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二人,正八品上;丞四人,正九品上;監事十人,掌供薪炭、鵝鴨、蒲藺、陂池藪澤之物,以給祭祀、朝會、饗燕賓客。 有府七人,史十四人,典事十九人,掌固五人。 △{道禾}官署 令二人,正八品下;丞四人,正九品上;監事十人。 掌{道禾}擇米麥。 凡九谷,皆隨精粗差其耗損而供焉。 有府八人,史十六人,典事二十四人,掌固五人。 初有禦細倉督、麹面倉督,貞觀中省。 △太原、永豐、龍門等倉 每倉監一人,正七品下;丞二人,從八品上。 掌倉廩儲積。 凡出納帳籍,歲終上寺。 有錄事一人,府三人,史六人,典事八人,掌固六人;龍門等倉,減府一人,史、典事、掌固各減二人。 △司竹 監一人,從六品下;副監一人,正七品下;丞二人,正八品上。 掌植竹、葦,供宮中百司簾篚之屬,歲以筍供尚食。 有錄事一人,府二人,史四人,典事三十人,掌固四人,葦園匠一百人。 △慶善、石門、溫泉湯等監 每監監一人,從六品下;丞一人,正七品下。 掌湯池、宮禁、防堰及偫粟芻、脩調度,以備供奉。 王公以下湯館,視貴賤為差。 凡近湯所潤瓜蔬,先時而熟者,以薦陵廟。 有錄事一人,府一人,史二人,掌固四人。 △京都諸宮苑總監 監各一人,從五品下;副監各一人,從六品下;丞各二人,從七品下;主簿各二人,從九品上。 掌苑內宮館、園池、禽魚、果木。 凡官屬人畜出入,皆有籍。 有錄事各二人,府各八人,史各十六人,亭長各四人,掌固各六人,獸醫各五人。 △京都諸園苑監、苑四面監 監各一人,從六品下;副監各一人,從七品下;丞各二人,正八品下。 掌完葺苑面、宮館、園池與種蒔、蕃養六畜之事。 顯慶二年,改青城宮監曰東都苑北面監,明德宮監曰東都苑南面監,洛陽宮農圃監曰東都苑東面監,倉貨監曰東都苑西面監。 有錄事各一人,府各三人,史各六人,典事各六人,掌固各六人。 △九成宮總監 監一人,從五品下;副監一人,從六品下;丞一人,從七品下;主簿一人,從九品上。 掌脩完宮苑,供進煉餌之事。 有錄事一人,府三人,自監以下,品同宮苑。 武德初,改隋仁壽宮監曰九成宮監。 △諸鹽池監 監一人,正七品下,掌鹽功簿帳。 有錄事一人,史二人。 △諸屯 監一人,從七品下;丞一人,從八品下。 掌營種屯田,句會功課及畜產簿帳,以水旱蝝蝗定課。 屯主勸率營農,督斂地課。 有錄事一人,府一人,史二人,典事二人,掌固四人。 每屯主一人,屯副一人,主簿一人,錄事一人,府三人,史五人。 ○太府寺 卿一人,從三品;少卿二人,從四品上。 掌財貨、廩藏、貿易,總京都四市、左右藏、常平七署。 凡四方貢賦、百官俸秩,謹其出納。 賦物任土所出,定精粗之差,祭祀幣帛皆供焉。 龍朔二年,改太府寺曰外府寺。 武后光宅元年,改曰司府寺。 中宗即位,復曰太府寺。 有府二十五人,史五十人,計史四人,亭長七人,掌固七人。 丞四人,從六品上。 掌判寺事。 凡元日、冬至以方物陳于庭者,受而進之。 會賜及別敕六品以下賜者,給于朝堂。 以一人主左、右藏署帳,凡在署為簿,在寺為帳,三月一報金部。 主簿二人,從七品上。 掌印,省鈔目,句檢稽失,平權衡度量,歲以八月印署,然後用之。 錄事二人。 △兩京諸市署 令一人,從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 掌財貨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偽輕重。 市肆皆建標築土為候,禁榷固及參市自殖者。 凡市,日中擊鼓三百以會眾,日入前七刻,擊鉦三百而散。 有果毅巡。 平貨物為三等之直,十日為簿。 車駕行幸,則立市于頓側互市,有衛士五十人,以察非常。 有錄事一人,府三人,史七人,典事三人,掌固一人。 △左藏署 令三人,從七品下;丞五人,從八品下;監事八人。 掌錢帛、雜彩。 天下賦調,卿及御史監閲。 有府九人,史十八人,典事十二人,掌固八人。 △右藏署 令二人,正八品上;丞三人,正九品上;監事四人。 掌金玉、珠寶、銅鐵、骨角、齒毛、彩畫。 有府五人,史十二人,典事七人,掌固十人。 △常平署 令一人,從七品上;丞二人,從八品下;監事五人。 掌平糴、倉儲、出納。 有府四人,史八人,典事五人,掌固六人。 顯慶三年,置署。 武后時,東都亦置署。 ○國子監 祭酒一人,從三品;司業二人,從四品下。 掌儒學訓導之政,總國子、太學、廣文、四門、律、書、算凡七學。 天子視學,皇太子齒冑,則講義。 釋奠,執經論議,奏京文武七品以上觀禮。 凡授經,以《周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毛詩》、《春秋左氏傳》、《公羊傳》、《谷梁傳》各為一經,兼習《孝經》、《論語》、《老子》,歲終,考學官訓導多少為殿最。 丞一人,從六品下,掌判監事。 每歲,七學生業成,與司業、祭酒蒞試,登第者上于禮部。 主簿一人,從七品下。 掌印,句督監事。 七學生不率教者,舉而免之。 錄事一人,從九品下。 武德初,以國子監曰國子學,隷太常寺,貞觀二年復曰監。 龍朔二年,改國子監曰司成館,祭酒曰大司成,司業曰少司成。 咸亨元年復曰監。 垂拱元年,改國子監曰成均監。 有府七人,史十三人,亭長六人,掌固八人。 △國子學 博士五人,正五品上。 掌教三品以上及國公子孫、從二品以上曾孫為生者。 五分其經以為業:《周禮》、《儀禮》、《禮記》、《毛詩》、《春秋左氏傳》各六十人,暇則習隷書、《國語》、《說文》、《字林》、《三倉》、《爾雅》。 每歲通兩經。 求仕者,上于監;秀才、進士亦如之。 學生以長幼為序,習正業之外,教吉、凶二禮,公私有事則相儀。 龍朔二年,改博士曰宣業。 有大成十人,學生八十人,典學四人,廟干二人,掌固四人,東都學生十五人。 助教五人,從六品上。 掌佐博士分經教授。 直講四人,掌佐博士、助教以經術講授。 五經博士各二人,正五品上。 掌以其經之學教國子。 《周易》、《尚書》、《毛詩》、《左氏春秋》、《禮記》為五經,《論語》、《孝經》、《爾雅》不立學官,附中經而已。 △太學 博士六人,正六品上;助教六人,從七品上。 掌教五品以上及郡縣公子孫、從三品曾孫為生者,五分其經以為業,每經百人。 有學生七十人,典學四人,掌固六人,東都學生十五人。 第22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2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