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杞忌镒刚直,欲去之。 时硃泚以卢龙卒戍凤翔,帝择人以代,杞即谬曰:「凤翔将校,班秩素高,非宰相信臣,不可镇抚,臣宜行。 」帝不许,杞复曰:「陛下必以臣容貌蕞陋,不为三军所信,恐后生变,臣不敢自谋,惟陛下择之。 」帝乃顾镒曰:「文武兼资,望重内外,无易卿者,其为朕抚卢龙士。 」乃以中书侍郎为凤翔、陇右节度使。 镒知为杞阴中,然辞穷,因再拜受诏。 顷之,与吐蕃相尚结赞盟清水,约牛马为牲。 镒耻与盟,将末杀其礼,乃绐语吐蕃,以羊豕犬代之。 帝幸奉天,镒罄家赀将自献行在。 而营将李楚琳者,尝事硃泚,得其心。 军司马齐映等谋曰:「楚琳必为乱。 」乃遣屯陇州。 楚琳知之,稽故未行。 镒以帝在外,心忧惑,谓已亟去,不为备。 楚琳夜率其党王汾、李卓、牛僧伽等作乱,齐映自窦出,齐抗托佣,皆免。 镒缒城走,不及远,与二子为候骑所执,楚琳杀之,属官王沼、张元度、柳遇、李溆皆死。 诏赠镒太子太傅。 姜公辅,爱州日南人。 第进士,补校书郎,以制策异等授右拾遗,为翰林学士。 岁满当迁,上书以母老赖禄而养,求兼京兆户曹参军事。 公辅有高材,每进见,敷奏详亮,德宗器之。 硃滔助田悦也,以蜜裹书间道邀泚,太原马燧获之,泚不知也,召还京师。 公辅谏曰:「陛下若不能坦怀待泚,不如诛之,养虎无自诒害。 」不从。 俄而泾师乱,帝自苑门出,公辅叩马谏曰:「泚尝帅泾原,得士心,向以滔叛夺之兵,居常怫郁不自聊,请驰骑捕取以从,无为群凶得之。 」帝仓卒不及听。 既行,欲驻凤翔倚张镒。 公辅曰:「镒虽信臣,然文吏也,所领皆硃泚部曲,渔阳突骑,泚若立,泾军且有变,非万全策也。 」帝亦记桑道茂言,遂之奉天。 不数日,凤翔果乱,杀镒。 帝在奉天,有言泚反者,请为守备。 卢杞曰:「泚忠正笃实,奈何言其叛,伤大臣心!请百口保之。 」帝知群臣多劝杞奉迎乘舆者,乃诏诸道兵距城一舍止。 公辅曰:「王者不严羽卫,无以重威灵。 今禁旅单寡而士马处外,为陛下危之。 」帝曰:「善。 」悉内诸军。 泚兵果至,如所言,乃擢公辅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帝徙梁,唐安公主道薨。 主性仁孝,许下嫁韦宥,以播迁未克也。 帝悼之甚,诏厚其葬。 公辅谏曰:「即平贼,主必归葬,今行道宜从俭,以济军兴。 」帝怒,谓翰林学士陆贽曰:「唐安之葬,不欲事茔垅,令累甓为浮图,费甚寡约,不容宰相关预,苟欲指朕过尔!」贽曰:「公辅官谏议,职宰相,献替固其分。 本立辅臣,朝夕纳诲,微而弼之,乃其所也。 」帝曰:「不然,朕以公辅才不足以相,而又自求解,朕既许之,内知且罢,故卖直售名尔。 」遂下迁太子左庶子,以母丧解。 复为右庶子。 久不迁,陆贽为相,公辅数求官,贽密谓曰:「窦丞相尝言,为公拟官屡矣,上辄不悦。 」公辅惧,请为道士,未报。 它日又言之,帝问故,公辅隐贽言,以参语对。 帝怒,黜公辅泉州别驾,遣使赍诏让参。 顺宗立,拜吉州刺史,未就官卒。 宪宗时,赠礼部尚书。 武元衡,字伯苍。 曾祖载德,则天皇后之族弟。 祖平一,有名。 元衡举进士,累为华原令。 畿辅镇军督将,皆骄横桡政,元衡移疾去。 