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辛未,詔毋以堂差沖在選已注官。 置訴理所,許熙寧以來得罪者自言。 命太學公試,司業、博士主之,如春秋補試法。 癸酉,置開封府界提點刑獄一員。 乙亥,罷熙河蘭會路經制財用司。 己卯,復廣濟河輦運。 辛巳,詔民間疾苦當議寬恤者,監司具聞。 以程頤為崇政殿說書。 乙酉,許職事官帶職。 夏四月己丑,韓縝罷。 辛卯,詔諸路旱傷蠲其租。 壬辰,以旱慮囚。 癸巳,王安石薨。 辛丑,詔執政大臣各舉可充館閣者三人。 壬寅,以呂公著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文彥博平章軍國重事。 乙巳,詔戶部裁冗費,著為令。 李憲等以用兵失利,為劉摯所劾,貶秩奉祠。 辛亥,揚王顥、荊王頵並特授太尉。 詔遇科舉,令升朝官各舉經明行修之士一人,俟登第日與升甲。 罷謁禁之制。 知誠州周士隆撫納溪洞民一千三百餘戶,賜士隆銀帛。 癸丑,定六曹郎官員數。 五月丁巳朔,以資政殿大學士韓維為門下侍郎。 罷諸路重祿,復熙寧前舊制。 庚申,夏人來賀即位。 壬戌,詔侍從、台官、監司各舉縣令一人。 戊辰,命程頤同修立國子監條制。 己巳,幸揚王、荊王第,官其子九人。 癸酉,復左、右天廄坊。 壬午,詔文彥博班宰相之上。 六月甲辰,置《春秋》博士。 呂惠卿落職,分司南京、蘇州居住。 戊申,以富弼配享神宗廟庭。 庚戌,太白晝見。 甲寅,詔正風俗,修紀綱,勿理隱疵細故。 復置通利軍。 程頤上疏論輔養君德。 秋七月丁巳,置檢法官。 辛酉,設十科舉士法。 劉恕同修《資治通鑒》,未沾恩而卒,詔官其子。 乙丑,夏國主秉常卒。 庚午,夏國遣使賀坤成節。 八月辛卯,詔常平依舊法,罷青苗錢。 壬辰,封弟偲為祁國公。 甲午,占城國遣使入貢。 壬子,日傍有五色雲。 磁州谷異壟同穗。 九月丙辰朔,司馬光薨。 己未,朝獻景靈宮。 辛酉,大享明堂,以神宗配,赦天下。 丁卯,試中書舍人蘇軾為翰林學士、知制誥。 己卯,張璪罷。 冬十月丙戌,改衍聖公為奉聖公。 庚寅,太白晝見。 壬辰,夏人來告哀。 庚子,遣使弔祭。 十一月戊午,以尚書左丞呂大防為中書侍郎,御史中丞劉摯為尚書右丞。 乙亥,于闐國遣使入貢。 庚辰,蠲鹽井官溪錢。 十二月庚寅,詔將來服除,依元豐三年故事,群臣勿上尊號。 戊戌,華州鄭縣小敷谷山崩。 戊申,詔以冬溫無雪,決繫囚。 是歲,河北、楚、海諸州水。 二年春正月乙丑,封秉常子乾順為夏國主。 戊辰,詔舉人程試,主司毋得于《老》、《莊》、《列子》書命題。 辛巳,詔蘇轍、劉分攵編次神宗御製。 白虹貫日。 二月丁亥,遣左司諫朱光庭使河北,振民被災者。 詔施、黔、戎、瀘等州保甲監司免歲閲。 丁酉,加賜于闐國金帶、錦袍、器幣。 己亥,命吏部選人改官,歲以百人為額。 辛丑,詔陝西、河東行策應牽製法。 是月,代州地震。 三月壬戌,太皇太后手詔,止就崇政殿受冊。 戊辰,詔中外侍從歲舉郡守各一人。 令御史台察民俗奢僭者。 夏人遣使入謝。 癸酉,奉安神禦于景靈宮宣光殿。 庚辰,詔內侍省供奉官以下百人為額。 夏四月丙戌,交阯入貢。 丁亥,鬼章子結齷齪寇洮東。 戊子,慮囚。 己丑,詔太師文彥博十日一議事都堂。 辛卯,詔:「冬夏旱,海內被災者廣,避殿減膳,責躬思過,以圖消復。 」丁酉,以四方牒訴上尚書者,或冤抑不得直,令御史分察之。 己亥,太皇太后以旱權罷受冊禮。 癸卯,雨。 乙丑,以徐州布衣陳師道為亳州司戶參軍。 丁未,複製科。 戊申,禦殿復膳。 李清臣罷。 五月癸丑,夏人圍南川砦。 丁卯,以劉摯為尚書左丞,兵部尚書王存為尚書右丞。 壬申,于闐入貢。 丁丑,詔御史官闕,御史中丞、翰林學士、兩省諫議大夫以上雜舉。 