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丙戌,詔假日禦崇政殿視事如前殿。 丁亥,以夏守贇同知樞密院事。 甲午,降三京囚罪一等,徒以下釋之。 乙未,南京鴻慶宮神禦殿火。 壬寅,遣使體量安撫京東、西。 甲辰,增置陝西、河北、河東、京東西弓手。 秋七月乙丑,遣使以討元昊告契丹。 庚午,閲諸軍習戰。 戊寅,皇子昕為忠正軍節度使,封壽國公。 八月戊戌,禁以金箔飾佛像。 癸卯,遣尚書屯田員外郎劉渙使邈川。 戊申,夏守贇罷,以杜衍同知樞密院事。 辛亥,詔范仲淹、葛懷敏領兵驅逐塞門等砦蕃騎出境,仍募弓箭手,給地居之。 九月甲寅,滑州河溢。 戊午,李若谷罷,以宋綬、晁宗慤參知政事,鄭戩同知樞密院事。 戊辰,以晏殊為樞密使,王貽永、杜衍、鄭戩並樞密副使。 甲戌,詔使臣、諸班、諸軍有武藝者自陳。 辛巳,閲諸軍習戰。 是月,元昊寇三川砦,都巡檢楊保吉死之。 又圍師子、定川堡,戰士死者五千餘人,遂陷乾溝、乾河、趙福三堡。 環慶路兵馬副都總管任福破白豹城。 冬十月乙未,制銅符、木契、傳信牌。 甲辰,錄方略士六十一人,授官有差。 十一月壬戌,有大星流西南,聲如雷者三。 十二月癸未,出內藏庫絹一百萬助糴軍儲。 詔南京祠大火。 丙戌,詔以常平緡錢助糴軍儲。 癸卯,宋綬卒。 戊申,鑄當十錢權助邊費。 本紀第十一 ○仁宗三 慶歷元年春正月辛亥朔,禦大慶殿受朝。 己未,加唃廝囉河西節度使。 壬申,詔歲以春分祠高禖。 是月,元昊請和。 二月己亥,壽國公昕薨。 辛亥,罷大宴。 京東西、淮、浙、江南、荊湖置宣毅軍。 甲辰,詔臣僚受外任者,毋得因臨遣祈恩。 丙午,京師雨藥。 是月,元昊寇渭州,環慶路馬步軍副總管任福敗於好水川,福及將佐軍士死者六千餘人。 三月庚戌朔,修金堤。 乙卯,詔止郡國舉人,勿以邊機為名希求恩澤。 夏四月甲申,以資政殿學士陳執中同陝西馬步軍都總管兼經略安撫沿邊招討等使、知永興軍。 詔夏竦仍判永興軍。 乙巳,下德音:降陝西囚死罪一等,流以下釋之。 特支軍士緡錢,振撫邊民被鈔略者親屬。 五月丁巳,錄繫囚。 甲子,出內藏緡錢一百萬助軍費。 乙丑,追封皇長子為褒王,賜名昉。 丁卯,罷陝西經略安撫沿邊招討都監。 辛未,宋庠、鄭戩罷,以王舉正參知政事,任中師、任布為樞密副使。 詔夏竦屯軍鄜州,陳執中屯軍涇州。 癸酉,閲試衛士。 六月壬辰,詔陝西諸路總管司嚴邊備,毋輒入賊界,賊至則禦之。 乙巳,詔近臣舉河北、陝西、河東知州、通判、縣令。 秋七月丙辰,月掩心後星。 戊午,月掩南鬥。 壬戌,置萬勝軍凡二十指揮。 是月,元昊寇麟、府州。 八月戊寅,詔鄜延部署以兵援麟、府。 甲申,河北置場括市戰馬,緣邊七州軍免括。 乙未,毀潼關新置樓櫓。 庚子,月掩歲星。 乙巳,募民間材勇者補神捷指揮。 是月,元昊寇金明砦,破寧遠砦,砦主王世亶、兵馬監押王顯死之。 陷豐州,知州王餘慶、兵馬監押孫吉死之。 九月壬子,命河東鑄大鐵錢。 乙亥,復置義倉。 冬十月甲午,詔罷陝西都部署,分四路置使。 置陝西營田務。 己亥,罷銅符、木契。 是月,修河北城池。 十一月壬子,置涇原路強壯弓箭手。 丙辰,發廩粟,減價以濟京城民。 甲子,朝饗景靈宮。 乙丑,饗太廟、奉慈廟。 丙寅,祀天地于圜丘,大赦,改元。 蠲陝西來年夏稅十之二,及麟、府民二年賦租。 臣僚許立家廟。 功臣不限品數賜戟。 增天下解額。 弛京東八州鹽禁。 是月,令江、饒、池三州鑄鐵錢。 十二月丙子,加恩百官。 丁丑,司天監上《崇天萬年曆》。 戊寅,詔陝西四路總管及轉運使兼營田。 甲午,置陝西護塞軍。 是歲,湖南洞蠻知徽州楊通漢貢方物。 二年春正月丁巳,復京師榷鹽法。 