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呂布在府中打聽,絶不聞音耗。 徑入堂中,詢問諸侍妾。 侍妾對曰:「夜來太師與新人共寢,至今未起。 」布大怒,潛入卓後房窺探。 時貂蟬起於窗下梳頭,忽見窗外池中照一人影,極長大,頭戴束髮冠;偷眼視之,正是呂布。 貂蟬故蹙雙眉,作憂愁不樂之態,復以香羅頻拭眼淚。 呂布窺視良久,乃出;少頃,又入。 卓已坐于中堂,見布來,問曰:「外面無事乎?」布曰:「無事。 」侍立卓側。 卓方食,布偷目竊望,見綉簾內一女子往來觀覷,微露半面,以目送情。 布知是貂蟬,神魂飄蕩。 卓見布如此光景,心中疑忌,曰:「奉先無事且退。 」布怏怏而出。 董卓自納貂蟬後,為色所迷,月餘不出理事。 卓偶染小疾,貂蟬衣不解帶,曲意逢迎,卓心愈喜。 呂布入內問安,正值卓睡。 貂蟬于床後探半身望布,以手指心,又以手指董卓,揮淚不止。 布心如碎。 卓朦朧雙目,見布注視床後,目不轉睛;回身一看,見貂蟬立於床後。 卓大怒,叱布曰:「汝敢戲吾愛姬耶!」喚左右逐出:「今後不許入堂!」呂布怒恨而歸,路遇李儒,告知其故。 儒急入見卓曰:「太師欲取天下,何故以小過見責溫侯?倘彼心變,大事去矣。 」卓曰:「奈何?」儒曰:「來朝喚入,賜以金帛,好言慰之,自然無事。 」卓依言。 次日,使人喚布入堂,慰之曰:「吾前日病中,心神恍惚,誤言傷汝,汝勿記心。 」隨賜金十斤,錦二十匹。 布謝歸;然身雖在卓左右,心實繫念貂蟬。 卓疾既愈,入朝議事。 布執戟相隨,見卓與獻帝共談,便乘間提戟出內門,上馬徑投相府來;繫馬府前,提戟入後堂,尋見貂蟬。 蟬曰:「汝可去後園中鳳儀亭邊等我。 」布提戟徑往,立於亭下曲欄之傍。 良久,見貂蟬分花拂柳而來,果然如月宮仙子,——泣謂布曰:「我雖非王司徒親女,然待之如己出。 自見將軍,許侍箕帚,妾已生平願足。 誰想太師起不良之心,將妾淫污。 妾恨不即死;止因未與將軍一訣,故且忍辱偷生。 今幸得見,妾願畢矣!此身已污,不得復事英雄;願死於君前,以明妾志!」言訖,手攀曲欄,望荷花池便跳。 呂布慌忙抱住,泣曰:「我知汝心久矣!只恨不能共語!」貂蟬手扯布曰:「妾今生不能與君為妻,願相期于來世。 」布曰:「我今生不能以汝為妻,非英雄也!」蟬曰:「妾度日如年,願君憐而救之。 」布曰:「我今偷空而來,恐老賊見疑,必當速去。 」蟬牽其衣曰:「君如此懼怕老賊,妾身無見天日之期矣!」布立住曰:「容我徐圖良策。 」語罷,提戟欲去。 貂蟬曰:「妾在深閨,聞將軍之名,如雷灌耳,以為當世一人而已;誰想反受他人之制乎!」言訖,淚下如雨。 布羞慚滿面,重複倚戟,回身摟抱貂蟬,用好言安慰。 兩個偎偎倚倚,不忍相離。 卻說董卓在殿上,回頭不見呂布,心中懷疑,連忙辭了獻帝,登車回府;見布馬系于府前;問門吏,吏答曰:「溫侯入後堂去了。 」卓叱退左右,徑入後堂中,尋覓不見;喚貂蟬,蟬亦不見。 急問侍妾,侍妾曰:「貂蟬在後園看花。 」卓尋入後園,正見呂布和貂蟬在鳳儀亭下共語,畫戟倚在一邊。 卓怒,大喝一聲。 布見卓至,大驚,回身便走。 卓搶了畫戟,挺着趕來。 呂布走得快,卓肥胖趕不上,擲戟刺布。 布打戟落地。 卓拾戟再趕,布已走遠。 卓趕出園門,一人飛奔前來,與卓胸膛相撞,卓倒于地。 正是:衝天怒氣高千丈,仆地肥軀做一堆。 未知此人是誰,且聽下回分解。 第九回 除暴徒呂布助司徒 犯長安李倔聽賈詡 卻說那撞倒董卓的人,正是李儒。 當下李儒扶起董卓,至書院中坐定。 卓曰:「汝為何來此?」儒曰:「儒適至府門,知太師怒入後園,尋問呂布。 因急走來,正遇呂布奔走,云:『太師殺我!』儒慌忙趕入園中勸解,不意誤撞恩相。 死罪!死罪!」卓曰:「叵耐逆賊!戲吾愛姬,誓必殺之!」儒曰:「恩相差矣。 昔楚莊王『絶纓』之會,不究戲愛姬之蔣雄,後為秦兵所困,得其死力相救。 今貂蟬不過一女子,而呂布乃太師心腹猛將也。 太師若就此機會,以蟬賜布,布感大恩,必以死報太師。 太師請自三思。 」卓沈吟良久曰:「汝言亦是,我當思之。 」儒謝而出。 卓入後堂,喚貂蟬問曰:「汝何與呂布私通耶?」蟬泣曰:「妾在後園看花,呂布突至。 妾方驚避,布曰:『我乃太師之子,何必相避?』提戟趕妾至鳳儀亭。 妾見其心不良,恐為所逼,欲投荷池自盡,卻備這廝抱住。 正在生死之間,得太師來,救了性命。 」董卓曰:「我今將汝賜于呂布,何如?」貂蟬大驚,哭曰:「妾身已事貴人,今忽欲下賜家奴,妾寧死不屈!」遂擎壁間寶劍欲自刎。 卓慌奪劍擁抱曰:「吾戲汝!」貂蟬倒于卓懷,掩面大哭曰:「此必李儒之計也!儒與布交厚,故設此計;卻不顧惜太師體面與賤妾性命。 妾當生噬其肉!」卓曰:「吾安忍舍汝耶?」蟬曰:「雖蒙太師憐愛,但恐此處不宜久居,必被呂布所害。 」卓曰:「吾明日和你歸酈塢去,同受快樂,慎勿憂慮。 」蟬方收淚拜謝。 次日,李儒入見曰:「今日良辰,可將貂蟬送與呂布。 」卓曰:「布與我有父子之分,不便賜與。 我只不究其罪。 汝傳我意,以好言慰之可也。 」儒曰:「太師不可為婦人所惑。 」卓變色曰:「汝之妻肯與呂布否?貂蟬之事,再勿多言;言則必斬!」李儒出,仰天嘆曰:「吾等皆死於婦人之手矣!」後人讀書至此,有詩嘆之曰: 司徒妙算托紅裙,不用干戈不用兵。 三戰虎牢徒費力,凱歌卻奏鳳儀亭。 董卓即日下令還酈塢,百官俱拜送。 貂蟬在車上,遙見呂布于稠人之間,眼望車中。 貂蟬虛掩其面,如痛哭之狀。 車已去遠,布緩轡于土岡之上,眼望車塵,嘆惜痛恨。 忽聞背後一人問曰:「溫侯何不從太師去,乃在此遙望而發嘆?」布視之,乃司徒王允也。 第1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三國演義》
第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