六月辛丑,以安燾知樞密院事。 壬寅,有星如瓜出文昌。 丙午,邈川首領結藥來降,授三班奉職。 秋七月辛亥,詔戶部修《會計錄》。 韓絳以司空致仕。 夏人寇鎮戎軍。 詔府界、三路教閲保甲。 複課利場務虧額科罰。 丙辰,罷諸州數外歲貢。 戊午,以遼蕭德崇等賀坤成節,曲宴垂拱殿,始用樂。 庚申,進封李乾德為南平王。 辛酉,改誠州為渠陽軍。 辛未,韓維罷。 八月辛巳,程頤罷經筵,權同管勾西京國子監。 癸未,以西蕃寇洮、河,民被害者給錢粟,死者賜帛其家。 詔復進納人改官舊法。 乙酉,命呂大防為西京安奉神宗禦容禮儀使。 庚寅,西南蕃遣人入貢。 癸巳,以夏國政亂主幼,強臣乙逋等擅權逆命,詔諸路帥臣嚴兵備之。 庚子,授西蕃首領心牟欽氈銀州團練使,溫溪心瓜州團練使。 辛丑,涇原言夏人寇三川諸砦,官軍敗之。 丁未,岷州行營將種誼復洮州,執蕃酋鬼章青宜結。 九月乙卯,發太皇太后冊寶于大慶殿。 丙辰,發皇太后、皇太妃冊寶于文德殿。 己未,夏人寇鎮戎軍。 丁卯,禁私造金箔。 冬十月壬午,奉安神宗禦容于會聖宮及應天院。 癸未,日有五色雲。 戊子,恭謝景靈宮。 辛卯,減西京囚罪一等,杖已下釋之。 己亥,西南龍、張蕃遣人入貢。 庚子,論復洮州功,種誼等遷秩、賜銀絹有差。 十一月丙辰,復置漣水軍。 庚申,獻鬼章于崇政殿,以罪當死,聽招其子及部屬歸以自贖。 乙亥,大雪甚,民凍多死,詔加振恤,死無親屬者官瘞之。 罷內殿承製試換文資格。 丙子,決囚。 十二月乙酉,賜諸軍及貧民錢。 丙戌,興龍節,初上壽于紫宸殿。 己丑,大寒,罷集英殿宴。 壬辰,兀征聲延部族老幼萬人渡河南,遣使廩食之,仍諭聲延勿失河北地。 乙未,白虹貫日。 壬寅,頒《元祐敕令式》。 是冬,始閉汴口。 三年春正月己酉朔,不受朝。 庚戌,復廣惠倉。 己未,朝獻景靈宮。 庚申,雪寒,發京西谷五十餘萬石,損其直以紓民。 辛酉,詔廣南西路朱崖軍開示恩信,許生黎悔過自新。 壬戌,罷上元游幸。 壬申,阿里骨奉表詣闕謝罪,令邊將無出兵,仍罷招納。 甲戌,決囚。 二月甲申,罷修金明池橋殿。 乙酉,德音:減囚罪一等,徒以下釋之,工役權放一年,流民饑貧量與應副。 丙戌,詔河東苦寒,量度存恤戍兵。 癸巳,罷春宴。 乙未,白虹貫日。 辛丑,太白晝見。 乙巳,廣東兵馬監童政坐擅殺無辜,伏誅。 三月丙辰,韓絳薨。 丁巳,禦集英殿策進士。 戊午,策武舉。 己巳,賜禮部奏名進士、諸科及第出身一千一百二十二人。 乙亥,夏人寇德靜砦,將官張誠等敗之。 夏四月戊寅,令諸路郡邑具役法利害以聞。 辛巳,以呂公著為司空、同平章軍國事,呂大防為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范純仁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 壬午,以觀文殿學士孫固為門下侍郎,劉摯為中書侍郎,王存為尚書左丞,御史中丞胡宗愈為尚書右丞,戶部侍郎趙瞻簽書樞密院事。 癸巳,詔定職事官歲舉升陟人數。 丁酉,阿里骨來貢。 庚子,詔天下郡城以地裡置壯城兵額,禁勿他役。 五月癸亥,漢東郡王宗瑗薨。 六月癸未,詔司諫、正言、殿中、監察御史,仿故事,以升朝官通判資序歷一年者為之。 辛丑,夏人寇塞門砦。 甲辰,五色雲見。 秋七月戊申,荊王頵薨。 戊辰夜,東北方明如晝,俄成赤氣,中有白氣經天。 辛未,太白晝見。 癸酉,忠州言臨江涂井鎮雨黑黍。 第5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上》
第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