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日,未明五刻,太廟令服其服,布昭、穆之座于戶外,自西序以東:獻祖、太祖、高祖、高宗皆北廂南向,懿祖、代祖、太宗、中宗、睿宗南廂北向。 每座黼扆,莞席紛純,藻席畫純,次席黼純,左右幾。 四曰省牲器。 省牲之日,午後十刻,去壇二百步所,禁行人。 晡後二刻,郊社令、丞帥府史三人及齋郎,以尊、坫、罍、洗、篚、冪入設于位。 三刻,謁者、贊引各引祀官、公卿及牲皆就位。 謁者引司空,贊引引御史,入詣壇東陛,升,行掃除于上,降,行樂縣于下。 初,司空將升,謁者引太常卿,贊引引御史,入詣壇東陛。 升,視滌濯,降,就省牲位,南向立。 廩犧令少前,曰:「請省牲。 」太常卿省牲。 廩犧令北面舉手曰:「腯。 」諸太祝各循牲一匝,西向舉手曰:「充。 」諸太祝與廩犧令以次牽牲詣廚,授太官。 謁者引光祿卿詣廚,省鼎鑊,申視濯溉。 祀官御史省饌具,乃還齋所。 祀日,未明十五刻,太官令帥宰人以鸞刀割牲,祝史以豆取毛血,各置於饌所,遂烹牲。 其于廟亦如之。 五曰奠玉帛。 祀日,未明三刻,郊社令、良愬令各帥其屬入實尊、罍,太祝以玉幣置於篚,太官令帥進饌者實諸籩、豆、簋、簠于饌幔。 未明二刻,奉禮郎帥贊者先入就位。 贊者引御史、博士、諸太祝及令史、祝史與執事者,入自東門壇南,北向西上。 奉禮郎曰:「再拜。 」贊者承傳,御史以下皆再拜。 執尊、罍、篚、冪者各就位。 贊者引御史、諸太祝升壇東陛。 御史一人,太祝二人,行掃除于上,及第一等;御史一人,太祝七人,行掃除于下。 未明一刻,謁者、贊引各引群臣就門外位。 太樂令帥工人、二舞以次入,文舞陳于縣內,武舞立於縣南。 謁者引司空入,奉禮郎曰:「再拜。 」司空再拜,升自東陛,行掃除于上,降,行樂縣于下。 謁者、贊引各引群臣入就位。 初,未明三刻,諸衛列大駕仗衛。 侍中版奏「請中嚴」。 乘黃令進玉輅於行宮南門外,南向。 未明一刻,侍中版奏「外辦」。 皇帝服袞冕,乘輿以出。 皇帝升輅,如初。 黃門侍郎奏「請進發」。 至大次門外,南向。 侍中請降輅。 皇帝降輅,乘輿之大次。 半刻頃,太常博士引太常卿位於大次外,當門北向。 侍中版奏「外辦」。 質明,皇帝服大裘而冕,博士引太常卿,太常卿引皇帝至中壝門外。 殿中監進大珪,尚衣奉禦又以鎮珪授殿中監以進。 皇帝搢大珪、執鎮珪,禮部尚書與近侍者從。 皇帝至版位,西向立。 太常卿前奏:「請再拜。 」皇帝再拜。 奉禮郎曰:「眾官再拜。 」在位者皆再拜。 太常卿前曰:「有司謹具,請行事。 」協律郎跪,俯伏,舉麾,樂舞六成。 偃麾,戛敔,樂止。 太常卿前奏:「請再拜。 」皇帝再拜。 奉禮郎曰:「眾官再拜」在位者皆再拜。 諸太祝跪取玉幣于篚,各立於尊所。 皇帝升壇自南陛,北向立。 太祝以玉幣授侍中,東向以進。 皇帝搢鎮珪受之,跪奠于昊天上帝,俯伏,興,少退,再拜,立於西方,東向。 太祝以幣授侍中以進,皇帝受幣,跪奠于高祖神堯皇帝,俯伏,興,拜,降自南陛,復于位。 