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参当国,欲抑为刺史,帝不许。 参罢,进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陆贽同辅政。 贽于裁决少所让,又徙憬门下侍郎,繇是不平。 自以不任职,数称疾。 时杜黄裳遭奄人谗诋,穆赞、韦武、李宣、卢云等为裴延龄构摈,势危甚,憬救护申解,皆得免。 初,贽约共执退延龄,既对,贽极言其奸,帝色变,憬不为助,遂罢贽,乃始当国。 憬精治道,常以国本在选贤、节用、薄赋敛、宽刑罚,恳恳为天子言之。 又陈前世损益、当时之变,献《审官六议》。 一议相臣,曰:「中外知其贤者用之,能者任之,责材之备,为不可得。 」二议庶官,曰:「臣尝谓拔十得五,贤愚犹半。 陛下曰:‘何必五也,十二可矣。 ’故广任用,明殿最,举大节,略小瑕,随能试事,用人之大要也。 」三议京司阙官,曰:「今要官阙多,闲官员多。 要官以材行,闲官以恩泽,是选拔少,优容众也。 宜补缺员,以育人材。 」四议考课,曰:「今内庶僚,外刺史,课最尤者,擢以不次,善矣。 臣谓黜陟宜责岁限,若任要重未当迁者,加爵或秩。 其馀进退,宜示迟速之常。 若课在中、考如限者,平转而历试之,即无苟且之心、滞淹之虑。 」五议遗滞,曰:「陛下委宰辅举才,不遍知也,则访之庶僚;又不遍知也,访之众人,众声嚣然,十誉之未信,一毁之可疑。 臣谓宜采士论,以誉多者先用,非大故者勿弃。 」六议籓府官属,曰:「诸使辟署,务得才以重府望,能否已试,则引而置之朝,无俾久滞。 」帝皆然之,下诏褒答。 辅政五年,卒,年六十一。 其息上卒时稿奏,帝悼惜之。 赠太子太傅,谥曰贞宪。 憬性清约,位台宰,而第室童获犹儒先生家也。 得禀入,先建家庙,而竟不营产。 其镇湖南也,令孤峘、崔儆并为部刺史,不守法,憬以正弹治之,皆遣客暴憬失于朝。 及为相,乃擢儆自大理卿为尚书右丞,峘方贬衢州别驾,引为吉州刺史,人以为贤。 崔造,字玄宰,深州安平人。 永泰中,与韩会、卢东美、张正则三人友善,居上元,好言当世事,皆自谓王佐才,故号「四夔」。 浙西观察使李栖筠辟为判官,累迁左司员外郎。 与刘晏善,晏得罪,贬信州长史。 徙建州刺史。 硃泚乱,造辄驰檄比州,发所部兵二千以待命,德宗嘉之。 京师平,召还,至蓝田,自以舅源休与贼同逆,上疏请罪。 帝以为有礼,下诏慰勉,擢给事中。 贞元二年,以给事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帝谓造敢言,为能立事,故不次用之。 造久在江左,疾钱谷诸使罔上,或干没自私,乃建言:「天下两税,请委本道观察使、刺史选官部送京师。 诸道水陆转运使、度支巡院、江淮转运使,请悉停,以度支盐铁务还尚书省,六曹皆宰相分领。 」于是齐映判兵部,李勉刑部,刘滋吏、礼二部,造户、工二部;又以户部侍郎元琇判诸道盐铁、榷酒事,吉中孚度支诸道两税事。 而浙江东、西岁入米七十五万石,方岁饥,更以两税准米百万,豪、寿、洪、潭二十万,责韩滉杜亚漕送东渭桥。 诸道有盐铁处,仍置巡院。 岁尽,宰相计最殿以闻。 造厚元琇,故首命之。 时滉方领转运,有宠于帝,朝廷仰其须。 滉持不可改,帝重违之,复以滉滉为江淮转运使,余如造请。 是秋,江淮米大集,帝美滉功,以滉专领度支诸道盐铁、转运等使。 造惧,始托疾辞位,乃罢为太子右庶子,贬琇雷州司户参军。 于是造所请悉罢,以忧愧卒,年五十一。 议者谓造举不适时,方用之乏,不能权济大事,虽据旧典,奚能抗一切之制云。 齐映,瀛州高阳人。 举进士,博学宏词,中之,补河南府参军事。 滑亳节度使令狐彰署掌书记,彰疾甚,引映托后事。 映因说彰纳节,归诸子京师。 彰从之,即以女妻映。 彰卒,军乱,映间归东都。 三城使马燧辟为判官。 卢杞荐授刑部员外郎。 又为凤翔张镒判官。 映练军事,论奏数称旨,进行军司马。 会德宗出奉天,镒儒缓不知兵,部将李楚琳者,素慓悍,欲介贼为乱。 映与齐抗请先事诛之,镒不用,更示宽大,徐谓楚琳曰:「欲以君使外,若何?」楚琳恐,夜杀镒以应贼,映雅为军中慕赖,故得免。 奔奉天,授御史中丞。 从幸梁,道险涩,常为帝御。 会马骇突,帝恐伤映,诏舍辔,固不去,曰;「马奔是,不过伤臣;舍之,或犯清跸,臣虽死不中偿责。 」帝嘉叹,擢给事中。 映为人白皙长大,言音鸿爽,故帝常令侍左右,或前马胪传诏旨。 进中书舍人。 贞元二年,以舍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俄改中书侍郎,封河间县男,与崔造、刘滋并辅政。 滋端重寡言,映谦不肯事否可,一颛于造。 会造疾,映乃当国。 吐蕃数入寇,关辅震骚,咸言帝欲避狄。 映入谏曰:「戎狄不惩,臣之罪也。 然内外恟恟,谓陛下具糗粮,欲治行。 夫大幸不再,奈何不与臣等计乎?」因俯伏流涕,天子为感寤。 后给事中袁高忤帝旨,而映以为尚书左丞、御史大夫。 始,映微时,张延赏遇之善。 及映相,而延赏为左仆射,数为映画事,又为所亲求官,映不答,延赏恚。 既复用,即劾映非宰相器。 明年,贬夔州刺史,徙衡州。 久之,为桂管、江西两观察使。 始,映罢不以罪,冀复进,乃掊敛献贡,以中帝欲。 初,诸籓银大瓶止五尺,李兼为江西,始献六尺瓶,至映乃八尺云。 卒,年四十八,赠礼部尚书,谥曰忠。 卢迈,字子玄,河南河南人。 性孝友。 举明经入第,补太子正字。 以拔萃调河南主簿、集贤校理。 公卿交荐之,擢右补阙。 三迁吏部员外郎。 以族属客江介,出为滁州刺史。 召还,再迁谏议大夫。 数条当世病利,进给事中。 俄会考课,迈以不满岁,固辞上考,荐绅高其让。 改尚书右丞。 将作监元亘摄祠,以私忌不听誓,御史劾之。 帝疑其罚,下尚书省议。 迈曰:「按大夫士将祭于公,既视濯而父母死,犹奉祭。 礼,散齐有大功丧,致齐有期丧,齐有疾病,听还舍,不奉祭。 无忌日不受誓者。 虽令忌日与告,且《春秋》不以家事辞王事,今摄祭特命也,亘以常令拒特命,执非所宜。 」遂抵罪。 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进中书侍郎。 时陆贽、赵憬专大政,迈居中,治身循法无它过。 久之,暴眩省中,舆还第。 诏大臣即问,固乞骸骨,罢为太子宾客。 卒,年六十,赠太子太傅。 第56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56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