書樞密院事。 甲寅,以劉光世為太尉、禦營副使,韓世忠為武勝軍節度使、禦前左軍都統制,張俊為鎮西軍節度使、禦前右軍都統制,勤王所僚屬將佐進官有差。 主管殿前司王元、左言並責官,英、賀州安置。 樞密都承旨馬瑗停官、永州居住。 吏部員外郎范仲熊、浙西安撫司主管機宜文字時希孟併除名,柳州、吉陽軍編管。 斬中軍統制吳湛、工部侍郎王世修於市。 贈王淵開府儀同三司。 乙卯,大赦。 舉行仁宗法度,應嘉祐條制與今不同者,自官制役法外,賞格從重,條約從寬。 罷上供不急之物。 元祐石刻黨人官職、恩數追復未盡者,令其家自陳。 許中外直言。 丁巳,禁內侍交通主兵官及饋遺假貸、借役禁兵、干預朝政。 庚申,詔尚書左右仆射並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改門下、中書侍郎為參知政事,省尚書左、右丞。 以李邴參知政事。 詔行在職事官各舉所知,並省館學、寺監等官。 苗傅犯衢州。 癸亥,以給事中周望為江、浙制置使。 丁卯,帝發杭州,留鄭衛皇太后,以韓世忠為江、浙制置使,及劉光世追討傅、正彥。 己巳,詔:傅、正彥、苗瑀、苗翊、張逵不赦,餘黨並原。 壬申,立子魏國公旉為皇太子。 赦傅黨王鈞甫、馬柔吉罪,許其自歸。 丙子,范瓊自光、蘄引兵屯洪州。 是月,劉文舜寇濠州。 西北賊薛慶襲據高郵軍。 五月戊寅朔,帝次常州,以張浚為宣撫處置使,以川、陝、京西、湖南北路隷之,聽便宜黜陟。 庚辰,苗傅統領官張翼斬王鈞甫、馬柔吉降。 辛巳,次鎮江府,遣祭張慤、陳東墓,詔恤其家。 癸未,以翰林學士滕康同簽書樞密院事。 乙酉,至江寧府,駐蹕神霄宮,改府名建康。 起複朝散郎洪皓為大金通問使。 丁亥,以徽猷閣直學士陳彥文提領水軍,措置江、浙防托。 召藍珪等速還朝。 己丑,韓世忠追討傅、正彥于浦城縣,獲正彥,傅遁走。 張浚撫諭薛慶于高郵,為慶所留。 乙未,浚罷。 以禦營前軍統制王燮為淮南招撫使。 己亥,復置中書門下省檢正官,省左、右司郎中二員。 苗傅裨將江池殺苗翊,降于周望。 傅走建陽縣,土豪詹標執之以獻。 辛丑,張浚還自高郵。 覆命知樞密院事。 是月,翟興擊殺楊進餘黨,復推其徒劉可拒官軍。 六月戊申朔,以東京留守杜充引兵赴行在,命兼宣撫處置副使,節制淮南、京東西路。 己酉,以久雨,召郎官已上言闕政,呂頤浩請令實封以聞。 遂用司勛員外郎趙鼎言,罷王安石配享神宗廟庭,以司馬光配。 王善攻淮寧府不克,轉寇宿州,統領王冠戰敗之。 甲寅,罷賞功司。 乙卯,命恤死事者家,且錄其後。 升浙西安撫使康允之為制置使。 丙辰,劉光世招安苗傅將韓雋。 戊午,命江、浙、淮南引塘濼、開畎澮,以阻金兵。 庚申,皇太后至建康府。 辛酉,以久陰,下詔以四失罪己:一曰昧經邦之大略,二曰昧戡難之遠圖,三曰無綏人之德,四曰失馭臣之柄。 仍榜朝堂,遍諭天下,使知朕悔過之意。 以帶禦器械李質權同主管殿前司。 乙丑,以建康府路安撫使連南夫兼建康府、宣、徽、太平等州制置使。 丁卯,右司諫袁植請誅黃潛善及失守者權邦彥等九人。 詔:「朕方念咎責己,豈可盡以過失歸於臣下?」遂罷植知池州,以趙鼎為右司諫。 