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堂灾,上疏谏,以「文明、垂拱后,执政者未满岁,率以罪去,大抵皆恶逆不道。 夫构大厦,济巨川,必择文梓、艅艎。 若亟毁而败,则是庇朽木、乘胶船也。 臣谓陛下求贤之意切,而取人之路宽,故一言有合,而付大任。 夫以尧举舜,犹历试诸难,况庸庸者可超处辅相,以百揆万机畀小人哉?」书闻不报。 未几,复为舍人,掌选。 病免,改太子谕德。 历豫、虢二州刺史,有善政。 转天官侍郎,修国史。 凡三掌选,铨授平允,议者公之。 长安中,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张易之诛,承庆以素附离,免冠待罪。 时议草赦令,咸推承庆,召使为之,无桡色误辞,援笔而就,众叹其壮。 然以累犹流岭表。 岁馀,拜辰州刺史,未行,以秘书员外少监召,兼脩国史,封扶阳县子。 诏撰《武后纪圣文》,中宗善之。 迁黄门侍郎,未拜,卒。 帝悼之,召其弟相州刺史嗣立会葬,因拜黄门侍郎继其位。 赠礼部尚书,谥曰温。 嗣立,字延构,与承庆异母。 少友悌,母遇承庆严,每笞,辄解衣求代,母不听,即遣奴自捶,母感寤,为均爱。 世比晋王览。 第进士,累调双流令,政为二川最。 承庆解凤阁舍人,武后召嗣立谓曰:「尔父尝称二子忠且孝,堪事朕。 比兄弟称职,如而父言。 今使卿兄弟自相代。 」即拜凤阁舍人。 时学校废,刑滥及善人,乃上书极陈:「永淳后,庠序隳散,胄子衰缺,儒学之官轻,章句之选弛。 贵阀后生以徼幸升,寒族平流以替业去。 垂拱间,仁入弥多,公行私谒,选补逾滥;经术不闻,猛暴相夸。 陛下诚下明诏,追三馆生徒,敕王公以下子弟一入太学,尊尚师儒,发扬劝奖,海内知响。 然后审畀铨总,各程所能。 以之临人,则官无旷,民乐业矣。 」 又曰:「扬豫以来,大狱屡兴,穷治连捕,数年不绝。 大猾伺间,阴相影会,构似是之言,正不赥之辜,恣行楚惨,类自诬服,王公士人,至连颈就戮。 道路藉藉,咸知其非,而锻练已成,不可翻动。 小则身诛,大则族夷,相缘共坐者庸可胜道?彼皆报雠复嫌,苟图功求官赏耳。 臣愿陛下廓天地之施、雷雨之仁,取垂拱以来罪无重轻所不赦者,普皆原洗。 死者还官,生者沾恩,则天下了然,知向所陷罪,非陛下意也。 」 长安中,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时州县非其人,后以为忧。 李峤、唐休璟曰:「今朝廷重内官,轻外职,每除牧守,皆诉不行,非过累不得遣。 请选台阁贤者分典大州,自近臣始。 」后曰:「谁为朕行?」嗣立曰:「内典机要,非臣所堪,请先行以示群臣。 」后悦,以本官检校汴州刺史,由是左肃政大夫杨再思等十八人悉补外。 未几,承庆知政事,嗣立以成均祭酒徙魏、洛二州,政无它异。 坐善二张,贬饶州长史。 繇相州刺史入为黄门侍郎。 转太府卿、修文馆大学士。 中宗景龙中,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时崇饰观寺,用度百出。 又恩幸食邑者众,封户凡五十四州,皆据天下上腴。 一封分食数州,随土所宜,牟取利入。 至安乐、太平公主,率取高赀多丁家,无复如平民有所损免,为封户者亟於军兴。 监察御史宋务光建言:「愿停徵封,一切附租庸输送。 」不纳。 嗣立建言: 今廪帑耗竭,无一岁之储。 假遇水旱,人须赈给,不时军兴,士待资装,陛下何以具之?伏见营立寺观,累年不绝,鸿侈繁丽,务相矜胜,大抵费常千万以上。 转徙木石,废功害农;地藏开发,蛰虫伤露。 上圣至慈,理必不然。 准之道法则乖,质之生人则损。 陛下岂不是思? 又食封之家,日月猥众,凡用户部丁六十万,人课二绢,则固一百二十万。 臣见太府岁调绢才百万匹,少则十之二,有所贷免,曾不半在。 比诸封家,所入已寡。 国初功臣,共定天下,食封不三十家,今横恩特赐,家至百四十以上。 天下租赋,在公不足,而私有馀。 又封家徵求,各遣奴皁,凌突侵渔,百姓怨叹。 或贸易断盗,诛责纷纭,曾无少息。 下民窭乏,何以堪命?臣愿以丁课一送太府,封家诣左藏仰给,禁止自徵,以息重困。 臣闻设官建吏,本於治人而务安之也。 明官得其人,则天下治。 古者取士,先乡曲之誉,然后辟於州;州已试,然后辟五府;五府著闻,乃升诸朝。 得不谓所择悉而所历深乎?今之取人,未试而遽迁,务进徼幸,比肩系踵。 故文者治官,则回邪赃污;武者治军,则庸懦怯弱。 补授亡限,员外置官,吏困供承,官竭资奉。 国家大事,岂甚於此? 古者,设爵待士,才者有之。 不才者进,则有才之路塞。 贤人据正,远侥幸之门。 侥幸开,则贤者隐矣。 贤者隐,则人不安;人不安,国将危矣。 刺史、县令,治人之首,比年不加简择,京官坐负及声称下者乃典州,吏部年高不善刀笔者乃拟县。 朝轻用人,何以治国?愿下有司,精加汰择。 凡诸曹侍郎、两省、二台及五品以上清望官,当先选用刺史、县令,所冀守宰称职,以兴太平。 帝不听。 嗣立与韦后属疏,帝特诏附属籍,顾待甚渥。 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 嗣立献木桮、藤盘数十物。 唐隆初,拜中书令。 韦后败,几死于乱,宁王为救免。 出为许州刺史,以定策立睿宗,赐封百户,徙汝州。 入为国子祭酒、太子宾客。 坐宗楚客等削遗制事,不执正,贬岳州别驾。 再徙为陈州刺史。 开元中,河南道巡察使表其廉,欲复用,会卒,年六十六,赠兵部尚书,谥曰孝。 初,嗣立代承庆为凤阁舍人、黄门侍郎;承庆亦代为天官侍郎及知政事。 父子并为宰相,世罕其比。 有二子恒、济,知名。 恒,开元初为砀山令,政宽惠,吏民爱之。 天子东巡,州县供张,皆鞭扑趣办,恒不立威而事给。 姑子御史中丞宇文融荐恒有经济才,让以其位,擢殿中侍御史。 累转给事中,为陇右、河西黜陟使。 时河西节度使盖嘉运恃左右援,横恣不法,妄列功状,恒劾奏之,人代其恐,出为陈留太守,卒。 第44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4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