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睿覽畢,大驚失色,急問群臣。 太尉華歆奏曰:「司馬懿上表乞守雍、涼,正為此也。 先時太祖武皇帝嘗謂臣曰:司馬懿鷹視狼顧,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為國家大禍。 今日反情已萌,可速誅之。 」王朗奏曰:「司馬懿深明韜略,善曉兵機,素有大志;若不早除,久必為禍。 」睿乃降旨,欲興兵禦駕親征。 忽班部中閃出大將軍曹真奏曰:「不可。 文皇帝託孤于臣等數人,是知司馬仲達無異志也。 今事未知真假,遽爾加兵,乃逼之反耳。 或者蜀、吳奸細行反間之計,使我君臣自亂,彼卻乘虛而擊,未可知也。 陛下幸察之。 」睿曰:「司馬懿若果謀反,將奈何?」真曰:「如陛下心疑,可仿漢高偽游雲夢之計。 禦駕幸安邑,司馬懿必然來迎;觀其動靜,就車前擒之,可也。 」睿從之,遂命曹真監國,親自領禦林軍十萬,徑到安邑。 司馬懿不知其故,欲令天子知其威嚴,乃整兵馬,率甲士數萬來迎。 近臣奏曰:「司馬懿果率兵十餘萬,前來抗拒,實有反心矣。 」睿慌命曹休先領兵迎之。 司馬懿見兵馬前來,只疑車駕親至,伏道而迎。 曹休出曰:「仲達受先帝託孤之重,何故反耶?」懿大驚失色,汗流遍體,乃問其故。 休備言前事。 懿曰:「此吳、蜀奸細反間之計,欲使我君臣自相殘害,彼卻乘虛而襲。 某當自見天子辨之。 」遂急退了軍馬,至睿車前俯伏泣奏曰:「臣受先帝託孤之重,安敢有異心?必是吳、蜀之奸計。 臣請提一旅之師,先破蜀,後伐吳,報先帝與陛下,以明臣心。 」睿疑慮未決。 華歆奏曰:「不可付之兵權。 可即罷歸田裡。 」睿依言,將司馬懿削職回鄉,命曹休總督雍;涼軍馬。 曹睿駕回洛陽。 卻說細作探知此事,報入川中。 孔明聞之大喜曰:「吾欲伐魏久矣,奈有司馬懿總雍、涼之兵。 今既中計遭貶,吾有何憂!」次日,後主早朝,大會官僚,孔明出班,上《出師表》一道。 表曰:「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罷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以為督。 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穆,優劣得所也。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頽也。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後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弩鈍,攘除姦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復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咨,以彰其慢。 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 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 後主覽表曰:「相父南征,遠涉艱難;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勞神思。 」孔明曰:「臣受先帝託孤之重,夙夜未嘗有怠。 今南方已平,可無內顧之憂;不就此時討賊,恢復中原,更待何日?」忽班部中太史譙周出奏曰:「臣夜觀天象,北方旺氣正盛,星曜倍明,未可圖也。 」乃顧孔明曰:「丞相深明天文,何故強為?」孔明曰:「天道變易不常,豈可拘執?吾今且駐軍馬于漢中,觀其動靜而後行。 」譙周苦諫不從。 於是孔明乃留郭攸之、董允、費禕等為侍中,總攝宮中之事。 又留向寵為大將,總督禦林軍馬;蔣琬為參軍;張裔為長史,掌丞相府事;杜瓊為諫議大夫;杜微、楊洪為尚書;孟光、來敏為祭酒;尹默、李譔為博士;郤正、費詩為秘書;譙周為太史。 內外文武官僚一百餘員,同理蜀中之事。 孔明受詔歸府,喚諸將聽令:前督部——鎮北將軍、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都亭侯魏延;前軍都督——領扶風太守張翼;牙門將——裨將軍王平;後軍領兵使——安漢將軍、領建寧太守李恢,副將——定遠將軍、領漢中太守呂義;兼管運糧左軍領兵使——平北將軍、陳倉侯馬岱,副將——飛衛將軍廖化;右軍領兵使——奮威將軍、博陽亭侯馬忠,撫戎將軍、關內侯張嶷;行中軍師——車騎大將軍、都鄉侯劉琰;中監軍——揚武將軍鄧芝;中參軍——安遠將軍馬謖;前將軍——都亭侯袁綝;左將軍——高陽侯吳懿;右將軍——玄都侯高翔;後將軍——安樂侯吳班;領長史——綏軍將軍楊儀;前將軍——征南將軍劉巴;前護軍——偏將軍、漢城亭侯許允;左護軍——篤信中郎將丁咸;右護軍——偏將軍劉敏;後護軍——典軍中郎將官雝;行參軍——昭武中郎將胡濟;行參軍——諫議將軍閻晏;行參軍——偏將軍爨習;行參軍——裨將軍杜義,武略中郎將杜祺,綏戎都尉盛勃;從事——武略中郎將樊岐;典軍書記——樊建;丞相令史——董厥;帳前左護衛使——龍驤將軍關興;右護衛使——虎翼將軍張苞。 ——以上一應官員,都隨着平北大都督、丞相、武鄉侯、領益州牧、知內外事諸葛亮。 分撥已定,又檄李嚴等守川口以拒東吳。 選定建興五年春三月丙寅日,出師伐魏。 忽帳下一老將,厲聲而進曰:「我雖年邁,尚有廉頗之勇,馬援之雄。 此二古人皆不服老,何故不用我耶?」眾視之,乃趙雲也。 孔明曰:「吾自平南回都,馬孟起病故,吾甚惜之,以為折一臂也。 今將軍年紀已高,倘稍有參差,動搖一世英名,減卻蜀中鋭氣。 」雲厲聲曰:「吾自隨先帝以來,臨陣不退,遇敵則先。 大丈夫得死於疆場者,幸也,吾何恨焉?願為前部先鋒!」孔明再三苦勸不住。 雲曰:「如不教我為先鋒,就撞死於階下!」孔明曰:「將軍既要為先鋒,須得一人同去。 」言未盡,一人應曰:「某雖不才,願助老將軍先引一軍前去破敵。 」孔明視之,乃鄧芝也。 孔明大喜,即撥精兵五千。 副將十員,隨趙雲、鄧芝去訖。 第19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三國演義》
第19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