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四月庚午,罷端州貢硯。 辛巳,以張齊賢、陳恕並參知政事,張遜兼樞密副使,溫仲舒、寇準併為樞密副使。 是月,河水溢,虞鄉等七縣民饑。 五月己亥朔,詔減兩京諸州繫囚流以下一等,杖罪釋之。 庚子,置諸路提點刑獄官。 丙辰,左正言謝泌以敢言擢右司諫,賜金紫,錢三十萬。 六月甲戌,忠武軍節度使、同平章事潘美卒。 命張永德為並、代都部署。 乙酉,以汴水決浚儀縣,帝親督衛士塞之。 庚寅,禁陝西緣邊諸州闌出生口。 是月,楚丘、鄄城、淄川三縣蝗,河水、汴水溢。 秋七月己亥,詔陝西緣邊諸州饑民鬻男女入近界部落者,官贖之。 李繼遷奉表請降,以為銀州觀察使,賜國姓,改名保吉。 是月,乾寧軍蝗,許、雄、嘉三州大水。 八月己卯,置審刑院。 己丑,雅州言登遼山崩。 九月丁酉朔,戶部侍郎、參知政事王沔,給事中、參知政事陳恕並罷守本官。 己亥,中書侍郎兼戶部尚書、平章事呂蒙正罷為吏部尚書,以右仆射李昉、參知政事張齊賢並平章事,翰林學士賈黃中、李沆併為給事中、參知政事。 帝飛白書「玉堂之署」四字,以賜翰林承旨蘇易簡。 壬寅,邛部川蠻來貢。 癸卯,罷樞密使王顯為崇信軍節度使。 甲辰,以張遜知樞密院事,溫仲舒、寇準同知院事。 十一月丙申朔,復百官次對。 乙巳,罷京城內外力役土功。 己酉,幸建隆觀、相國寺祈雪。 十二月丙寅朔,行入閣儀。 乙亥,賜秦州童子譚孺卿本科出身。 癸未,保康軍節度使劉繼元卒,追封彭城郡王。 大雨,無冰。 是歲,女真表請伐契丹,詔不許,自是遂屬契丹。 大名、河中,絳、濮、陝、曹、濟、同、淄、單、德、徐、晉、輝、磁、博、汝、兗、虢、汾、鄭、亳、慶、許、齊、濱、棣、沂、貝、衛、青、霸等州旱。 三年春正月癸卯,大雨雪。 乙巳,詔常參官舉可任升朝官者。 丙午,詔宰相、侍從舉可任轉運使者。 二月乙丑朔,日有食之。 三月乙未朔,以趙普為太師,封魏國公。 戊戌,親試禮部舉人。 辛丑,親試諸科舉人。 戊午,以高麗賓貢進士四十人併為秘書省秘書郎,遣還。 庚申,帝幸金明池觀水戲,縱京城觀者,賜高年白金器皿。 夏四月丁丑,詔江南、兩浙、荊湖吏民之配嶺南者還本郡禁錮。 癸未,上作《刑政》、《稼穡》詩賜近臣。 五月甲午朔,禦文德殿,百官入閣。 壬寅,詔御史府所斷徒罪以上獄具,令尚書丞郎、兩省給舍一人慮問。 丁未,戶部郎中田錫、通判殿中丞郭渭坐稽留刑獄,並責州團練副使,不簽署州事。 戊申,詔太醫署良醫視京城病者,賜錢五十萬具藥,中黃門一人按視之。 己酉,以旱,遣使分行諸路決獄。 是夕,雨。 辛亥,置理檢司。 甲寅,詔作秘閣。 六月丁丑,大風,晝晦,京師疫解。 戊寅,慮囚。 甲申,飛蝗自東北來,蔽天,經西南而去。 是夕,大雨,蝗盡死。 庚寅,以殿前都虞候王昭遠為並、代兵馬都部署。 辛卯,置常平倉。 秋七月己酉,太師、魏國公趙普薨,追封真定王。 是月,許、汝、兗、單、滄、蔡、齊、貝八州蝗,洛水溢。 八月戊辰,以秘閣成,賜近臣宴。 壬申,召終南山隱士种放,不至。 庚辰,闍婆國遣使來貢。 丁丑,釋嶺南東、西路罰作荷校者。 九月丙申,遣官祈晴京城諸寺觀。 甲寅,幸天駟監,賜從臣馬。 乙卯,群臣上尊號曰法天崇道明聖仁孝文武皇帝,凡五表,終不許。 冬十月辛酉朔,折禦卿進白花鷹,放之,詔勿復獻。 戊寅,始置京朝、幕職、州縣官考課,並校三班殿最。 戊子,高麗、西南蕃皆遣使來貢。 十一月己亥,許王元僖薨。 甲申,慮囚,降徒流以下一等,釋杖罪。 趙保忠貢鶻,號「海東青」,還之。 己未,禁兩浙諸州巫師。 置三司主轄收支官。 