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 宰相李德裕素奇其才。 会昌中,黠戛斯破回鹘,回鹘种落溃入漠南,牧说德裕不如遂取之,以为:「两汉伐虏,常以秋冬,当匈奴劲弓折胶,重马免乳,与之相校,故败多胜少。 今若以仲夏发幽、并突骑及酒泉兵,出其意外,一举无类矣。 」德裕善之。 会刘稹拒命,诏诸镇兵讨之,牧复移书于德裕,以「河阳西北去天井关强百里,用万人为垒,窒其口,深壁勿与战。 成德军世与昭义为敌,王元达思一雪以自奋,然不能长驱径捣上党,其必取者在西面。 今若以忠武、武宁两军益青州精甲五千、宣润弩手二千,道绛而入,不数月必覆贼巢。 昭义之食,尽仰山东,常日节度使率留食邢州,山西兵单少,可乘虚袭取。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俄而泽潞平,略如牧策。 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 改吏部,复乞为湖州刺史。 逾年,以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 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 少与李甘、李中敏、宋邧善,其通古今,善处成败,甘等不及也。 牧亦以疏直,时无右援者。 从兄悰更历将相,而牧困踬不自振,颇怏怏不平。 卒,年五十。 初,牧梦人告曰:「尔应名毕。 」复梦书「皎皎白驹」字,或曰「过隙也」。 俄而炊甑裂,牧曰:「不祥也。 」乃自为墓志,悉取所为文章焚之。 牧于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杜甫云。 顗,字胜之,幼病目,母禁其为学。 举进士,礼部侍郎贾餗语人曰:「得杜顗足敌数百人。 」授秘书省正字。 李德裕奏为浙西府宾佐。 德裕贵盛,宾客无敢忤,惟顗数谏正之。 及谪袁州,叹曰:「门下爱我皆如顗,吾无今日。 」太和末,召为咸阳尉,直史馆。 常语人曰:「李训、郑注必败。 」行未及都,闻难作,疏辞疾归。 顗亦善属文,与牧相上下。 竟以丧明卒。 令狐楚,字壳士,德棻之裔也。 生五岁,能为辞章。 逮冠,贡进士,京兆尹将荐为第一,时许正伦轻薄士,有名长安间,能作蜚语,楚嫌其争,让而下之。 既及第,桂管观察使王拱爱其材,将辟楚,惧不至,乃先奏而后聘。 虽在拱所,以父官并州不得奉养,未尝豫宴乐。 满岁谢归。 李说、严绶、郑儋继领太原,高其行,引在幕府,由掌书记至判官。 德宗喜文,每省太原奏,必能辨楚所为,数称之。 儋暴死,不及占后事,军大喧,将为乱。 夜十数骑挺刃邀取楚,使草遗奏,诸将圜视,楚色不变,秉笔辄就,以遍示,士皆感泣,一军乃安。 由是名益重。 以亲丧解,既除,召授右拾遗。 宪宗时,累擢职方员外郎,知制诰。 其为文,于笺奏制令尤善,每一篇成,人皆传讽。 皇甫镈以言利幸,与楚、萧俛皆厚善,故荐于帝。 帝亦自闻其名,召为翰林学士,进中书舍人。 方伐蔡,久未下,议者多欲罢兵,帝独与裴度不肯赦。 元和十二年,度以宰相领彰义节度使,楚草制,其辞有所不合,度得其情。 时宰相李逢吉与楚善,皆不助度,故帝罢逢吉,停楚学士,但为中书舍人。 俄出为华州刺史。 后它学士比比宣事不切旨,帝抵其草,思楚之才。 镈既相,擢楚河阳怀节度使,代乌重胤。 始,重胤徙沧州,以河阳士三千从,士不乐,半道溃归,保北城,将转掠旁州。 楚至中氵单,以数骑自往劳之。 众甲而出,见楚不疑,乃皆降。 楚斩其首恶,众遂定。 度出太原,镈荐楚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穆宗即位,进门下侍郎。 镈得罪,时谓楚缘镈以进,且尝逐裴度,天下所共疾,会萧俛辅政,乃不敢言。 方营景陵,诏楚为使,而亲吏韦正牧、奉天令于翚等不偿佣钱十五万缗,楚献以为羡余,怨诉系路。 诏捕翚等下狱诛,出楚为宣歙观察使。 俄贬衡州刺史,再徙,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长庆二年,擢陕虢观察使,谏官论执不置,楚至陕一日,复罢,还东都。 会逢吉复相,力起楚,以李绅在翰林沮之,不克。 敬宗立,逐出绅,即拜楚为河南尹。 迁宣武节度使。 汴军以骄故,而韩弘弟兄务以峻法绳治,士偷于安,无革心。 楚至,解去酷烈,以仁惠镌谕,人人悦喜,遂为善俗。 入为户部尚书,俄拜东都留守,徙天平节度使。 始,汴、郓帅每至,以州钱二百万入私藏,楚独辞不取。 又毁李师古园槛僭制者。 久之,徙节河东。 召为吏部尚书,检校尚书右仆射。 故事,检校官重,则从其班;楚以吏部自有品,固辞,有诏嘉允。 俄兼太常卿,进拜左仆射、彭阳郡公。 会李训乱,将相皆系神策军。 文宗夜召楚与郑覃入禁中,楚建言:「外有三司御史,不则大臣杂治,内仗非宰相系所也。 」帝颔之。 既草诏,以王涯、贾饣束冤,指其罪不切,仇士良等怨之。 始,帝许相楚,乃不果,更用李石,而以楚为盐铁转运使。 先是,郑注奏建榷茶使,王涯又议官自治园植茶,人不便,楚请废使,如旧法,从之。 元和中,出禁兵畀左右街使卫宰相入朝,至建福门。 及是乱,乃罢。 楚即奏:「镇帅初拜,必戎服属仗诣省谒辞,本于郑注,实为乱兆,故王璠、郭行余驱将吏蹀血京师,所宜停止。 」诏可。 开成元年上巳,赐群臣宴曲江。 楚以新诛大臣,暴骸未收,怨沴感结,称疾不出,乃请给衣衾槥椟,以敛刑骨,顺阳气。 是时,政在宦竖,数上疏辞位,拜山南西道节度使。 卒,年七十二,赠司空,谥曰文。 楚外严重不可犯,而中宽厚,待士有礼。 客以星步鬼神进者,一不接。 为政善抚御,治有绩,人人得所宜。 疾甚,诸子进药,不肯御,曰:「士固有命,何事此物邪?」自力为奏谢天子,召门人李商隐曰:「吾气魄且尽,可助我成之。 」其大要以甘露事诛谴者众,请霁威,普见昭洗。 辞致曲尽,无所谬脱。 书已,敕诸子曰:「吾生无益于时,无请谥,勿求鼓吹,以布车一乘葬,铭志无择高位。 」是夕,有大星陨寝上,其光烛廷。 坐与家人诀,乃终。 有诏停卤簿以申其志。 子绪、綯,显于时。 绪以廕仕,历隋、寿、汝三州刺史,有佳政。 汝人请刻石颂德,绪以綯当国,固让。 宣宗嘉其意,乃止。 綯,字子直,举进士,擢累左补阙、右司郎中。 出为湖州刺史。 第62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6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