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乙丑,詔自今三伏內,五日一禦前殿。 辛巳,以潁昌進士劉堂上《制盜十策》,授徐州蕭縣尉。 甲申,覆命韓存寶經制瀘夷。 詔改都大提舉導洛通汴司為都提舉汴河堤岸司。 是月,青州臨朐、益都石化為面。 六月甲午,日有五色雲。 戊戌,詔省宗室教授,存十三員。 丙午,詔中書詳定官制。 罷兵部勾當公事官。 詔河北、河東、陝西路各選文武官一員提舉義勇保甲。 壬子,詔罷中書門下省主判官,歸其事于中書。 是月,安州、臨江軍產芝及連理麥。 秋七月庚午,河決澶州。 甲戌,詔自今遇大禮罷上尊號。 癸未,彗出太微垣。 丙戌,避殿減膳,詔求直言。 丁亥,罷群神從祀明堂。 戊子,太白晝見。 八月乙巳,罷省、寺、監官領空名者。 癸丑,遣王存等賀遼主生辰、正旦。 戊午,彗不見。 九月壬戌,增宣祖定州東安墳地二十頃及守園戶。 丙寅,禦殿復膳。 乙亥,正官名。 以開府儀同三司易中書令、侍中、同平章事,特進易左、右仆射,自是以下至承務郎易秘書省校書郎、正字、將作監主簿有差,檢校仆射以下及階散憲銜並罷,詳在《職官志》。 辛巳,大饗明堂,以英宗配,赦天下。 癸未,薛向、孫固併為樞密副使。 乙酉,詔即景靈宮作十一殿,以時王禮祠祖宗。 以王安石為特進,改封荊國公。 丙戌,進封岐王顥為雍王,嘉王頵為曹王,併為司空。 文彥博為太尉。 封曹佾為濟陽郡王,宗旦為華陰郡王。 馮京為樞密使。 薛向罷知潁州。 丁亥,以呂公著為樞密副使。 閏九月乙卯,加文彥博河東、永興軍節度使,以富弼為司徒。 十一月己丑朔,日當食,雲陰不見。 十二月甲辰,遼遣蕭偉等來賀正旦。 四年春正月乙未,命步軍都虞候林廣代韓存寶經制瀘夷。 庚子,詔試進士加律義。 辛亥,于闐來貢。 馮京罷知河陽。 孫固知樞密院,龍圖閣直學士韓縝同知樞密院事。 二月辛未,置秦州鑄錢監。 己卯,分東南團結諸軍為十三將。 三月乙未,詔在京官毋舉闢執政有服親。 癸卯,章惇罷知蔡州。 甲辰,以翰林學士張璪參知政事。 乙巳,命官閲九軍營陣法于京城南。 戊申,大閲。 丙辰,董氈遣使來貢。 夏四月癸亥,遼遣耶律祐等來賀同天節。 禦延和殿閲試保甲。 己巳,詔罷南郊合祭天地,自今親祀北郊,如南郊儀,有故不行,則以上公攝事。 壬申,慮囚。 山陰縣主簿余行之謀反,伏誅。 乙酉,河決澶州小吳埽。 五月丁酉,詔河東路提點刑獄劉定專振被水民。 戊申,封晉程嬰為成信侯,公孫杵臼為忠智侯,立廟于絳州。 六月戊午,河北諸郡蝗生。 癸未,命提點開封府界諸縣公事楊景略、提舉開封府界常平等事王得臣督諸縣捕蝗。 秋七月己丑,太白晝見。 庚寅,西邊守臣言夏人囚其主秉常,詔陝西、河東路討之。 甲午,鄜延、涇原、環慶、熙河、麟府路各賜金銀帶、錦襖、銀器、鞍轡、象笏。 甲辰,韓存寶坐逗留無功伏誅。 丁未,大軍進攻米脂砦。 己酉,詔曾鞏充史館修撰,專典史事。 詔內外官司舉官悉罷。 令大理卿崔台符同尚書吏部,審官東西、三班院議選格。 八月乙卯朔,罷中書堂選,悉歸有司。 丙辰,詔蠲河北東路災傷州軍今年夏料役錢。 辛酉,夏人寇臨川堡,詔董氈會兵伐之。 以金州刺史燕達為武康軍節度使。 己巳,復置滑州。 丁丑,熙河經制李憲敗夏人于西市新城,獲酋首三人、首領二十餘人。 庚辰,又襲破于女遮谷,斬獲甚眾。 辛巳,司馬光、趙彥若上所修《百官公卿年表》十捲,《宗室世表》三卷。 