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齐贤,袭爵,由侍御史出为晋州司马。 帝以其方直,尊惮之。 时将军史兴宗从猎苑中,言晋州出佳鹞,可捕取。 帝曰:「齐贤岂捕鹞人邪?卿安得以此待之?」累迁黄门侍郎,脩国史。 永淳元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武后时,代裴炎为侍中,辨炎不反,后怒,左迁普州刺史,道贬吉州长史。 永昌中,为酷吏所陷,系州狱,自经死,没其家。 建中三年,赠太子太保。 齐贤三世至两省侍郎,典选。 从父应道吏部郎中,从父弟令植礼部侍郎,凡八人前后历吏部郎中、员外,世以为罕。 令植孙从一,擢进士宏词第,调渭南尉。 雅为常衮、卢杞所厚,荐授监察御史。 普王讨李希烈,表为元帅判官。 德宗居奉天,超拜刑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从幸梁州,改中书侍郎,帝遇之善。 然无它材能,容身远罪而已。 贞元初,以疾自乞,罢为户部尚书。 卒,赠太子太傅。 李敬玄,亳州谯人。 该览群籍,尤善于礼。 高宗在东宫,马周荐其材,召入崇贤馆侍读,假中秘书读之。 为人峻整,然造请不惮寒暑。 许敬宗颇荐延之。 历西台舍人,弘文馆学士。 迁右肃机,检校太子右中护。 拜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兼检校司列少常伯。 时员外郎张仁祎有敏才,敬玄委以曹事,仁祎为造姓历、状式、铨簿,钳键周密,病心太劳死。 敬玄因其法,衡综有序。 自永徽后,选员浸多,惟敬玄居职有能称。 性强记,虽官万员,遇诸道,未尝忘姓氏。 有来诉者,口谕书判参舛及殿累本末无少缪,天下伏其明。 杭州参军徐太玄哀其僚张惠以赃抵死,而惠母老,乃诣狱自言与惠偕受,薄其罪,惠得不死,太玄坐免官十年。 敬玄廉知之,擢为郑州司功参军,后至秘书少监、申王师,以德行闻。 其鉴拔率若此。 咸亨二年,转中书侍郎。 又改吏部,兼太子右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 进吏部尚书。 居选部久,人多附向。 凡三娶皆山东旧族,又与赵李氏合谱,故台省要职多族属姻家。 高宗知之,不能善也。 仪凤元年,拜中书令,封赵国公。 刘仁轨西讨吐蕃,有所建请,敬玄数持异,由是有隙,因奏河西镇守非敬玄不可。 敬玄辞以非将帅才,且仁轨逞憾,故强臣以不能。 帝厌之,因曰:「仁轨若须朕,朕且行,卿安得辞?」乃拜洮河道大总管,兼镇抚大使,检校鄯州都督,统兵十八万,代仁轨。 与吐蕃将论钦陵战青海,使刘审礼为先锋,麈虏,敬玄按军自如,审礼战殁,尚首鼠不进,乃顿承风岭,又阴沟淖,莫能前,贼屯高压其营。 偏将黑齿常之率死士夜击贼,敬玄始得至鄯州。 又战湟川,遂大败。 数称疾求罢归,许之。 既入见,不引谢,即还府视事。 帝察实不病,贬衡州刺史。 久之,迁扬州长史。 卒官,赠兗州都督,谥曰文宪。 撰次《礼论》及它书数十百篇。 二子:思冲、守一。 思冲,神龙初,历工部侍郎、左羽林军将军,从节愍太子诛武三思,见杀,籍其家。 守一郫令。 孙绅别传。 敬玄弟元素,为武德令。 刺史李文暕横调民黄金造常满尊以献,官属无敢谏,元素固争,文暕为少损,更以私财助之。 延载初,繇文昌左丞迁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为武懿宗所构,与綦连耀等同诛。 神龙中,追洗其辜。 刘德威,徐州彭城人。 姿貌魁秀,有干略。 隋大业末,从裴仁基讨淮贼,手剑贼酋,传行在。 后归李密,密分麾下兵使守怀州。 密降,俱入朝,授左武候将军,封滕县公。 诏将兵击刘武周,因判并州总管府司马。 裴寂失律,齐王元吉弃州遁,德威总留府事。 贼薄城,民皆叛附贼,遂为武周所获,使率本部徇地浩州,得自拔归,尽上贼中虚实,高祖嘉纳,改彭城县公。 未几,检校大理少卿,从平洛阳,有功,转刑部侍郎,加散骑常侍,妻以平寿县主。 贞观初,历大理卿、绵州刺史。 政号廉平,百姓立石颂德。 寻检校益州大都督府长史。 入为大理卿。 太宗问曰:「比刑网浸密,咎安在?」德威曰:「在君不在臣。 下之宽猛,视主之好。 律:失入者减三,失出者减五。 今坐入者无辜,坐出者有罪,所以吏务深文,为自营计,非有教使然也。 」帝然其言。 后迁刑部尚书,检校雍州别驾。 诏至齐州按齐王祐狱,还,半道闻祐反,入据济州。 诏德威就发河南兵经略之,会母丧免。 既除,为同州刺史。 永徽三年,卒官,年七十一,赠礼部尚书、幽州都督,谥曰襄,陪葬献陵。 德威于闺门友睦,为人宽平,生平所得奉禄,以分宗亲,无留藏。 子审礼。 审礼少丧母,为祖母元所养。 隋末大乱,道不通,审礼尚少,自乡里负祖母度江,转侧避地。 及天下平,西入长安。 元每疾病,必亲煮药,尝而进。 元曰:「儿孝通幽显,吾一顾念,疾辄间。 」贞观中,历左骁卫郎将。 父丧免。 比葬,徙跣血流,行路咨叹。 服除,当袭爵,让其弟,不听。 见父执必感泗滂沱。 事继母尤谨,与弟延景为闻友,得禄多资之,而妻子执寒苦,晏如也。 再从皆同居,合二百口,内外无间言。 迁工部尚书,检校左卫大将军。 仪凤三年,吐番寇凉州,副中书令李敬玄讨之。 遇虏青海上,与战,敬玄逗挠不前,审礼败,为虏执。 其子尚乘直长殆庶及延景诣阙待罪,请入贼以赎。 有诏审礼徇忠以没,非有罪,宜各还职。 特诏殆庶弟易从省之。 既至,而审礼卒,易从昼夜哭不止,吐番哀其志,乃还父尸,徙跣万里,扶护以归,见者流涕。 审礼赠工部尚书,谥曰僖。 延景,字冬日,终陕州刺史。 睿宗初,以后父追赠尚书右仆射,陪葬乾陵。 易从累迁彭州长史、任城县男。 永昌中,为酷吏周兴诬构,坐死。 将刑,百姓奔走,争解衣投地,曰:「为长史祈福。 」有司平直,乃十余万。 当时号「孝义刘家」。 及易从以非祸死,天下冤之。 子升,年十余岁流岭表,六道使诛流人,升以信爱为首领所庇免。 后易姓温,北归洛。 景云中,特授右武卫骑曹参军。 开元中,累迁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 升能文,善草隶。 审礼从弟延嗣,为润州司马。 徐敬业攻润州,延嗣与刺史固守。 俄而城陷,敬业邀以降,延嗣曰:「吾世蒙恩,今城不守,所负多矣,讵能苟生为宗族羞?」敬业怒,将斩之,其党魏思温救止,系江都狱。 敬业败,录忠当叙,以裴炎近亲,裁迁梓州长史。 转汾州刺史。 宗族至刺史者二十余人。 第40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40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