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庆三年,诏副程名振经略辽东,破高丽于贵端城,斩首三千级。 明年,与梁建方、契苾何力遇高丽大将温沙多门,战横山,仁贵独驰入,所射皆应弦仆。 又战石城,有善射者,杀官军十余人,仁贵怒,单骑突击,贼弓矢俱废,遂生擒之。 俄与辛文陵破契丹于黑山,执其王阿卜固献东都。 拜左武卫将军,封河东县男。 诏副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总管。 将行,宴内殿,帝曰:「古善射有穿七札者,卿试以五甲射焉。 」仁贵一发洞贯,帝大惊,更取坚甲赐之。 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 仁贵虑为后患,悉坑之。 转讨碛北余众,擒伪叶护兄弟三人以归。 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九姓遂衰。 铁勒有思结、多览葛等部,先保天山,及仁泰至,惧而降,仁泰不纳,虏其家以赏军,贼相率遁去。 有候骑言:「虏辎重畜牧被野,可往取。 」仁泰选骑万四千卷甲驰,绝大漠,至仙萼河,不见虏,粮尽还。 人饥相食,比入塞,余兵才二十之一。 仁贵亦取所部为妾,多纳赇遣,为有司劾奏,以功见原。 乾封初,高丽泉男生内附,遣将军庞同善、高偘往慰纳,弟男建率国人拒弗纳,乃诏仁贵率师援送同善。 至新城,夜为虏袭,仁贵击之,斩数百级。 同善进次金山,衄虏不敢前,高丽乘胜进,仁贵击虏断为二,众即溃,斩馘五千,拔南苏、木底、苍岩三城,遂会男生军。 手诏劳勉。 仁贵负锐,提卒二千进攻扶余城,诸将以兵寡劝止。 仁贵曰:「在善用,不在众。 」身帅士,遇贼辄破,杀万余人,拔其城,因旁海略地,与李勣军合。 扶余既降,它四十城相率送款,威震辽海。 有诏仁贵率兵二万与刘仁轨镇平壤,拜本卫大将军,封平阳郡公,检校安东都护,移治新城。 抚孤存老,检制盗贼,随才任职,褒崇节义,高丽士众皆欣然忘亡。 咸亨元年,吐蕃入寇,命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率将军阿史那道真、郭待封击之,以援吐谷浑。 侍封尝为鄯城镇守,与仁贵等夷,及是,耻居其下,颇违节度。 初,军次大非川,将趋乌海,仁贵曰:「乌海地险而瘴,吾入死地,可谓危道,然速则有功,迟则败。 今大非岭宽平,可置二栅,悉内辎重,留万人守之,吾倍道掩贼不整,灭之矣。 」乃约赍,至河口,遇贼,破之,多所杀掠,获牛羊万计。 进至乌海城,以待后援。 待封初不从,领辎重踵进,吐蕃率众二十万邀击取之,粮仗尽没,待封保险。 仁贵退军大非川,吐蕃益兵四十万来战,王师大败。 仁贵与吐蕃将论钦陵约和,乃得还,吐谷浑遂没。 仁贵叹曰:「今岁在庚午,星在降娄,不应有事西方,邓艾所以死于蜀,吾固知必败。 」有诏原死,除名为庶人。 未几,高丽余众叛,起为鸡林道总管。 复坐事贬象州,会赦还。 帝思其功,乃召见曰:「畴岁万年宫,微卿,我且为鱼。 前日殄九姓,破高丽,尔功居多。 人有言向在乌海城下纵虏不击,以至失利,此朕所恨而疑也。 今辽西不宁,瓜、沙路绝,卿安得高枕不为朕指麾邪?于是拜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率兵击突厥元珍于云州。 突厥问曰:“唐将为谁?」曰:「薛仁贵。 」突厥曰:「吾闻薛将军流象州死矣,安得复生?」仁贵脱兜鍪见之,突厥相视失色,下马罗拜,稍稍遁去。 仁贵因进击,大破之,斩首万级,获生口三万,牛马称是。 永淳二年卒,年七十。 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官给舆,护丧还乡里。 子讷,字慎言,起家城门郎,迁蓝田令。 富人倪氏讼息钱于肃政台,中丞来俊臣受赇,发义仓粟数千斛偿之。 讷曰:「义仓本备水旱,安可绝众人之仰私一家?」报上不与。 会俊臣得罪,亦止。 后突厥扰河北,武后以讷世将,诏摄左威卫将军、安东道经略使。 对同明殿,具言:「丑虏冯暴,以庐陵王藉言,今虽还东宫,议不坚信。 若太子无动,贼不讨而解。 」后纳其言。 俄迁幽州都督、安东都护。 改并州长史,检校左卫大将军。 讷久处边,有战功。 开元初,玄宗讲武新丰,诏讷为左军节度。 时诸部颇失序,唯讷与解琬军不动。 帝令轻骑召之,至军门,不得入。 礼成,尤见慰劳。 明年,契丹、奚、突厥连和,数入边,讷建议请讨,诏监门将军杜宾客、定州刺史崔宣道与讷帅众二万出檀州。 宾各议「方暑,士负戈赢粮深讨,虑恐无功」,姚元崇亦持不可,讷独曰:「夏草荐茂,羔犊方息,不费馈饟因盗资,振国威灵,不可失也。 」天子方欲夸威四夷,喜奇功,乃听讷言,而授紫微黄门三品以重之。 师至滦河,与贼遇,诸将不如约,为虏覆,尽亡其军。 讷脱身走,而罪宣道及大将李思敬等八人,有诏斩以徇,独宾客免,尽夺讷官爵。 俄而吐蕃大酋坌达延、乞力徐等众十万寇临洮,入兰州,剽牧马,诏讷白衣摄羽林将军,为陇右防御使,与王晙击之。 追及贼,战武阶驿,犄角劫之,破其众;尾北至洮水,又战长城堡,杀卤数万,擒其酋六指乡弥洪,悉收所掠及仗械不赀。 时帝欲自将北伐,及讷大克,乃止行。 命紫微舍人倪若水即军陟功状,拜讷左羽林大将军,复封平阳郡公,以子畅为朝散大夫。 又授凉州镇军大总管,赤水、建康、河源边州皆隶节度。 俄为朔方行军大总管。 久之,以老致仕。 卒,年七十二,赠太常卿,谥曰昭定。 讷性沉勇寡言,其用兵,临大敌益壮。 弟楚玉,开元中为范阳节度使,以不职废。 生子嵩。 嵩生燕、蓟间,气豪迈,不肯事产利,以膂力骑射自将。 豫安禄山乱,晚为史朝义守相州。 仆固怀恩破朝义,长驱河朔,嵩震惧,迎拜军门,怀恩释之,奏为检校刑部尚书、相卫洺邢等州节度使。 方大乱后,人亦厌祸,嵩谨奉职,颇有治名。 大历初,封高平郡王,实封二百户,号其军为昭义。 迁检校尚书右仆射,更封平阳。 七年卒,赠太保。 诏其弟昽知留后事,累加检校太子少师。 十年,为其将裴志清所逐,以兵归田承嗣。 昽奔洺州。 请入朝,降服待罪银台门,赦之。 乃分其地,以蒿族子择为相州刺史,雄卫州刺史,坚洺州刺史。 承嗣诱雄乱,不从,遣客刺杀之。 初,嵩好蹴踘,隐士刘钢劝止曰:「为乐甚众,何必乘危邀晷刻欢?」嵩悦,图其形坐右。 嵩子平。 第42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4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