九月乙酉,董氈遣使來貢,且言已遣首領洛施軍篤喬阿公等將兵三萬會擊夏 牴@釹芨蠢賈莨懦恰N熳櫻賈菪濾呈琢彀土鈺說熱迓仕勘ハ娜巳鰣妥誄牽苤<漢ィ醌暽稀豆嵋貳H梢暮穎北<子誄繒睿倨漵耪呷恕<壯劍甓ń濟矸鐸肜褚恰1紓拖閙髯笥也⑨兔孔逯畈渴琢歟⑿磣怨欏N焐輳追付貳8紓謀讓字危~延經略副使種諤率眾擊破之。 辛亥,種諤又敗夏人於無定川。 十月丁巳,米脂砦降。 己未,拂菻國來貢。 庚申,熙河兵至女遮谷,與夏人遇,戰敗之。 乙丑,涇原兵至磨哆隘,遇夏人,與其統軍梁大王戰,敗之,追奔二十里,斬大首領沒囉臥沙、監軍使梁格鬼等十五級,獲首領統軍侄訖多埋等二十二人。 己巳,入銀州。 庚午,環慶行營經略使高遵裕復清遠軍。 種諤遣曲珍等領兵通黑水安定堡,路遇夏人,與戰,破之,斬獲甚眾。 癸酉,復韋州。 乙亥,李憲敗夏人于屈吳山。 丁丑,曲珍與夏人戰于蒲桃山,敗之。 戊寅,種諤入夏州。 詔諸將存撫降人。 辛巳,史館修撰曾鞏乞收採名臣高士事蹟遺文,詔從之。 涇原節制王中正入宥州。 十一月癸未朔,日有食之。 丁亥,諸軍合攻靈州,種諤敗夏人于黑水。 己丑,李憲敗夏人于囉逋川。 辛卯,種諤降橫河平人戶,破石堡城,斬獲甚眾。 辛丑,師還。 癸卯,種諤至夏州索家平,兵眾三萬人,以無食而潰。 丙午,高遵裕以師還,夏人來追,遂潰。 十二月辛未,林廣破乞弟于納江。 乙亥,慈聖光獻皇后禫祭,宰臣王珪等上表請聽樂,不許,自是五表,乃從之。 戊寅,遼遣蕭福全等來賀正旦。 五年春正月癸未朔,不受朝。 丙申,禦宣德門觀燈。 己亥,白虹貫日。 庚子,責授高遵裕郢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 乙巳,作新渾儀、浮漏。 辛亥,詔再議西討,以熙河經制李憲為涇原、熙河蘭會安撫制置使,李浩權安撫副使。 二月癸丑朔,頒三省、樞密、六曹條制。 詔鄜延軍士病不能歸者,賜其家絹十匹。 丙辰,以乞弟平,班師。 辛酉,詔:董氈首領結鄰死,其朝辭物給其子董訥支藺氈,增賜絹百匹。 癸亥,華陰郡王宗旦薨。 丁卯,封武昌軍節度觀察留後宗惠為江夏郡王。 癸酉,以出師,赦梓州路,減囚罪一等,民緣軍事役者蠲其賦。 封董氈為武威郡王。 丙子,渤泥來貢。 三月壬辰,親策進士。 甲午,策武舉。 己亥,以日當食,避殿減膳,赦天下,降死罪一等,流以下原之。 詔杭州歲修吳越王墳廟。 壬寅,鄜延路副總管曲珍敗夏人于金湯。 乙巳,賜進士、諸科出身千四百二十八人。 丙午,雨土。 夏四月壬子朔,日食不見。 甲寅,禦殿復膳。 丁巳,遼遣耶律永端等來賀同天節。 己未,沈括奏遣曲珍將兵綏德城,應援討葭蘆寨左右見聚羌落,詔從之。 乙丑,以直龍圖閣徐禧知制誥、權御史中丞。 癸酉,官製成。 以王珪為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蔡確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 甲戌,太中大夫章惇為門下侍郎,張璪為中書侍郎,翰林學士薄宗孟為尚書左丞,翰林學士王安禮為尚書右丞。 錄唐段秀實後,復其家。 丁丑,同知樞密院呂公著罷知定州。 五月辛已朔,行官制。 丁亥,賞蠻將士有差。 癸巳,豐州卒張世矩等作亂,伏誅。 其黨王安以母老,詔特原之。 作尚書省。 戊戌,詔兩省官人舉可任御史者各二人。 甲辰,遣給事中徐禧治鄜延邊事。 第5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上》
第5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