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遷侍御史。 富平縣人李秀才,籍在禁軍,誣鄉人斫父墓柏,射殺之。 法司以專殺論。 文宗以中官所庇,決杖配流。 右補闕蔣繫上疏論之,不省。 仲郢執奏曰:「聖王作憲,殺人有必死之令;聖明在上,當官無壞法之臣。 今秀才犯殺人之科,愚臣備監決之任,此賊不死,是亂典章。 臣雖至微,豈敢曠職?其秀才未敢行決,望別降敕處分。 」乃詔御史蕭傑監之。 傑又執奏。 帝遂詔京兆府行決,不用監之。 然朝廷嘉其守法。 會昌中,三遷吏部郎中,李德裕頗知之。 武宗有詔減冗官,吏部條疏,欲牒天下州府取額外官員。 仲郢曰:「諸州每冬申闕,何煩牒耶?」幸門頓塞。 仲郢條理旬日,減一千二百員,時議為愜。 遷諫議大夫。 五年,準南奏吳湘獄,御史崔元藻覆按得罪。 仲郢上疏理之,人皆危懼。 德裕知其無私,益重之。 武宗築望仙台,仲郢累疏切諫。 帝召諭之曰:「聊因舊趾增葺,愧卿忠言。 」德裕奏為京兆尹,謝日,言曰:「下官不期太尉恩獎及此,仰報厚德,敢不如奇章門館。 」德裕不以為嫌。 時廢浮圖法,以銅像鑄錢。 仲郢為京畿鑄錢使,錢工欲于模加新字;仲郢止之,唯淮南加新字,後竟為僧人取之為像設鐘罄。 紇干皋訴表甥劉詡毆母,詡為禁軍小校,仲郢不俟奏下,杖殺。 為北司所譖,改右散騎常侍,權知吏部尚書銓事。 宣宗即位,德裕罷相,出仲郢為鄭州刺史。 周墀自江西移鎮滑台。 過鄭,觀其境內大理,甚獎之。 俄而墀入輔政,遷為河南尹。 蒞事逾月,召拜戶部侍郎。 居無何,墀罷知政事。 同列有疑仲郢與墀善,左授秘書監。 數月,復出為河南尹。 以寬惠為政,言事者以為不類京兆之政。 仲郢曰:「輦轂之下,彈壓為先;郡邑之治,惠養為本。 何取類耶?」 大中年,轉梓州刺史、劍南東川節度使。 孔目吏邊章簡者,以貨交近幸,前後廉使無如之何。 仲郢因事決殺,部內肅然,不俟行法而自理。 在鎮五年,美績流聞,征為吏部侍郎。 入朝未謝,改兵部侍郎,充諸道鹽鐵轉運使。 大中十二年,罷使,守刑部尚書。 咸通初,轉兵部,加金紫光祿大夫、河東男、食邑三百戶。 俄出為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 鳳州刺史盧方乂以輕罪決部叫,數日而斃。 其妻列訴,又旁引他吏,械繫滿獄。 仲郢召其妻謂之曰:「刺史科小罪誡人,但本非死刑,雖未出辜,其實病死。 」罰方乂百直,系者皆釋,郡人深感之。 因決臓吏過當,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 踰年,為虢州刺史。 數月,檢校尚書左仆射、東都留守。 盜發先人墓,棄官歸華原。 除華州刺史,不拜。 數月,以本官為鄆州刺史,天平軍節度觀察等使,授節鉞于華原別墅,卒於鎮。 初,仲郢自拜諫議後,每遷官,群烏大集於昇平裡第,廷樹戟架皆滿,凡五日而散。 詔下,不復集,家人以為候,唯除天平,烏不集。 仲郢嚴禮法,重氣義,嘗感李德裕之知。 大中朝,李氏無祿仕者。 仲郢領鹽鐵時,取德裕兄子從質為推官,知蘇州院事,令以祿利贍南宅。 令孤綯為宰相,頗不悅。 仲郢與綯書自明,其要云:「任安不去,常自愧於昔人;吳詠自裁,亦何施于今日?李太尉受責既久,其家已空,遂絶蒸嘗,誠增痛惻。 」綯深感嘆,尋與從質正員官。 仲郢以禮法自持,私居未嘗不拱手,內齋未嘗不束帶。 三為大鎮,廄無名馬,衣不薰香。 退公佈卷,不捨晝夜。 《九經》、《三史》一鈔;魏、晉已來南北史再鈔;手鈔分門三十捲,號《柳氏自備》。 又精釋典,《瑜伽》、《智度大論》皆再鈔;自余佛書,多手記要義。 小楷精謹,無一字肆筆。 撰《尚書二十四司箴》,韓愈、柳宗元深賞之。 有文集二十捲。 子珪、璧、玭。 珪,字鎮方,大中五年登進士第,累闢使府,早卒。 璧,大中九年登進士第。 文格高雅。 嘗為《馬嵬詩》,詩人韓琮、李商隱嘉之。 馬植鎮陳許,闢為掌書記,又從植汴州。 李瓚鎮桂管,奏為觀察判官。 軍政不愜,璧極言不納,拂衣而去。 桂府尋亂,入為右補闕。 僖宗幸蜀,召充翰林學士,累遷諫議大夫,充職。 玭應兩經舉,釋褐秘書正字。 又書判拔萃,高湜闢為度支推官。 踰年,拜右補闕。 湜出鎮澤潞,奏為節度副使。 入為殿中侍御史。 李蔚鎮襄陽,闢為掌書記。 湜再鎮澤潞,復為副使。 入為刑部員外。 湜為亂將所逐,貶高要尉,玭三上疏申理。 湜見疏本嘆曰:「我自辨析,亦不及此。 」尋出廣州節度副使。 明年,黃巢陷廣州,郡人鄧承勛以小舟載玭脫禍。 召為起居郎。 賊陷長安,為刃所傷,出奔行在,歷諫議給事中,位至御史大夫。 玭嘗著書誡其子弟曰: 夫門地高者,可畏不可恃。 可畏者,立身行己,一事有墜先訓,則罪大於他人。 雖生可以苟取名位,死何以見祖先於地下?不可恃者,門高則自驕,族盛則人之所嫉。 實藝懿行,人未必信;纖瑕微累,十手爭指矣。 所以承世冑者,修己不得不懇,為學不得不堅。 夫人生世,以無能望他人用,以無善望他人愛,用愛無狀,則曰「我不遇時,時不急賢」。 亦由農夫鹵莽而種,而怨天澤之不潤,雖欲弗餒,其可得乎! 予幼聞先訓,講論家法。 立身以孝悌為基,以恭默為本,以畏怯為務,以勤儉為法,以交結為末事,以氣義為凶人。 肥家以忍順,保交以簡敬。 百行備,疑身之未周;三緘密,慮言之或失。 廣記如不及,求名如儻來。 去吝與驕,庶幾減過。 蒞官則潔己省事,而後可以言守法;守法而後可以言養人。 直不近禍,廉不沽名。 廩祿雖微,不可易黎氓之膏血;榎楚雖用,不可恣褊狹之胸襟。 憂與福不偕,潔與富不併。 比見門家子孫,其先正直當官,耿介特立,不畏強禦;及其衰也,唯好犯上,更無他能。 如其先遜順處己,和柔保身,以遠悔尤;及其衰也,但有闇劣,莫知所宗。 此際幾微,非賢不達。 第32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下》
第3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