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戊申,賜扈駕諸軍緡錢。 華州獻芝草。 東京獄空。 壬子,出潼關,渡渭河,遣近臣祠西嶽。 癸丑,次河中府。 丁巳,黃雲隨天書輦。 次寶鼎縣奉祗宮。 戊午,登後圃延慶亭。 己未,瀵泉湧,有光如燭。 辛酉,祀后土地祗。 是夜,月重輪,還奉祗宮,紫氣四塞。 幸開元寺,作大寧宮。 壬戌,甘州回鶻、蒲端、三麻蘭、勿巡、蒲婆、大食國、吐蕃諸族來貢。 大赦天下,常赦不原者咸赦除之。 文武官並遷秩,該敘封欲回授祖父母者聽。 四品以上,迨事太祖、太宗潛藩或嘗更邊任家無食祿者,錄其子孫。 建寶鼎縣為慶成軍。 建隆佐命及公王將相丘塚,所在致祭。 給西京分司官實奉三分之一。 令法官慎刑名,有情輕法重者以聞。 賜天下酺三日。 大宴群臣于穆清殿,賜父老酒食衣幣。 作《汾陰配饗銘》、《河瀆四海贊》。 召草澤李瀆、劉巽,瀆以疾辭,授巽大理評事。 乙丑,觀酺。 加號西嶽。 詔葺夷齊祠。 丁卯,賜寧王元偓服帶、鞍馬有加。 乙巳,次華州,幸雲台觀。 庚午,宴宣澤亭,紫雲如龍,起岳上。 召見隱士鄭隱、李寧,賜茶果、束帛。 辛未,次閿鄉縣,召見道士柴又玄,問以無為之要。 壬申,宴虢州父老于湖城行宮。 三月甲戌,次陝州,召草澤魏野,辭疾不至。 乙亥,賜運船卒時服。 己卯,次西京。 庚辰,罷河北緣邊工役。 壬午,幸上清宮。 甲申,幸崇法院,移幸呂蒙正第,賜服禦、金幣。 丙戌,大宴大明殿。 丁亥,詔葺所經歷代帝王祠廟。 己丑,禦五鳳樓觀酺。 壬辰,詔朝陵自西京至鞏縣不舉樂。 癸巳,禁扈從人踐田稼。 甲午,發西京。 丙申,謁安陵、永昌諸陵。 壬寅,幸列子廟,表潘孝子墓。 夏四月甲辰朔,上至自汾陰。 壬子,幸元偁宮視疾。 駙馬都尉李遵勖責授均州團練副使。 峽路鈐轄執為亂夷人王群體等,帝憫其異俗,免死配隷。 丙辰,大宴含光殿。 己未,錢种放歸終南。 甲子,王旦加右仆射,元佐為太尉,元偓進封相王。 乙丑,幸元偓宮視疾。 葺尚書省。 加王欽若吏部尚書,陳堯叟戶部尚書,馮拯工部尚書。 丙寅,以張齊賢為左仆射。 丁卯,許國公呂蒙正薨。 五月丙子,加交阯郡王李公藴同平章事。 癸未,廬、宿、泗等州麥自生。 辛卯,幸北宅視德存疾。 京兆旱,詔振之。 癸巳,詔州城置孔子廟。 乙未,加上五嶽帝號,作《奉神述》。 丁酉,慮囚,死罪流徒降等,杖以下釋之。 辛丑,視德存疾。 六月丙午,太白晝見。 亳州二龍見禹祠。 德存卒。 丙寅,遣使安撫江、淮南水災,許便宜從事。 詔授交、甘等州、大食、蒲端、三麻蘭、勿巡國奉使官。 秋七月壬申朔,除閩、浙、荊湖、廣南歲丁錢四十五萬。 壬午,韓國、吳國、隋國長公主進封衛國、楚國、越國長公主。 鎮、眉、昌等州地震。 己丑,詔先蠲濱、棣州水災田租十之三,今所輸七分更除其半。 丙申,江、洪、筠、袁江漲,沒民田。 八月乙巳,太白晝見。 丙午,幸南宮視惟敘疾。 詔除纁田租。 庚戌,曲宴諸王、宰相。 癸丑,賜青州孤老煢獨民帛。 惟敘卒。 丙辰,錄唐長孫無忌、段秀實等孫,授官。 丁巳,詔文武官有言刑政得失、邊防機事者並賜對。 癸亥,甘州回紇可汗夜落紇奉表詣闕。 乙丑,刻御製《大中祥符頌》于左承天祥符門。 河決通利軍,合禦河,壞州城及傷田廬,遣使發粟振之。 九月丁丑,涇原鈐轄曹瑋言籠竿川熟戶蕃部以閒田輸官,請于要害地募兵以居,從之。 戊子,幸太乙宮祈晴。 辛卯,向敏中等為五嶽奉冊使。 癸巳,禦乾元樓觀酺。 冬十月戊申,禦朝元殿發五嶽冊。 丁巳,定江、淮鹽酒價,有司慮失歲課,帝曰:「苟便於民,何顧歲入也。 」十一月庚午,占城國貢獅子。 