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太宗遣使江夏王道宗、左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為瀚海道安撫大使;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領突厥兵,代州都督薛萬徹、營州都督張儉、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各統所部兵分道併進,太宗親幸靈州,為諸軍聲援。 既而道宗渡磧,遇延陀餘眾數萬來拒戰。 道宗擊破之,斬首千餘級。 萬徹又與回紇相遇,二將各遣使諭以綏懷之意。 其酋帥見使者,皆頓顙歡呼,請入朝。 太宗至靈州,其鐵勒諸部相繼至數千人,仍請列為州縣,北荒悉平。 詔曰: 惟天為大,合其德者弗違;謂地蓋厚,體其仁者光被。 故能彌倫八極,輿蓋二儀,振絶代之英聲,畢天下之能事。 彼匈奴者,與開闢而俱生;奄有龍庭,共上皇而並列。 僭稱驕子,分天街于紫宸;仰應旄頭,抗大禮于皇極。 糹面窺邃古,能無力制。 自朕臨禦天下,二紀于茲,粵以眇身,一匡寰宇。 始勤勞于昧旦,終致治于昇平。 曩者聊命偏師,遂擒頡利;今茲始弘廟略,已滅延陀。 雖麾駕出征,未逾郊甸;前驅所轥,才掩塞垣。 長策風行,已振金徽之表,揚威電發,遠璟沙場之外。 鐵勒諸姓、回紇胡祿俟利發等,總百餘萬戶,散處北溟,遠遣使人,委身內屬,請同編列,併為州郡。 收其瀚海,盡入提封;解其辮髮,並垂冠帶。 上變星昴,歸於東井之躔;下掩蹛林,袪入南山之囿。 混元已降,殊未前聞;無疆之業,永貽來裔。 古人所不能致,今既吞之;前王所不能屈,今咸滅之。 斯實書契所未有,古今之壯觀,豈朕一人獨能宣力!蓋由上靈儲祉,錫以太康;宗廟威靈,成茲克定。 即宜備禮,告于清廟,仍頒示普天。 其後延陀西遁之眾,共推夷男兄子咄摩支為伊特勿失可汗,率部落七萬餘口,西歸故地。 乃去可汗之號,遣使奉表,請居鬱督軍山北。 詔兵部尚書崔敦禮就加綏撫。 而諸部鐵勒素服薛延陀之眾,及咄摩支至,九姓渠帥莫不危懼。 朝議恐為磧北之患,復令英國公李勣進加討擊。 勣率九姓鐵勒二萬騎至于天山。 咄摩支見官軍奄至,惶駭不知所為;且聞詔使蕭嗣業在回紇中,因而請降。 嗣業與之俱至京師,詔授右武衛將軍,賜以田宅。 咄摩支入國後,鐵勒酋帥潛知其部落,仍持兩端。 李勣因縱兵追擊,前後斬五千餘級,虜男女三萬計。 二十二年,契苾、回紇等十餘部落以薛延陀亡散殆盡,乃相繼歸國。 太宗各因其地土,擇其部落,置為州府:以回紇部為瀚海都督府,仆骨為金徽都督府,多覽葛為燕然都督府,拔野古部為幽陵都督府,同羅部為龜林都督府,思結部為盧山都督府,渾部為皋蘭州,斛薛部為高闕州,奚結部為鷄鹿州,阿跌部為鷄田州,契苾部為榆溪州,思結別部為蹛林州,白部為寘顏州,凡一十三州。 拜其酋長為都督、刺史,給玄金魚以為符信,又置燕然都護以統之。 是歲,太宗以鐵勒諸部並皆內屬,詔賜京城百姓大酺三日。 永徽元年,延陀首領先逃逸者請歸國,高宗更置溪彈州以安恤之。 至則天時,突厥強盛,鐵勒諸部在漠北者漸為所並。 回紇、契苾、思結、渾部徙于甘、涼二州之地。 其骨利干北距大海,去京師最遠,自古未通中國。 貞觀中遣使來朝貢,遣雲麾將軍康蘇密往慰撫之,仍列其地為玄闕州。 俄又遣使隨蘇密使入朝,獻良馬十匹。 太宗奇其駿異,為之制名。 號為十驥:一曰騰霜白,二曰皎雪驄,三曰凝露驄,四曰懸光驄,五曰決波騟,六曰飛霞驃,七曰發電赤,八曰流金瓜,九曰翱麟紫,十曰奔虹赤。 又為文以敘其事。 自延陀叛後,朝貢遂絶。 契丹,居潢水之南,黃龍之北,鮮卑之故地,在京城東北五千三百里。 東與高麗鄰,西與奚國接,南至營州,北至室韋。 冷陘山在其國南,與奚西山相崎,地方二千里。 逐獵往來,居無常處。 其君長姓大賀氏。 勝兵四萬三千人,分為八部,若有征發,諸部皆須議合。 不得獨舉。 獵則別部,戰則同行。 本臣突厥,好與奚鬥,不利則遁保青山及鮮卑山。 其俗死者不得作塚墓,以馬駕車送入大山,置之樹上,亦無服紀。 子孫死,父母晨夕哭之;父母死,子孫不哭。 其餘風俗與突厥同。 武德初,數抄邊境。 二年,入寇平州。 六年,其君長咄羅遣使貢名馬豐貂。 貞觀二年,其君摩會率其部落來降。 突厥頡利遣使請以梁師都易契丹,太宗謂曰:「契丹、突厥,本是別類,今來降我,何故索之?師都本中國人,據我州城,以為盜竊,突厥無故容納之,我師往討,便來救援。 計不久自當擒滅。 縱其不得,終不以契丹易之。 」 太宗伐高麗,至營州,會其君長及老人等,賜物各有差,授其蕃長窟哥為左武衛將軍。 二十二年,窟哥等部咸請內屬,乃置松漠都督府,以窟哥為左領軍將軍兼松漠都督府、無極縣男,賜姓李氏。 顯慶初,又拜窟哥為左監門大將軍。 其曾孫祜莫離,則天時歷左衛將軍兼檢校彈汗州刺史,歸順郡王。 第53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下》
第5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