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帝遣供奉官扈異馳至魏諭彥,許以刺史。 彥謂異曰:「為我報皇帝,三軍不負朝廷,朝廷負三軍,割隷無名,所以亂耳。 但以六州還魏,而詔劉鄩反兵,皇帝可以高枕。 」異還,言彥狂蹶不足畏,宜促鄩兵擊之。 末帝使人諭彥,以制置已定,不可復易。 使者三反,彥怒曰:「傭保兒敢如是邪!」乃召羅紹威故吏司空頲曰:「為我作奏,若復依違,則渡河虜之耳!」末帝優詔答之,言:「王鎔死,鎮人請降,遣鄩以兵定鎮州,非有佗也,若魏不便之,即召鄩還。 」戒彥勿為朝廷生事。 彥乃以楊師厚鎮魏州嘗帶招討使,逼德倫論列之,末帝不許,諭以詔書,彥裂詔書抵于地,曰:「愚主聽人穿鼻,難與共事矣!」乃迫德倫降晉,德倫惶恐曰:“惟將軍命。 乃遣牙將曹廷隱奉書莊宗。 莊宗入魏,德倫以彥逼己,遣人陰訴于莊宗,莊宗斬彥于臨清而後入。 徙德倫為大同軍節度使。 行至太原,監軍張承業留之。 王檀攻太原,德倫麾下多奔檀,承業懼德倫為變,殺之。 ○閻寶 閻寶,字瓊美,鄆州人也。 少為硃瑾牙將,瑾走淮南,寶降于梁。 梁太祖時,為諸軍都虞候,常從諸將征伐,未嘗獨立戰功。 至末帝時,以寶為保義軍節度使。 貞明三年,賀德倫以魏博降晉,晉軍攻下洺、磁、相、衛,移兵圍邢州。 末帝遣捉生都指揮使張溫將五百騎救寶,溫至內黃,遇晉軍,乃降晉。 晉遣溫將所降梁軍至城下招寶,寶遂降晉。 晉王拜寶檢校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領天平軍節度使、東南面招討使,位在諸將上。 梁、晉戰胡柳,晉軍敗。 莊宗欲引兵退保臨濮,寶曰:「夫決勝料勢,決戰料情,情勢既得,斷在不疑。 今梁兵窘蹙,其勢可破;勝而驕怠,其情可知。 此不可失之時也。 」莊宗謝曰:「微公,幾敗吾事。 」乃整軍復戰,遂敗梁兵。 十八年,晉軍討張文禮于鎮州,以寶為招討使。 明年三月,寶戰敗,退保趙州。 慚憤發疽卒,追贈太師。 晉天福中,追封太原王。 ○康延孝 康延孝,代北人也。 為太原軍卒,有罪亡命于梁。 末帝遣段凝軍于河上,以延孝為左右先鋒指揮使。 延孝見梁末帝任用群小,知其必亡,乃以百騎奔于唐。 見莊宗于朝城,莊宗解禦衣、金帶以賜之。 拜延孝博州刺史、捧日軍使兼南面招討指揮使。 莊宗屏人問延孝梁事,延孝具言:「末帝懦弱。 趙岩婿也,張漢傑婦家,皆用事。 段凝奸邪,以入金多為大將,自其父時故將皆出其下。 王彥章,驍將也,遣漢傑監其軍而制之。 小人進任,而忠臣勇士皆見疏斥,此其必亡之勢也。 」莊宗又問梁計如何,曰:「臣在梁時,竊聞其議:期以仲冬大舉,遣董璋以陝虢、澤潞之眾出石會以攻太原;霍彥威以關西、汝、洛之兵掠邢洺以趨鎮定;王彥章以京師禁衛擊鄆州;段凝以河上之軍當陛下。 」莊宗初聞延孝言梁必亡,喜,及聞其大舉也,懼,曰:「其將何以禦之?」延孝曰:「梁兵雖眾,分則無餘。 臣請待其既分,以鐵騎五千自鄆趨汴,出其不意,搗其空虛,不旬日,天下定矣。 」莊宗甚壯其言。 後董璋等雖不出兵,而梁兵悉屬段凝于河上,京師無備,莊宗卒用延孝策,自鄆入汴,凡八日而滅梁。 