癸酉,置樞密院檢詳官。 以右司郎中劉寧止為沿江措置副使。 甲戌,移禦行宮。 乙亥,詔諭中外:「以迫近防秋,請太后率宗室迎奉神主如江表,百司庶府非軍旅之事者,並令從行。 朕與輔臣宿將備禦寇敵,應接中原。 官吏民士家屬南去者,有司毋禁。 」金人陷磁州。 是夏,賊貴仲正降。 秋七月戊寅,贈王復為資政殿學士。 己卯,親慮囚。 辛巳,苗傅、劉正彥伏誅。 癸未,進韓世忠檢校少保、武勝昭慶軍節度使、禦營使司都統制。 范瓊自洪州入朝,以瓊為禦營使司提舉一行事務,後軍統制辛企宗為都統制。 命學士院草夏國書、大金國表本付張浚。 甲申,詔以苗、劉之變,當軸大臣不能身衛社稷,朱勝非、顏岐、路允迪並落職,張澂衡州居住。 以知廬州胡舜陟為淮西制置使,知江州權邦彥兼本路制置使。 金人犯山東,安撫使劉洪道棄濰州遁,萊州守將張成舉城降。 丁亥,以范瓊跋扈無狀,收下大理獄,分其兵隷神武五軍。 皇太子薨,謚元懿。 戊子,鄭薨。 己丑,以資政殿大學士王綯參知政事,兵部尚書周望同簽書樞密院事。 庚寅,仙井監鄉貢進士李時雨上書,乞選立宗子系屬人心,帝怒,斥還鄉裡。 辛卯,升杭州為臨安府。 壬辰,言者又論范瓊逼遷徽宗及迎立張邦昌,瓊辭伏,賜死,子弟皆流嶺南。 劉洪道復青州,執金守向大猷。 乙未,遣謝亮使夏國。 丁酉,遣崔縱使金軍前。 庚子,張浚發行在。 辛丑,王燮與靳賽遇,合戰,敗績。 壬寅,命李邴、滕康權知三省、樞密院事,扈從太后如洪州,楊惟忠將兵萬人以衛。 以杜充同知樞密院事兼宣撫處置副使。 乙巳,詔江西、閩、廣、荊湖諸路團教峒丁、槍杖手。 山東賊郭仲威陷淮陽軍。 翟興引兵入汝州,與賊王俊戰,敗之。 八月己酉,移浙西安撫司于鎮江府。 庚戌,李邴罷。 壬子,以吏部尚書劉珏為端明殿學士、權同知三省、樞密院事。 甲寅,王庶罷。 以徽猷閣直學士、知慶陽府王似為陝西節制使。 劉文舜入舒州。 己未,太后發建康。 丁卯,遣杜時亮使金軍前。 閏八月丁丑朔,以胡舜陟為沿江都制置使,集英殿修撰王羲叔副之。 丁亥,輔逵掠漣水軍,殺軍使郝璘,率眾降于王燮。 己丑,以呂頤浩守尚書左仆射,杜充守右仆射,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庚寅,起居郎胡寅上書言二十事,呂頤浩不悅,罷之。 辛卯,命杜充兼江、淮宣撫使、守建康,前軍統制王燮隷之,韓世忠為漸西置使守鎮江,劉光世為江東宣撫使守太平、池州,並受充節制。 丁酉,太后至洪州。 己亥,減福建、廣南歲上供銀三之一。 詔制置使唯用兵聽便宜,餘事悉禁。 壬寅,帝發建康,復還浙西,張俊、辛企宗以其軍從。 甲辰,次鎮江府。 賜陳東家金。 張浚次襄陽,招官軍、義兵分屯襄、郢、唐、鄧,以程千秋、李允文節制。 是月,知濟南府宮儀及金人數戰于密州,兵潰,儀及劉洪道俱奔淮南,守將李逵以密州降金。 靳賽詣劉光世降。 第8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上》
第8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