是月,蔡州建安大火。 十二月丁卯,大雨雪。 己卯,占城國王楊陀排遣使來貢。 是月,雄州言大火。 是歲,潤州丹徒縣饑,死者三百戶。 四年春正月庚寅朔,享太室,群臣詣齋宮拜表稱賀。 辛卯,祀天地于圜丘,以宣祖、太祖配,大赦。 乙未,大雨雪。 高麗國遣使來貢。 乙巳,藏才西族首領羅妹以良馬來獻。 二月己未朔,日有食之。 壬戌,召賜京城高年帛,百歲者一人加賜涂金帶。 是日,雨雪,大寒,再遣中使賜孤老貧窮人千錢、米炭。 置昭宣使。 癸亥,廢沿江榷貨八務。 乙丑,加高麗國王王治檢校太師,靜海軍節度使黎桓封交止郡王。 己卯,詔以江、浙、淮、陝饑,遣使巡撫。 詔分遣近臣巡撫諸道,有可惠民者得便宜行事,吏罷軟、苛刻者上之,詔令有未便者附傳以聞。 丙戌,置審官院、考課院。 永康軍青城縣民王小波聚徒為寇,殺眉州彭山縣令齊元振。 是月,商州大雨雪。 三月壬子,詔權停貢舉。 四月己卯,諸司奉行公事不得輒稱聖旨。 五月戊申,罷鹽鐵、戶部、度支等使,置三司使。 六月戊午朔,詔中丞己下皆親臨鞫獄。 丙寅,吏部侍郎、平章事張齊賢罷為尚書左丞。 壬申,宣徽北院使、知樞密院事張遜貶右領軍衛將軍,右諫議大夫、同知院事寇準罷守本官。 以涪州觀察使柴禹錫為宣徽北院使、知樞密院事,樞密直學士呂端參知政事,劉昌言同知樞密院事。 戊寅,初復給事中封駁。 七月丁酉,大雨。 戊戌,復沿江務,置諸路茶鹽制置使。 八月丙辰朔,日有食之。 癸酉,以向敏中、張詠始同知銀台、通進司,視章奏案牘以稽出入。 九月丙申,詔諸雜除禁錮人,州縣有闕,得次補以責效,能自新勤干者具聞再敘。 乙巳,以給事中封駁隷銀台、通進司。 丙午,命侍從舉任才堪五千戶以上縣令者二人。 自七月雨,至是不止。 是月,河水溢,壞澶州。 江溢,陷涪州。 詔溺死者給斂具,澶人千錢涪人鐵錢三千,仍發廩以振。 冬十月壬戌,罷諸路提點刑獄司。 庚午,始分天下州縣為十道,兩京為左右計,各署判官領之,置三司使二員。 辛未,右仆射、平章事李昉,給事中、參知政事賈黃中、李沆,左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溫仲舒並罷守本官。 以吏部尚書呂蒙正平章事,翰林學士蘇易簡為給事中參知政事;樞密都承旨趙鎔為宣徽北院使,樞密直學士向敏中為右諫議大夫,並同知樞密院事。 丁丑,以右諫議大夫趙昌言為給事中、參知政事。 辛巳,遣使按行畿縣,民田被水者蠲其租。 是月,河決澶州,西北流入禦河。 閏月辛卯,幸水磑觀魚。 己酉,置三司總計度使。 十一月丁巳,萬安州獻六眸龜。 癸酉,還隴西州所獻白鷹。 十二月辛丑,大雨雪。 戊申,西川都巡檢使張與王小波戰江原縣,死之。 小波中流矢死,眾推其黨李順為帥。 五年春正月甲寅朔,不受朝,群臣詣閣拜表稱賀。 戊午,李順陷漢州,已未,陷彭州。 乙丑,慮囚,流罪以下釋之。 己巳,李順陷成都,知府郭載奔梓州,順入據之,賊兵四出攻劫州縣。 遣使振宋、亳、陳、潁州饑民,別遣決諸路刑獄,應因饑劫藏粟,誅為首者,余減死。 癸酉,以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李繼隆為河西行營都部署,討李繼遷。 甲戌,命昭宣使王繼恩為兩川招安使,討李順。 詔諸州能出粟貸饑民者賜爵。 辛巳,詔除兩京諸州淳化三年逋負。 第2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上》
第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