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府河東郡,赤。 本蒲州,上輔。 義寧元年治桑泉,武德三年徙治河東。 開元八年置中都,為府;是年罷都,復為州。 乾元三年復為府。 土貢:氈、簹扇、龍骨、棗、鳳棲梨。 戶七萬八百,口四十六萬九千二百一十三。 縣十三:有府三十三,曰興樂、德義、胡壁、龍亭、清源、永和、陶城、霍山、瀵水、首陽、壽貴、歸仁、長渠、虞城、通閏、寶鼎、鹽海、歸淳、大陽、永安、奉信、永興、右威、汾陰、甘泉、平川、安保、石門、綏化、壇道、安邑、崇義、六軍。 又有耀德軍,乾元二年置,廣德二年廢。 河東,次赤。 有芳醖監、汲河以釀,武德三年置,貞觀十年廢;南有風陵關,聖歷元年置;有歷山。 河西,次赤。 開元八年析河東置,尋省。 乾元三年更同州之朝邑曰河西,來屬。 大曆五年復還同州,析朝邑、河東別置。 有蒲津關,一名蒲阪。 開元十三年鑄八牛,牛有一人策之,牛下有山,皆鐵也,夾岸以維浮梁。 十五年自朝邑徙河瀆祠于此。 臨晉,次畿。 本桑泉,武德三年析置溫泉縣,九年省。 天寶十三載更名。 解,次畿。 本虞鄉,武德元年更名。 貞觀十七年省,以地入虞鄉,二十二年復置。 有鹽池,又有女鹽池;有紫泉監,乾元元年置;有銅穴十二。 猗氏,次畿,有孤山。 虞鄉,次畿。 武德元年別置。 貞觀二十二年省,以地入解。 天授二年復置。 北十五里有涑水渠,貞觀十七年,刺史薛萬徹開,自聞喜引涑水下入臨晉。 永樂,次畿。 武德元年置,本隷芮州,州廢,隷鼎州,貞觀八年來屬,後又隷虢州,神龍元年復故。 有雷首山。 安邑,次畿。 義寧元年以安邑、虞鄉、夏置安邑郡。 武德元年曰虞州,又析置桐鄉縣。 三年析安邑置興樂縣。 貞觀元年省。 十七年州廢,省桐鄉入聞喜,以安邑、解來屬。 至德二載更安邑曰虞邑,乾元元年隷陝州,大曆四年復故名,元和三年來屬。 有龍池宮,開元八年置;有鹽池,與解為兩池,大曆十二年生乳鹽,賜名寶應靈慶池;有銀監。 寶鼎,次畿。 本汾陰。 義寧元年以汾陰、龍門置汾陰郡,武德元年曰泰州,州廢來屬。 開元十年獲寶鼎,更名。 有后土祠。 襄陵,緊。 本隷晉州,元和十四年隷絳州,大和元年來屬。 稷山,上。 本隷絳州,唐末來屬。 有稷山。 萬泉,上。 本隷泰州,武德三年析稷山、安邑、猗氏、汾陰、龍門置,州廢隷絳州,大順二年來屬。 有介山。 龍門。 次畿。 武德二年徙泰州來治,五年析置萬春縣。 貞觀十七年州廢,省萬春入龍門,隷絳州。 元和初來屬。 有龍門關;有高祖廟,貞觀中置;北三十里有瓜谷山堰,貞觀十年築;東南二十三里有十石壚渠,二十三年,縣令長孫恕鑿,溉田良沃,畝收十石;西二十一里有馬鞍塢渠,亦恕所鑿;有龍門倉,開元二年置。 晉州平陽郡,望。 本臨汾郡,義寧二年更名。 土貢:蠟燭。 有平陽院礬官。 戶六萬四千八百三十六,口四十二萬九千二百二十一。 縣八:有府十五,曰神山、平陽、豐寧、冀城、安信、萬安、益昌、英台、岳陽、仁壽、高陽、臨汾、晉安、白澗、高華、仁德。 臨汾,望。 東北十里有高梁堰,武德中引高梁水溉田,入百金泊。 貞觀十三年為水所壞。 永徽二年,刺史李寬自東二十五里夏柴堰引潏水溉田,令陶善鼎復治百金泊,亦引潏水溉田。 乾封二年堰壞,乃西引晉水;有姑射山。 洪洞,望。 本楊,義寧二年更名。 武德元年析洪洞、臨汾置西河縣,貞觀十七年省入臨汾。 神山,中。 本浮山,武德二年析襄陵置。 東南有羊角山。 四年以老子祠更名。 岳陽,中。 東有府城關;有鐵。 霍邑,上。 義寧元年以霍邑、趙城、汾西、靈石置霍山郡。 武德元年曰呂州。 貞觀十七年州廢,以靈石隷汾州,霍邑、趙城、汾西來屬。 有西北鎮霍山祠。 趙城,上。 義寧元年析霍邑置。 汾西,中。 有鐵。 冀氏。 中。 絳州絳郡,雄。 土貢:自縠、粱米、梨、墨、蠟燭、防風。 戶八萬二千二百四,口五十一萬七千三百三十一。 縣七:有府三十三,曰新田、太平、正平、武城、長社、大鄉、垣城、涑川、絳川、蓋松、鳳亭、延光、平原、高涼、神泉、桐鄉,萬泉、翼城、皮氏、董澤、零原、石池、延福、永康、景山、周陽、夏台、古亭、崇樂、絳邑、長平、武陽、蒲邑。 正平,望。 西有武平故關。 太平,緊。 有太平關,貞觀七年置。 曲沃,望。 東北三十五里有新絳渠,永徽元年,令崔翳引古堆水溉田百餘頃;南十三里山有銅。 翼城,望。 義寧元年以翼城、絳置翼城郡,並置小鄉縣。 武德元年曰澮州,二年曰北澮州,四年州廢,縣皆來屬,九年省小鄉入翼城。 天祐二年更曰澮川。 有銅源、翔皋錢坊二;有澮高山,有銅,有鐵。 絳,望。 有鐵。 聞喜,望。 武德元年置。 有銅冶。 東南三十五里有沙渠,儀鳳二年,詔引中條山水于南坡下,西流經十六里,溉涑陰田。 垣。 上。 義寧元年以垣、王屋置邵原郡,又置清廉、亳城二縣。 武德元年曰邵州。 二年置長泉縣,是年,以長泉隷懷州,後省。 五年省亳城入垣。 貞觀元年州廢,省清廉入垣,來屬。 龍朔三年隷洛州,長安二年複舊;貞元三年隷陝州,元和三年複舊。 慈州文城郡,下。 本汾州,武德五年曰南汾州,貞觀八年更名。 土貢:白蜜、蠟燭。 戶萬一千六百一十六,口六萬二千四百八十六。 縣五:有府三,曰仵城、吉昌、平昌。 吉昌,中。 有鐵。 文城,中。 天祐中更曰屈邑。 有孟門山、石鼓山。 昌寧,中。 有鐵。 呂香,中。 本平昌,義寧元年析仵城置,貞觀元年更名。 仵城。 中。 有鷄山。 第17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1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