皇帝將奠配帝之幣,謁者七人,分引獻官奉玉幣俱進,跪奠于諸神之位;祝史、齋郎助奠。 初,眾官再拜,祝史各奉毛血之豆入,各由其陛升,諸太祝迎取于壇上奠之,退立於尊所。 若宗廟,曰晨裸。 享日,未明四刻,太廟令、良愬令各帥其屬入實尊、罍,太官令帥進饌者實諸籩、豆、簋、簠。 未明三刻,奉禮郎帥贊者先入就位。 贊者引御史、博士、宮闈令、太祝及令史、祝史與執事者,入自東門,當階間,北向西上。 奉禮郎曰:「再拜。 」御史以下皆再拜。 執尊、罍、篚、冪者各就位。 贊者引御史、諸太祝升自東階,行掃除于堂上,令史、祝史行掃除于下。 太廟令帥其屬陳瑞物太階之西,上瑞為前列,次瑞次之,下瑞為後,又陳伐國寶器亦如之,皆北向西上,藉以席。 未明二刻,陳腰輿于東階之東,每室各二,皆西向北上。 贊者引太廟令、太祝,宮闈令帥內外執事者,以腰輿升自東階,入獻祖室,開臽室。 太祝、宮闈令奉神主各置於輿,出,置於座,次出懿祖以下神主如獻祖。 鑾駕將至,謁者、贊者各引享官,通事舍人分引從享群官、九廟子孫、諸方客使,皆就門外位。 鑾駕至大次門外,回輅南向。 將軍降,立於輅右。 侍中請降輅,皇帝降輅,乘輿之大次。 通事舍人引文武五品以上從享之官皆就門外位。 大樂令帥工人、二舞入。 謁者引司空入,就位。 奉禮郎曰:「再拜。 」司空再拜,升自東階,行掃除于堂上,降,行樂縣于下。 初,司空行樂縣,謁者、贊引各引享官,通事舍人分引九廟子孫、從享群官、諸方客使入,就位。 皇帝停大次半刻頃,侍中版奏「外辦」。 皇帝出。 太常卿引皇帝至廟門外,殿中監進鎮珪,皇帝執鎮圭。 近侍者從入,皇帝至版位,西向立。 太常卿前曰:「再拜。 」皇帝再拜。 奉禮郎曰:「眾官再拜。 在位者皆再拜。 ,太常卿前曰:“有司謹具,請行事。 」協律郎舉麾,鼓柷,樂舞九成。 偃麾,戛敔,樂止。 太常卿曰:「再拜。 」皇帝再拜。 奉禮郎曰:「眾官再拜。 」在位者皆再拜。 皇帝詣罍洗,侍中跪取匜,興,沃水;又跪取盤,興,承水。 皇帝搢珪。 盥手。 黃門侍郎跪,取巾于篚,興,以帨受巾,跪奠于篚。 又取瓚于篚,興,以進,皇帝受瓚。 侍中酌水奉盤,皇帝洗瓚,黃門侍郎授巾如初。 黃帝拭瓚,升自阼階,就獻祖尊彞所。 執尊者舉冪,侍中贊酌鬱酒,進獻祖神座前,北向跪,以鬯祼地奠之,俯伏,興,少退,北向再拜。 又就懿祖尊彞所,執尊者舉冪,侍中取瓚于坫以進,皇帝受瓚,侍中贊酌鬱酒,進懿祖神座前,南向跪,以鬯祼地奠之。 次祼太祖以下,皆如懿祖。 皇帝降自阼階,復于版位。 初,群官已再拜,祝史各奉毛、血及肝、膋之豆立於東門外,齋郎奉爐炭、蕭、稷、黍各立於其後,以次入自正門,升自太階。 諸太祝各迎取毛、血、肝、膋于階上,進奠于神座前。 祝史退立於尊所,齋郎奉爐炭置於神座之左,其蕭、稷、黍各置於其下,降,自阼階以出。 諸太祝取肝、膋燔于爐,還尊所。 志第二 禮樂二 第5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5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