以功拜鄭州防禦使,賜姓名曰李紹琛。 二年,遷保義軍節度使。 三年,征蜀,以延孝為先鋒排陣斬斫使,破鳳州,取固鎮,降興州。 與王衍戰三泉,衍敗走,斷吉柏江浮橋,延孝造舟以渡,進取綿州。 衍復斷綿江浮橋。 延孝謂招撫使李嚴曰:「吾遠軍千里,入人之國,利在速戰。 乘衍破膽之時,但得百騎過鹿頭關,彼將迎降不暇。 若修繕橋樑,必留數日,使衍得閉關為備,則勝負未可知也。 」因與嚴乘馬浮江,軍士隨之濟者千餘人,遂入鹿頭關,下漢州,居三日,後軍始至。 衍弟宗弼果以蜀降。 延孝屯漢州,以俟魏王繼岌。 蜀平,延孝功為多。 左廂馬步軍都指揮使董璋位在延孝下,然特見重於郭崇韜。 崇韜有軍事,獨召璋與計議,而不問延孝,延孝大怒,責璋曰:「吾有平蜀之功,公等仆HY相從,反俯首郭公之門,吾為都將,獨不能以軍法斬公邪?」璋訴于崇韜,崇韜解璋軍職,表為東川節度使,延孝愈怒曰:「吾冒白刃,犯險阻,以定兩川,璋有何功而得旄節!」因見崇韜言其不可。 崇韜曰:「紹琛反邪?敢違吾節度!」延孝懼而退。 明年崇韜死,延孝謂璋曰:「公復俯首何門邪?」璋求哀以免。 繼岌班師,命延孝以萬二千人為殿,行至武連,聞硃友謙無罪見殺。 友謙有子令德在遂州,莊宗遣使者詔繼岌即誅之。 繼岌不遣延孝,而遣董璋,延孝已自疑,及璋過延孝軍,又不謁,延孝大怒,謂其下曰:「南平梁,西取蜀,其謀盡出於郭公,而汗馬之勞,攻城破敵者我也。 今郭公已死,我豈得存?而友謙與我俱背梁以歸唐者,友謙之禍次及我矣!」延孝部下皆友謙舊將,知友謙被族,皆號哭訴于軍門曰:「硃公無罪,二百口被誅,舊將往往從死,我等死必矣!」延孝遂擁其眾自劍州返入蜀,自稱西川節度、三川制置等使。 馳檄蜀人,數日之間,眾至五萬。 繼岌遣任圜以七千騎追之,及于漢州,會孟知祥夾攻之,延孝戰敗,被擒,載以檻車。 圜置酒軍中,引檻車至坐上,知祥酌大卮從車中飲之而謂曰:「公自梁朝脫身歸命,遂擁節旄。 今平蜀之功,何患富貴,而入此檻車邪?」延孝曰:「郭崇韜佐命之臣,功在第一,兵不血刃而取兩川,一旦無罪,闔門受戮。 顧如延孝,何保首領。 以此不敢歸朝耳!」任圜東還,延孝檻車至鳳翔,莊宗遣宦者殺之。 ********雜傳第三十三 ○張全義 張全義,字國維,濮州臨濮人也。 少以田家子役于縣,縣令數困辱之,全義因亡入黃巢賊中。 巢陷長安,以全義為吏部尚書、水運使。 巢賊敗,去事諸葛爽于河陽。 爽死,事其子仲方。 仲方為孫儒所逐,全義與李罕之分據河陽、洛陽以附於梁,二人相得甚歡。 然罕之性貪暴,日以寇鈔為事。 全義勤儉,禦軍有法,督民耕殖。 以故,罕之常乏食,而全義常有餘。 罕之仰給全義,全義不能給,二人因有隙。 罕之出兵攻晉、絳,全義襲取河陽,罕之奔晉,晉遣兵助罕之,圍全義甚急。 全義乞兵于梁,梁遣牛存節、丁會等以兵萬人自九鼎渡河,擊敗罕之於沇水,晉軍解去。 梁以丁會守河陽,全義還為河南尹。 全義德梁出己,由是盡心焉。 第8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五代史》
第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