德宗钦其才,召拜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以详整任职。 擢为御史中丞。 尝对延英,帝目送之,曰:「是真宰相器!」 顺宗立,王叔文使人诱以为党,拒不纳。 俄为山陵仪仗使,监察御史刘禹锡求为判官,元衡不与,叔文滋不悦。 数日,改太子右庶子。 会册皇太子,元衡赞相,太子识之。 及即位,是为宪宗,复拜中丞,进户部侍郎。 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判户部事。 帝素知元衡坚正有守,故眷礼信任异它相。 浙西李锜求入觐,既又称疾,欲赊其期。 帝问宰相郑絪,絪请听之,元衡曰:「不可,锜自请入朝,诏既许之,而复不至,是可否在锜。 陛下新即位,天下属耳目,若奸臣得遂其私,则威令去矣。 」帝然之,遽追锜。 而锜计穷,果反。 是时,蜀新定,高崇文为节度,不知吏治,帝难其代。 诏元衡检校吏部尚书,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为剑南西川节度使,繇萧县伯封临淮郡公,帝御安福门慰遣之。 崇文去成都,尽以金帛、帟幕、伎乐、工巧行,蜀几为空。 元衡至,绥靖约束,俭己宽民,比三年,上下完实,蛮夷怀归。 雅性庄重,虽淡于接物,而开府极一时选。 八年,召还秉政。 李吉甫、李绛数争事帝前,不叶,元衡独持正无所违附,帝称其长者。 吉甫卒,淮、蔡用兵,帝悉以机政委之。 王承宗上疏请赦吴元济,使人白事中书,悖慢不恭,元衡叱去。 承宗怨,数上章诬诋。 未几入朝,出靖安里第,夜漏未尽,贼乘暗呼曰:「灭烛!」射元衡中肩,复击其左股,徒御格斗不胜,皆骇走,遂害元衡,批颅骨持去。 逻司传噪盗杀宰相,连十余里,达朝堂,百官恟惧,未知主名。 少选,马逸还第,中外乃审知。 是日,仗入紫宸门,有司以闻,帝震惊,罢朝,坐延英见宰相,哀恸,为再不食。 赠司徒,谥曰忠愍。 诏金吾、府、县大索,或传言曰:「无搜贼,贼穷必乱。 」又投书于道曰:「毋急我,我先杀汝。 」故吏卒不穷捕。 兵部侍郎许孟容言于帝曰:「国相横尸路隅而盗不获,为朝廷辱。 」帝乃下诏:「能得贼者赏钱千万,授五品官。 与贼谋及舍贼能自言者亦赏。 有不如诏,族之。 」积钱东西市以募告者。 于是左神策将军王士则、左威卫将军王士平以贼闻,捕得张晏等十八人,言为承宗所遣,皆斩之。 逾月,东都防御使吕元膺执淄青留邸贼门察、訾嘉珍,自言始谋杀元衡者,会晏先发,故藉之以告师道而窃其赏,帝密诛之。 初,京师大恐,城门加兵谁何,其伟状异服、燕赵言者,皆验讯乃遣。 公卿朝,以家奴持兵呵卫,宰相则金吾彀骑导翼,每过里门,搜索喧哗。 因诏寅漏上二刻乃传点云。 从父弟儒衡。 儒衡,字廷硕,姿状秀伟,不妄言,与人交,终始一节。 宰相郑余庆不事华洁,门下客多垢衣败服,独儒衡上谒,未尝有所易,以庄词正色见重于余庆。 元衡殁,帝待之益厚,累迁户部郎中,知谏议大夫事,俄兼知制诰。 皇甫镈以宰相领度支,剥下以媚天子,儒衡疏其状。 镈自诉于帝,帝曰:「乃欲报怨邪?」镈不敢对。 第56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56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