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汴州雍邱人也。 世為宣武軍牙將。 少負壯節,梁祖鎮汴州,求自試,補隊長。 從梁祖征伐,所至有功,遷為牙將,歷滑、徐、襄三州都指揮使。 開平中,襄帥王班為帳下所害,亂軍推為留後,詭從之,翌日受賀,衙庭享士,伏甲幕下,盡斬其亂將。 以功歷復、亳二州刺史,征為侍衛都將,出為安州刺史。 貞明中,為晉州留後。 莊宗至汴,來朝。 在晉州八年,日與上黨、太原之師交鬥于境上。 莊宗見而勞之曰:「劉侯無恙,控我晉陽之南鄙,歲時久矣,不早相見。 」頓首謝罪。 覆命歸鎮,正授節旄,移鎮安州。 明宗即位,遷鄧州節度使。 天成末,以史敬鎔代之。 還京師,卒。 贈侍中。 有子師道,仕皇朝,為右贊善大夫。 卒。 周知裕,字好問,幽州人也。 少事燕帥劉仁恭為騎將,表為媯州刺史。 久之,移刺德州。 天祐四年,劉守光既平滄州,乃以其幼子繼威為留後,大將張萬進與知裕佐之。 繼威沖幼,宣淫于萬進之家,萬進殺之。 詰旦,召知裕告其故,萬進自稱留後,署知裕為景州刺史。 會萬進納款于梁,知裕先奔于汴,梁主厚待之。 特置歸化軍,以知裕為指揮使。 凡軍士自河朔歸梁者,皆隷于部下。 梁與莊宗交戰于河,摧堅挫鋭,惟恃歸化一軍,然歲將一紀,位不及郡守。 同光初,莊宗入汴,知裕隨段凝軍解甲封丘。 明宗時為總管,受降于郊外,見知裕甚喜,遙相謂曰:「周歸化今為吾人,何樂如之!」因令諸子以兄事之。 莊宗撫憐尤異,而諸校心妒之。 有壯士唐從益者,因獵射之,知裕遁而獲免。 莊宗遂誅從益,出知裕為房州刺史。 魏王繼岌伐蜀,召為前鋒騎將。 明宗即位,移刺絳州,改淄州刺史、宿州團練使。 知裕老于軍旅,勤於稼穡,凡為郡勸課,皆有政聲,朝廷喜之,遷安州留後。 淮上之風惡病者,至于父母有疾,不親省視,甚者避於他室;或時問訊,即以食物揭于長竿之首,委之而去。 知裕心惡之,召鄉之頑很者訶詰教導,俾知父子骨肉之恩,由是弊風稍革。 長興末,入為右神武統軍。 清泰初,卒於官。 贈太傅。 史臣曰:夫才之良者,在秦亦良也,在虞亦良也。 故彥威而下,昔為梁臣,不虧亮節;洎歸唐祚,亦無醜聲,蓋松貞不變于四時,玉粹寧虞其烈焰故也。 況彥威之輔明宗也,有翊戴之績;晏球之伐中山也,著戡定之功。 方之數公,尤為優矣。 上一頁 EasySea.COM 下一頁 逸海書城 秋雁南回: www.backbird.com 驕陽網: www.oksun.com 逸海書城歷史書籍二十四史宋·薛居正舊五代史列傳十七 列傳十七 李建及,許州人。 本姓王,父質。 建及少事李罕之為紀綱,光啟中,罕之謁武皇于晉陽,因選部下驍勇者百人以獻,建及在籍中。 後以功署牙職,典義兒軍,及賜姓名。 天祐七年,改匡衛軍都校。 柏鄉之役,汴將韓勍追周德威至高邑南野河上,鎮、定兵扼橋道,韓勍選精兵先奪之。 莊宗登高而望,鎮、定兵將衄,謂建及曰:「如賊過橋,則勢不可遏,卿計若何?」建及于部選士二百,挺槍大噪,禦汴軍,卻之於橋下。 二月,王師攻魏,魏人夜出犯我營,建及設伏待之,扼其歸路,盡殪之。 劉鄩之營莘縣,月餘不出,忽一旦縱兵攻鎮、定之營,軍中騰亂,建及率銀槍勁兵千人赴之,擊敗汴軍,追奔至其壘。 元城之戰,建及首陷其陣,授天雄軍教練使。 八月,遷遼州刺史。 十四年,從擊契丹于幽州,破之。 十二月,從攻楊劉,自寅至午,汴軍嬰城拒守,建及自負葭葦堙塹,率先登梯,遂拔之。 胡柳之役,前軍逗撓,際晚,汴軍登土山,建及一戰奪之。 莊宗欲收軍,詰朝合戰。 建及橫槊當前,曰:「賊大將已亡,乘此易擊,王但登山,觀臣破賊!」即引銀槍效節大呼奮擊,三軍增氣,由是王師復振,以功授檢校司空、魏博內外衙都將。 十六年,汴將賀瑰攻德勝南城,以戰船十餘艘,竹笮維之,扼斷津路,王師不得渡。 城中矢石將盡,守城將氏延賞危急,莊宗令積帛軍門,召能破賊船者。 津人有馬破龍者,能水游,乃令往見延賞,延賞言:「危窘極矣,所爭晷刻。 」時棹船滿河,流矢雨集,建及被重鎧,執槊呼曰:「豈有一衣帶水,縱賊如此!」乃以二船實甲士,皆短兵持斧,徑抵梁之戰艦,斧其笮;又令上流具甕,積薪其上,順流縱火,以攻其艦。 須臾,煙焰騰熾,梁軍斷纜而遁;建及乃入南城,賀瑰解圍而去。 其年十二月,與汴將王瓚戰于戚城,建及傷手,莊宗解禦衣金帶賜之。 建及有膽氣,慷慨不群,臨陣鞠旅,意氣橫壯,自莊宗至魏州,建及都總內外衙銀槍效節帳前親軍,善於撫禦,所得賞賜,皆分給部下,絶甘分少,頗洽軍情。 又累立戰功,雄勇冠絶,雌劣者忌讒之。 時宦官韋令圖監建及軍,每于莊宗前言:「建及以家財驟施,其趨向志意不小,不可令典衙兵。 」莊宗因猜之。 建及性既忠藎,雖知讒構,不改其操。 十七年三月,授代州刺史。 八月,與李存審赴河中,解同州之圍。 建及少遇禍亂,久從戰陣,矢石所中,肌無完膚,後有功見疑,私心憤鬱。 是歲,卒於太原,時年五十七。 第15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五代史》
第1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