丙子,禦試服勤詞學、經明行修貢舉人。 十二月乙巳,詔楚、泰州潮害稼,復租。 沒溺人賜千錢、粟一斛。 是歲,西涼府、夏、豐、交州、甘州、諸溪峒蠻來貢。 畿內蝗。 河北、陝西、劍南饑。 吉州、臨江軍江水溢,害民田舍。 兗州虸蚄蟲,不為災。 五年正月乙亥,賜處州進士周啟明粟帛。 戊寅,雨木冰。 壬午,幸元偁宮視疾。 河決棣州。 二月庚戌,詔貢舉人公罪聽贖。 丙寅,詔官吏安撫濱、棣被水農民。 三月己丑,禦試禮部舉人。 丁未,峒酋田仕瓊等貢溪布。 庚戌,王旦等並加特進、功臣。 丁巳,免濱、棣民物入城市者稅一年。 夏四月戊申,以向敏中為平章事。 有司請違法販茶者許同居首告,帝謂以利敗俗非國體,不許。 壬子,除通、泰、楚州鹽亭戶積負丁額課鹽。 乙丑,樞密直學士邊肅責授岳州團練副使。 五月辛未,江、淮、兩浙旱,給占城稻種,教民種之。 戊寅,修儀劉氏進封德妃。 丁亥,免棣州租十之三。 戊子,賜近臣金華殿所種麥。 六月庚申,賜杭州草澤林逋粟帛。 壬戌,詔常參官舉幕職、州縣官充京官。 癸亥,賜邵武軍被水者錢粟。 秋七月戊辰,作保康門。 八月丙申朔,日有食之。 丁酉,禁周太祖葬冠劍地樵採。 戊戌,張齊賢為司空致仕。 甲辰,詔樞密直學士限置六員。 庚戌,淮南旱,減運河水灌民田,仍寬租限,州縣不能存恤致民流亡者罪之。 己未,作五嶽觀。 九月辛未,張齊賢入對。 壬申,觀新作延安橋。 幸大相國寺、上清宮。 射于宜春苑。 癸酉,徙澄海三指揮屯嶺北州郡。 戊子,王欽若、陳堯叟併為樞密使、同平章事,丁謂為戶部侍郎、參知政事。 庚寅,幸故鄆王、兗王宮。 冬十月戊午,延恩殿道場,帝瞻九天司命天尊降。 己未,大赦天下,賜致仕官全奉。 辛酉,作《崇儒術論》,刻石國學。 閏月己巳,上聖祖尊號。 辛未,謝太廟。 壬申,立先天、降聖節,五日休沐、輟刑。 乙亥,詔上聖祖母懿號,加太廟六室尊謚。 丙子,群臣上尊號曰崇文廣武感天尊道應真佑德上聖欽明仁孝皇帝。 丁丑,出舒州所獲瑞石,文曰「志公記」。 戊寅,建景靈宮太極觀于壽丘。 辛巳,建安軍鑄聖像。 龍見雲中。 戊子,御製配享樂章並二舞名,文曰《發祥流慶》,武曰《降真觀德》。 十一月丙申,親祀玉皇于朝元殿。 甲辰,加王旦門下侍郎,向敏中中書侍郎,楚王元佐太師,相王元偓太傅,舒王元偁太保。 內外官加恩。 置玉清昭應宮使。 以王旦為之。 丁未,作《汴水發願文》。 庚戌,詔允言朝參。 乙卯,罷獻珍禽異獸。 十二月甲子,置景福殿使。 戊辰,作景靈宮。 京師大寒,鬻官炭四十萬,減市直之半以濟貧民。 壬申,改謚玄聖文宣王曰至聖文宣王。 戊寅,溪峒張文喬等八百人來朝。 己卯,知天雄軍寇準言獄空,詔獎之。 乙酉,振泗州饑。 丙戌,詔天慶等節日,民犯罪情輕者釋之。 丁亥,立德妃劉氏為皇后。 是歲,交州、甘州、西涼府、溪峒蠻來貢。 京城、河北、淮南饑,減直鬻谷以濟流民。 六年春正月癸巳朔,上禦朝元殿受朝。 司天監言五星同色。 庚子,詔減配隷法十二條。 戊申,禁內臣出使預民政。 己酉,賜京師酺五日。 辛亥,進封衛國、楚國、越國長公主三人為徐國、邠國、宿國。 庚申,置淑儀、淑容、順儀、順容、婉儀、婉容,在昭儀上。 置司宮令,在尚宮上。 以婕妤楊氏為婉儀,貴人戴氏為修儀,美人曹氏為婕妤。 辛酉,詔宗正寺以帝籍為玉牒。 二月戊辰,觀酺。 己亥,泰州言海陵草中生聖米,可濟饑。 第3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上》
第3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