壬戌,詔以京西閒田處內附蕃族無親屬者。 遣使河北募兵,及萬人者賞之。 癸亥,詔磨勘院考提點刑獄功罪為三等,以待黜陟。 二月乙未,詔河北強壯刺手背為義勇軍。 三月甲辰朔,詔殿前指揮使、兩省都知舉武臣才堪為將者。 丁巳,杜衍宣撫河東。 辛酉,晁宗慤罷。 己巳,契丹遣蕭英、劉六符來致書求割地。 是月,賜禮部奏名進士、諸科及第出身八百三十九人。 夏四月戊寅,命御史中丞、諫官同較三司用度,罷其不急者。 庚辰,知制誥富弼報使契丹。 五月辛亥,錄繫囚。 壬子,減皇后及宗室婦郊賜之半。 甲寅,詔三館臣僚上封事及聽請對。 丙辰,詔醫官毋得換右職。 戊午,建大名府為北京。 降河北州軍繫囚罪一等,杖、笞以下釋之。 乙酉,罷左藏庫月進錢。 戊辰,禁銷金為服飾。 是月,契丹集兵幽州,聲言來侵,河北、京東皆為邊備。 六月甲戌,出內藏銀、、絹三百萬助邊費。 癸未,以特奏名武藝人補三班。 丙戌,置北平軍。 丙申,閲蕃落將士騎射。 戊戌,詔減省南郊臣僚賜與。 秋七月丙午,任布罷。 丁未,詔軍校戰沒無子孫者,賜其家緡錢。 戊午,大雨雹。 以呂夷簡兼判樞密院事,章得象兼樞密使,晏殊加平章事。 癸亥,富弼再使契丹。 詔京官告病者,一年方聽朝參。 八月丁丑,策制舉人。 戊寅,策武舉人試騎射。 甲申,白氣貫北斗。 戊子,出內藏庫緡錢十萬修北京行宮。 己亥,遣使安撫京東,督捕盜賊。 九月丙午,呂夷簡改兼樞密使。 乙丑,契丹遣耶律仁先、劉六符持誓書來。 閏月戊戌,罷河北民間科徭。 是月,元昊寇定川砦,涇原路馬步軍副都總管葛懷敏戰沒,諸將死者十四人,元昊大掠渭州而去。 冬十月庚戌,刺陝西保捷軍。 甲寅,遣使安撫涇原路。 丙辰,知制誥梁適報使契丹。 戊午,發定州禁軍二萬二千人屯涇原。 庚申,詔恤將校陣亡,其妻女無依者養之宮中。 丙寅,契丹遣使來再致誓書,報徹兵。 十一月壬申,黑氣貫北斗柄。 辛巳,復都部署兼招討等使,命韓琦、范仲淹、龐籍分領之。 甲申,以泰山處士孫復為國子監直講。 是歲,占城獻馴象三。 三年春正月庚午朔,封皇子曦為鄂王。 辛未,曦薨。 丙子,減陝西歲市木三之一。 辛巳,詔輔臣議蠲減天下賦役。 戊子,詔錄將校死王事而無子孫者親屬。 辛卯,置德順軍。 壬辰,錄唐狄仁傑後。 癸巳,元昊自名曩霄,遣人來納款,稱夏國。 二月丙午,賜陝西招討韓琦、范仲淹、龐籍錢各百萬。 辛酉,立四門學。 三月壬申,閲衛士武技。 戊子,呂夷簡罷為司徒、監修國史,與議軍國大事。 以章得象為昭文館大學士,晏殊為集賢殿大學士併兼樞密使,夏竦為樞密使,賈昌朝參知政事。 夏四月戊戌朔,幸瓊林苑閲騎士。 癸卯,遣保安軍判官邵良佐使元昊,許封冊為夏國主,歲賜絹十萬匹、茶三萬斤。 甲辰,以韓琦、范仲淹為樞密副使。 乙巳,詔夏竦還本鎮,以杜衍為樞密使。 丙辰,以春夏不雨,遣使祠禱于岳瀆。 甲子,呂夷簡罷議軍國大事。 五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庚午,錄繫囚。 戊寅,詔諸路轉運使併兼按察使,歲具官吏能否以聞。 庚辰,祈雨于相國寺、會靈觀。 癸未,置御史六員,罷推直官。 丁亥,置武學。 戊子,雨。 己丑,謝雨。 辛卯,築欽天壇于禁中。 乙未,近臣薦試方略者六人,授官有差。 是月,忻州地大震。 虎翼卒王倫叛于沂州。 六月甲辰,詔諸路漕臣令所部官吏條茶、鹽、礬及坑冶利害以聞。 第4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上》
第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