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四人,從六品下。 掌判監事。 凡外營繕、大事則聽制敕,小事則須省符。 功有長短,役有輕重。 自四月距七月,為長功;二月、三月、八月、九月,為中功;自十月距正月,為短功。 長上匠,州率資錢以酬僱。 軍器則勒歲月與工姓名。 武德初,改令曰大匠,少令曰少匠。 龍朔二年,改將作監曰繕工監,大匠曰大監,少匠曰少監。 咸亨元年,繕工監曰營繕監。 天寶十一載,改大匠曰大監,少匠曰少監。 有府十四人,史二十八人,計史三人,亭長四人,掌固六人,短蕃匠一萬二千七百四十四人,明資匠二百六十人。 主簿二人,從七品下。 掌官吏糧料、俸食,假使必由之。 諸司供署監物有闕,舉焉。 錄事二人,從九品上。 △左校署 令二人,從八品下;丞一人,正九品下。 掌梓匠之事。 樂縣、簨弶、兵械、喪葬儀物皆供焉。 宮室之制,自天子至士庶有等差,官脩者左校為之。 監作十人。 有府六人,史十二人,監作十二人。 △右校署 令二人,正八品下;丞三人,正九品下。 掌版築、涂泥、丹堊、匽廁之事。 有所須,則審其多少而市之。 監作十人。 有府五人,史十人,典事二十四人。 △中校署 令一人,從八品下;丞三人,正九品下。 掌供舟軍、兵械、雜器。 行幸陳設則供竿柱,閒廄系秣則供行槽,禱祀則供棘葛,內外營作所須皆取焉。 監牧車牛,有年支芻豆,則受之以給車坊。 監事四人。 武后時,改曰營繕署。 垂拱元年複舊,尋廢。 開元初復置。 有府二人,史六人,典事八人,掌固二人。 △甄官署 令一人,從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 掌琢石、陶土之事,供石磬、人、獸、碑、柱、碾、磑、瓶、缶之器,敕葬則供明器。 監作四人。 有府五人,史十人,典事十八人。 百工、就谷、庫谷、斜谷、太陰、伊陽監,監各一人,正七品下;副監一人,從七品下;丞一人,正八品上。 掌採伐材木。 監作四人。 武德初,置百工監,掌舟車及營造雜作,有監、少監各一人,丞四人,主簿一人。 又置就谷、庫谷、斜谷、太陰、伊陽五監。 貞觀中,廢百工監。 高宗置百工署,掌東都土木瓦石之功。 開元十五年為監。 有錄事一人,府一人,史三人,典事二十人。 ○軍器監 監一人,正四品上;丞一人,正七品上。 掌繕甲弩,以時輸武庫。 總署二:一曰弩坊,二曰甲坊。 主簿一人,正八品下;錄事一人,從九品下。 武德初,有武器監一人,正八品下。 掌兵杖、廄牧。 少監一人,丞二人,主簿一人。 七年廢軍器監,八年復置,九年又廢。 貞觀六年,廢武器監。 開元以前,軍器皆出左尚署,三年置軍器監,十一年復廢為甲弩坊,隷少府,十六年復為監。 有府八人,史十二人,亭長二人,掌固四人。 △弩坊署 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一人,正九品下。 掌出納矛槊、弓矢、排弩、刃鏃、雜作及工匠。 監作二人。 有府二人,史五人,典事二人。 貞觀六年,改弓弩署為弩坊署,甲鎧署為甲坊署。 △甲坊署 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一人,正九品下。 掌出納甲冑、■繩、筋角、雜作及工匠。 監作二人。 有府二人,史五人,典事二人。 ○都水監 使者二人,正五品上。 掌川澤、津梁、渠堰、陂池之政,總河渠、諸津監署。 凡漁捕有禁,溉田自遠始,先稻後陸,渠長、斗門長節其多少而均焉。 府縣以官督察。 丞二人,從七品上。 掌判監事。 凡京畿諸水,因灌溉盜費者有禁。 水入內之餘,則均王公百官。 主簿一人,眾八品下。 掌運漕、漁捕程,會而糾舉之。 武德初,廢都水監為署。 貞觀六年復為監,改令曰使者。 龍朔二年,改都水監曰司津監,使者曰監。 武后垂拱元年,改都水監曰水衡監,使者曰都尉。 開元二十五年,不隷將作監。 有錄事一人,府五人,史十人,亭長一人,掌固四人。 初,貞觀六年,置舟楫署,有令一人,正八品下,掌舟楫、運漕;漕正一人,府三人,史六人,監漕一人,漕史一人,典事六人,掌固八人。 上元二年,置丞二人,正九品下,掌運漕隱失。 開元二十六年,署廢。 △河渠署 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一人,正九品上。 掌河渠、陂池、堤堰、魚醢之事。 凡溝渠開塞,漁捕時禁,皆顓之。 饗宗廟,則供魚鮍;祀昊天上帝,有司攝事,則供腥魚。 日供尚食及給中書、門下,歲供諸司及東宮之冬藏。 渭河三百里內漁釣者,五坊捕治之。 供祠祀,則自便橋至東渭橋禁民漁。 三元日,非供祠不採魚。 唐有河堤使者。 貞觀初改曰河堤謁者。 有府三人,史六人,典事三人,每渠及斗門有長一人,掌固三人,魚師十二人。 初,有監漕十人,從九品上,大曆後省。 興成、五門、六門、龍首、涇堰、滋堤,凡六堰,皆有丞一人,從九品下。 府一人,史二人,典事二人,掌固二人。 貞觀六年皆廢。 河堤謁者六人,正八品下。 掌完堤堰、利溝瀆、漁捕之事。 涇、渭、白渠,以京兆少尹一人督視。 △諸津 令各一人,正九品上;丞二人,從九品下。 掌天下津濟舟梁。 灞橋、永濟橋,以勛官散官一人蒞之;天津橋、中橋,則以衛士拚掃。 凡舟渠之備,皆先儗其半,袽塞、竹,所在供焉。 唐改津尉曰令,有錄事一人,府一人,史二人,典事三人,津吏五人,橋丁各三十人,匠各八人。 京兆、河南諸津,隷都水監;便橋、渭橋、萬年三橋,有丞一人,從九品下;府一人,史十人,典事二人,掌固二人。 貞觀中廢。 志第三十九上 百官四上 ○十六衛 △左右衛 第22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2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