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一日,長史楊儀入告曰:「即今糧米皆在劍閣,人夫牛馬,搬運不便,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已運謀多時也。 前者所積木料,並西川收買下的大木,教人製造木牛流馬,搬運糧米,甚是便利。 牛馬皆不水食,可以晝夜轉運不絶也。 」眾皆驚曰:「自古及今,未聞有木牛流馬之事。 不知丞相有何妙法,造此奇物?」孔明曰:「吾已令人依法製造,尚未完備。 吾今先將造木牛流馬之法,尺寸方圓,長短闊狹,開寫明白,汝等視之。 」眾大喜。 孔明即手書一紙,付眾觀看。 眾將環繞而視。 造木牛之法云:「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着于腹。 載多而行少:獨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 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橫者為牛領,轉者為牛足,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垂者為牛舌,曲者為牛肋,刻者為牛齒,立者為牛角,細者為牛鞅,攝者為牛鞦軸。 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 每牛載十人所食一月之糧,人不大勞,牛不飲食。 」造流馬之法云:「肋長三尺五寸,廣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 前軸孔分墨去頭四寸,徑中二寸。 前腳孔分墨二寸,去前軸孔四寸五分,廣一寸。 前杠孔去前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長二寸,廣一寸。 後軸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分,大小與前同。 後腳孔分墨去後軸孔三寸五分,大小與前同。 後杠孔去後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後載克去後杠孔分墨四寸五分。 前杠長一尺八寸,廣二寸,厚一寸五分。 後杠與等。 板方囊二枚,厚八分,長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廣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斗。 從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前後同。 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長一寸五分,廣七分:八孔同。 前後四腳廣二寸,厚一寸五分。 形制如象,靬長四寸,徑面四寸三分。 孔徑中三腳杠,長二尺一寸,廣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 」眾將看了一遍,皆拜伏曰:「丞相真神人也!」 過了數日,木牛流馬皆造完備,宛然如活者一般;上山下嶺,各盡其便。 眾軍見之,無不欣喜。 孔明令右將軍高翔,引一千兵駕着木牛流馬,自劍閣直抵祁山大寨,往來搬運糧草,供給蜀兵之用。 後人有詩贊曰:「劍關險峻驅流馬,斜谷崎嶇駕木牛。 後世若能行此法,輸將安得使人愁?」 卻說司馬懿正憂悶間,忽哨馬報說:「蜀兵用木牛流馬轉運糧草。 人不大勞,牛馬不食。 」懿大驚曰:「吾所以堅守不出者,為彼糧草不能接濟,欲待其自斃耳。 今用此法,必為久遠之計,不思退矣。 如之奈何?」急喚張虎、樂綝二人分付曰:「汝二人各引五百軍,從斜谷小路抄出;待蜀兵驅過木牛流馬,任他過盡,一齊殺出;不可多搶,只搶三五匹便回。 」 二人依令,各引五百軍,扮作蜀兵,夜間偷過小路,伏在谷中,果見高翔引兵驅木牛流馬而來。 