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雍,字顺中,由起居郎出为和州刺史。 庞勋以兵劫乌江,雍不能抗,遣人持牛酒劳之,密表其状。 民不知,诉诸朝,宰相路岩素不平,因是傅其罪,赐死宣州。 列传第八十五 徐吕孟刘杨潘崔韦 徐浩,字季海,越州人。 擢明经,有文辞。 张说称其才,由鲁山主簿荐为集贤校理 ,见《喜雨》、《五色鸽赋》,咨嗟曰:「后来之英也!」进监察御史里行。 辟幽州张守珪幕府。 历河阳令,治有绩。 东都留守王倕表署其府。 民有妄作符命者,众不为疑,浩独按篆诘状,果诈为之。 迁累都官郎中,为岭南选补使,又领东都选。 肃宗立,由襄州刺史召授中书舍人。 四方诏令,多出浩手,遣辞赡速,而书法至精,帝喜之。 又参太上皇诰册,宠绝一时。 授兼尚书右丞。 浩建言:「故事,有司断狱,必刑部审覆。 自李林甫、杨国忠当国,专作威福,许有司就宰相府断事,尚书以下,未省即署,乖慎恤意。 请如故便。 」诏可。 故详断复自此始。 进国子祭酒,为李辅国谮,贬庐州长史。 代宗复以中书舍人召,迁工部侍郎、会稽县公,出为岭南节度使。 召拜吏部侍郎,与薛邕分典选。 浩有妾弟冒优,托之邕,拟长安尉,御史大夫李栖筠劾之,帝怒,黜邕歙州刺史,浩明州别驾。 德宗初,召授彭王傅,进郡公。 卒,年八十,赠太子少师,谥曰定。 始,浩父峤之善书,以法授浩,益工。 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云。 晚节治广及领选,颇嗜财,惑于所嬖,卒以败。 吕渭,字君载,河中人。 父延之,终浙东节度使。 渭第进士,从浙西观察使李涵为支使,进殿中侍御史。 大历末,涵为元陵副使,渭又为判官。 涵由御史大夫擢太子少傅,渭建言:「涵父名少康,当避。 」宰相崔祐甫善其言,擢司门员外郎。 御史共劾渭:「昔涵再任少卿,不以嫌,今谓少傅为慢官,疑渭为涵游说。 」乃贬渭歙州司马。 贞元中,累迁礼部侍郎。 始,中书省有古柳,建中末枯死,德宗自梁还,复荣茂,人以为瑞柳,渭令贡士赋之。 帝闻,不以为善。 又与裴延龄为姻家,擢其子操上第,会入阁,遗私谒之书于廷。 出为潭州刺史。 卒,赠陕州大都督。 四子:温、恭、俭、让。 温,字和叔,一字化光,从陆质治《春秋》,梁肃为文章。 贞元末,擢进士第。 与韦执谊厚,因善王叔文。 再迁为左拾遗。 以侍御史副张荐使吐蕃,会顺宗立,荐卒于虏,虏以中国有丧,留温不遣。 时叔文秉权,与游者皆贵显,温在绝域不得迁,常自悲。 元和元年乃还,而柳宗元等皆坐叔文贬,温独免,进户部员外郎。 温藻翰精富,一时流辈推尚。 性险躁,谲诡而好利,与窦群、羊士谔相昵。 群为御史中丞,荐温知杂事,士谔为御史,宰相李吉甫持之,久不报,温等怨。 时吉甫为宦侍所抑,温乘其间谋逐之。 会吉甫病,夜召术士宿于第,即捕士掠讯,且奏吉甫阴事。 宪宗骇异,既诘辩,皆妄言,将悉诛群等,吉甫苦救乃免,于是贬温均州刺史,士谔资州。 议者不厌,再贬为道州。 久之,徙衡州,治有善状。 卒,年四十。 恭,字恭叔,尚气节,喜纵横、孙吴术。 为山南西道府掌书记,进殿中侍御史,终岭南府判官。 俭亦为御史。 让,太子右庶子。 皆美材。 孟简,字几道,德州平昌人。 曾祖诜,武后时同州刺史。 简举进士、宏辞连中,累迁仓部员外郎。 王叔文任户部,简以不附离见疾,不敢显黜,宰相韦执谊为徙它曹。 元和中,拜谏议大夫,知匦事。 韩泰、韩晔之复刺史,吐突承璀为招讨使,简皆固争,诣延英言不可状,以悻切出为常州刺史。 州有孟渎,久淤阏,简治导,溉田凡四千顷,以劳赐金紫,召为给事中。 代李逊为浙东观察使。 逊抑士族,右编人,至横恣不检,及简,一反之,农估兼受其弊,时谓两失之。 以工部侍郎召还。 初,使府得代,诏至,署留后即行。 李翛观察浙西,始请留故使交政。 及简还半道堂牒还之,如例,乃听解。 进户部,加御史中丞。 户部有二员,判使按者居别一署,谓之「左户」,元和后,选委华重,宰相多由此进。 崔群既相,而简代之,故简意且柄任。 及出山南东道节度使,内不乐。 政颇严峭。 时有诏置临汉监以牧马,命简兼使职。 简以亲吏陆翰主奏邸,关通阉侍,翰持之,数傲很,简怒,追还,以土囊毙之。 家上变,发简奸赃,御史劾验,得遗吐突承璀赀七百万。 左授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再贬吉州司马。 以赦令进睦州刺史,复徙常州,仍太子宾客分司,卒。 简尤工诗,闻江、淮间。 尚节义,与之交者,虽殁,视恤其孤不少衰。 晚路殊躁急,佞佛过甚,为时所诮。 尝与刘伯刍、归登、萧俯译次梵言者。 刘伯刍,字素芝,兵部侍郎乃之子。 行修谨。 淮南杜佑奏署节度府判官。 府罢,召拜右补阙,迁主客员外郎。 数过友家饮噱,为韦执谊阴劾,贬虔州参军。 久乃除考功员外郎。 裴垍待之善,擢累给事中。 李吉甫当国而垍卒,不加赠,伯刍为申理,乃赠太子少傅。 或言其妻垍从母也,吉甫欲按之,求补虢州刺史。 稍迁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 卒,赠工部尚书。 伯刍风度高严,善谈谑,而动与时适,论者少之。 子宽夫,宝历中为监察御史。 奏言:「以王府官摄祠,位轻,非严恭意,请以尚书省、东宫三品若左右丞、侍郎通摄。 」俄转左补阙。 陈岵注浮屠书,因供奉僧以闻,除濠州刺史。 宽夫劾状,敬宗怒谓宰相曰:「岵不繇僧得州,谏臣安受此言?」宽夫曰:「众劾岵,独臣草状,应伏诛。 推言所从,恐累国体。 」帝谠其言,释之。 子允章,字蕴吕,咸通中为礼部侍郎。 请诸生及进士第并谒先师,衣青衿,介帻,以还古制。 改国子祭酒。 又建言:「群臣输光学钱治庠序,宰相五万,节度使四万,刺史万。 」诏可。 后为东都留守。 黄巢至,分司李磎挈尚书印走河阳,允章寄治河清。 巢僭号,辄受伪官,文书尽用金统。 遣取印磎所,磎不与,更悔愧,移檄近镇起兵扞贼,磎持印还之。 后废于家。 杨凭,字虚受,一字嗣仁,虢州弘农人。 少孤,其母训道有方。 长善文辞,与弟凝、凌皆有名。 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 凭重交游,尚气节然诺,与穆质、许孟容、李庸阝相友善,一时歆慕,号「杨穆许李」。 第59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59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