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經交趾太平,百餘里至峰州。 又經南田,百三十里至恩樓縣,乃水行四十里至忠城州。 又二百里至多利州,又三百里至硃貴州,又四百里至丹棠州,皆生獠也。 又四百五十里至古湧步,水路距安南凡千五百五十里。 又百八十里經浮動山、天井山,山上夾道皆天井,間不容跬者三十里。 二日行,至湯泉州。 又五十里至祿索州,又十五里至龍武州,皆爨蠻安南境也。 又八十三里至儻遲頓,又經八平城,八十里至洞澡水,又經南亭,百六十里至曲江,劍南地也。 又經通海鎮,百六十里渡海河、利水至絳縣。 又八十里至晉寧驛,戎州地也。 又八十里至柘東城,又八十里至安寧故城,又四百八十里至雲南城,又八十里至白崖城,又七十里至蒙舍城,又八十里至龍尾城,又十里至大和城,又二十五里至羊苴咩城。 自羊苴咩城西至永昌故郡三百里。 又西渡怒江,至諸葛亮城二百里。 又南至樂城二百里。 又入驃國境,經萬公等八部落,至悉利城七百里。 又經突旻城至驃國千里。 又自驃國西度黑山,至東天竺迦摩波國千六百里。 又西北渡迦羅都河至奔那伐檀那國六百里。 又西南至中天竺國東境恆河南岸羯硃嗢羅國四百里。 又西至摩羯陀國六百里。 一路自諸葛亮城西去騰充城二百里。 又西至彌城百里。 又西過山,二百里至麗水城。 乃西渡麗水、龍泉水,二百里至安西城。 乃西渡彌諾江水,千里至大秦婆羅門國。 又西渡大嶺,三百里至東天竺北界個沒盧國。 又西南千二百里,至中天竺國東北境之奔那伐檀那國,與驃國往婆羅門路合。 一路自驩州東二日行,至唐林州安遠縣,南行經古羅江,二日行至環王國之檀洞江。 又四日至硃崖,又經單補鎮,二日至環王國城,故漢日南郡地也。 自驩州西南三日行,度霧溫嶺,又二日行至棠州日落縣,又經羅倫江及古朗洞之石蜜山,三日行至棠州文陽縣。 又經漦誑澗,四日行至文單國之算台縣,又三日行至文單外城,又一日行至內城,一曰陸真臘,其南水真臘。 又南至小海,其南羅越國,又南至大海。 廣州東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門山,乃帆風西行,二日至九州石。 又南二日至象石。 又西南三日行,至占不勞山,山在環王國東二百里海中。 又南二日行至陵山。 又一日行,至門毒國。 又一日行,至古笪國。 又半日行,至奔陀浪洲。 又兩日行,到軍突弄山。 又五日行至海硤,蕃人謂之「質」,南北百里,北岸則羅越國,南岸則佛逝國。 佛逝國東水行四五日,至訶陵國,南中洲之最大者。 又西出硤,三日至葛葛僧祗國,在佛逝西北隅之別島,國人多鈔暴,乘舶者畏憚之。 其北岸則個羅國。 個羅西則哥谷羅國。 又從葛葛僧只四五日行,至勝鄧洲。 又西五日行,至婆露國。 又六日行,至婆國伽藍洲。 又北四日行,至師子國,其北海岸距南天竺大岸百里。 又西四日行,經沒來國,南天竺之最南境。 又西北經十餘小國,至婆羅門西境。 又西北二日行,至拔狖國。 又十日行,經天竺西境小國五,至提狖國,其國有彌蘭太河,一曰新頭河,自北渤昆國來,西流至提狖國北,入于海。 又自提狖國西二十日行,經小國二十餘,至提羅盧和國,一曰羅和異國,國人于海中立華表,夜則置炬其上,使舶人夜行不迷。 又西一日行,至烏剌國,乃大食國之弗利剌河,南入于海。 小舟溯流二日至末羅國,大食重鎮也。 又西北陸行千里,至茂門王所都縛達城。 自婆羅門南境,從沒來國至烏剌國,皆緣海東岸行;其西岸之西,皆大食國,其西最南謂之三蘭國。 自三蘭國正北二十日行,經小國十餘,至設國。 又十日行,經小國六七,至薩伊瞿和竭國,當海西岸。 又西六七日行,經小國六七,至沒巽國。 又西北十日行,經小國十餘,至拔離謌磨難國。 又一日行,至烏剌國,與東岸路合。 西域有陀拔思單國,在疏勒西南二萬五千里,東距勃達國,西至涅滿國,皆一月行,南至羅剎支國半月行,北至海兩月行。 羅剎支國東至都槃國半月行,西至沙蘭國,南至大食國皆二十日行。 都槃國東至大食國半月行,南至大食國二十五日行,北至勃達國一月行。 勃達國東至大食國兩月行,西北至岐蘭國二十日行,北至大食國一月行。 河沒國東南至陀拔國半月行,西北至岐蘭國二十日行,南至沙蘭國一月行,北至海兩月行。 岐蘭國西至大食國兩月行,南至涅滿國二十日行,北至海五日行。 涅滿國西至大食國兩月行,南至大食國一月行,北至岐蘭國二十日行。 沙蘭國南至大食國二十五日行,北至涅滿國二十五日行。 石國東至拔汗那國百里,西南至東米國五百里。 罽賓國在疏勒西南四千里,東至俱蘭城國七百里,西至大食國千里,南至婆羅門國五百里,北至吐火羅國二百里。 東米國在安國西北二千里,東至碎葉國五千里,西南至石國千五百里,南至拔汗那國千五百里。 史國在疏勒西二千里,東至俱蜜國千里,西至大食國二千里,南至吐火羅國二百里,西北至康國七百里。 志第三十四 選舉志上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舊,然其大要有三。 由學館者曰生徒,由州縣者曰鄉貢 ,皆升于有司而進退之。 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經,有俊士,有進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開元禮,有道舉,有童子。 而明經之別,有五經,有三經,有二經,有學究一經,有三禮,有三傳,有史科。 此歲舉之常選也。 其天子自詔者曰制舉,所以待非常之才焉。 凡學六,皆隷于國子監:國子學,生三百人,以文武三品以上子孫若從二品以上曾孫及勛官二品、縣公、京官四品帶三品勛封之子為之;太學,生五百人,以五品以上子孫、職事官五品期親若三品曾孫及勛官三品以上有封之子為之;四門學,生千三百人,其五百人以勛官三品以上無封、四品有封及文武七品以上子為之,八百人以庶人之俊異者為之;律學,生五十人,書學,生三十人,算學,生三十人,以八品以下子及庶人之通其學者為之。 京都學生八十人,大都督、中都督府、上州各六十人,下都督府、中州各五十人,下州四十人,京縣五十人,上縣四十人,中縣、中下縣各三十五人,下縣二十人。 國子監生,尚書省補,祭酒統焉。 州縣學生,州縣長官補,長史主焉。 第20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20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