將次過盡,兩邊一齊鼓噪殺出。 蜀兵措手不及,棄下數匹,張虎、樂綝歡喜,驅回本寨。 司馬懿看了,果然進退如活的一般,乃大喜曰:「汝會用此法,難道我不會用!」便令巧匠百餘人,當面拆開,分付依其尺寸長短厚薄之法,一樣製造木牛流馬。 不消半月,造成二千餘隻,與孔明所造者一般法則,亦能奔走。 遂令鎮遠將軍岑威,引一千軍驅駕木牛流馬,去隴西搬運糧草,往來不絶。 魏營軍將,無不歡喜。 卻說高翔回見孔明,說魏兵搶奪木牛流馬各五六匹去了。 孔明笑曰:「吾正要他搶去。 我只費了幾匹木牛流馬,卻不久便得軍中許多資助也。 」諸將問曰:「丞相何以知之?」孔明曰:「司馬懿見了木牛流馬,必然仿我法度,一樣製造。 那時我又有計策。 」數日後,人報魏兵也會造木牛流馬,往隴西搬運糧草。 孔明大喜曰:「不出吾之算也。 」便喚王平分付曰:「汝引一千兵,扮作魏人,星夜偷過北原,只說是巡糧軍,徑到運糧之所,將護糧之人盡皆殺散;卻驅木牛流馬而回,徑奔過北原來:此處必有魏兵追趕,汝便將木牛流馬口內舌頭扭轉,牛馬就不能行動,汝等竟棄之而走,背後魏兵趕到,牽拽不動,打抬不去。 吾再有兵到,汝卻回身再將牛馬舌扭過來,長驅大行。 魏兵必疑為怪也!」王平受計引兵而去。 孔明又喚張嶷分付曰:「汝引五百軍,都扮作六丁六甲神兵,鬼頭獸身,用五彩涂面,妝作種種怪異之狀;一手執綉旗,一手仗寶劍;身掛葫蘆,內藏煙火之物,伏于山傍。 待木牛流馬到時,放起煙火,一齊擁出,驅牛馬而行。 魏人見之,必疑是神鬼,不敢來追趕。 」張嶷受計引兵而去。 孔明又喚魏延、姜維分付曰:「汝二人同引一萬兵,去北原寨口接應木牛流馬,以防交戰。 」又喚廖化、張翼分付曰:「汝二人引五千兵,去斷司馬懿來路。 」又喚馬忠、馬岱分付曰:「汝二人引二千兵去渭南搦戰。 」六人各各遵令而去。 且說魏將岑威引軍驅木牛流馬,裝載糧米,正行之間,忽報前面有兵巡糧。 岑威令人哨探,果是魏兵,遂放心前進。 兩軍合在一處。 忽然喊聲大震,蜀兵就本隊裡殺起,大呼:「蜀中大將王平在此!」魏兵措手不及,被蜀兵殺死大半。 岑威引敗兵抵敵,被王平一刀斬了,余皆潰散。 王平引兵盡驅木牛流馬而回。 敗兵飛奔報入北原寨內。 郭淮聞軍糧被劫,疾忙引軍來救。 王平令兵扭轉木牛流馬舌頭,皆棄于道上,且戰且走。 郭淮教且莫追,只驅回木牛流馬。 眾軍一齊驅趕,卻那裡驅得動?郭淮心中疑惑,正無奈何,忽鼓角喧天,喊聲四起,兩路兵殺來,乃魏延、姜維也。 王平復引兵殺回。 三路夾攻,郭淮大敗而走。 王平令軍士將牛馬舌頭,重複扭轉,驅趕而行。 郭淮望見,方欲回兵再追,只見山後煙雲突起,一隊神兵擁出,一個個手執旗劍,怪異之狀,驅駕木牛流馬如風擁而去。 郭淮大驚曰:「此必神助也!」眾軍見了,無不驚畏,不敢追趕。 卻說司馬懿聞北原兵敗,急自引軍來救。 方到半路,忽一聲炮響,兩路兵自險峻處殺出,喊聲震地。 旗上大書漢將張翼、廖化。 司馬懿見了大驚。 魏軍着慌,各自逃竄。 正是:路逢神將糧遭劫,身遇奇兵命又危。 未知司馬懿怎地抵敵,且看下文分解。 第一〇三回 上方谷司馬受困 五丈原諸葛禳星 卻說司馬懿被張翼、廖化一陣殺敗,匹馬單槍,望密林間而走。 張翼收住後軍,廖化當先追趕。 看看趕上,懿着慌,繞樹而轉。 化一刀砍去,正砍在樹上;及拔出刀時,懿已走出林外。 廖化隨後趕出,卻不知去向,但見樹林之東,落下金盔一個。 廖化取盔捎在馬上,一直望東追趕。 原來司馬懿把金盔棄于林東,卻反向西走去了。 廖化追了一程,不見蹤跡,奔出谷口,遇見姜維,同回寨見孔明。 張嶷早驅木牛流馬到寨,交割已畢,獲糧萬餘石。 廖化獻上金盔,錄為頭功。 魏延心中不悅,口出怨言。 孔明只做不知。 且說司馬懿逃回寨中,心甚惱悶。 忽使命賫詔至,言東吳三路入寇,朝廷正議命將抵敵,令懿等堅守勿戰。 懿受命已畢,深溝高壘,堅守不出。 第21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三國演義》
第2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