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質者,汴之牙將。 李絺既為留後,倚質為心腹。 及朝廷以絺為郡守,志邀節鉞,質勸喻不從。 會絺疽發首,乃與監軍姚文壽謀,斬絺傳首京師。 有詔以韓充鎮汴。 充未至,質權知軍州事。 使衙牙兵二千人,皆日給酒食,物力為之損屈。 充將至,質曰:「若韓公始至,頓去二千人日膳,人情必大去;若不除之,後當無繼。 不可留此弊以遺吾帥。 」遂處分停日膳而後迎充。 召為金吾將軍,長慶三年四月卒。 王智興,字匡諫,懷州溫縣人也。 曾祖靖,左武衛將軍。 祖瑰,右金吾衛將軍。 父縉,太子詹事。 智興少驍鋭,為徐州衙卒,事刺史李洧。 及李納謀叛,欲害洧。 洧遂以徐州歸國。 納怒,以兵攻徐甚急。 智興健行,不四五日賫表京師求援。 德宗發朔方軍五千人隨智興赴之,淄青圍解。 自是,智興常以徐軍抗納,累歷滕、豐、沛、狄四鎮將。 自是二十餘年為徐將。 元和中,王師誅吳元濟,李師道與蔡賊謀撓沮王師,頻出軍侵徐,徐帥李願以所部步騎悉委智興以抗之。 鄆將王朝晏以兵攻沛,智興擊敗之。 賊又令姚海率勁兵二萬圍豐,攻城甚急。 智興復擊敗之。 于賊壁獲美妾,智興懼軍士爭之,乃曰:「軍中有女子,安得不敗?此雖無罪,違軍法也。 」即斬之以徇。 累官至侍御史、本軍都押衙。 十三年,王師誅李師道,智興率徐軍八千會諸道之師進擊。 與陳許之軍大破賊于金鄉,拔魚台,俘斬萬計,以功遷御史中丞。 賊平,授沂州刺史。 長慶初,河朔復亂,徵兵進討。 穆宗素知智興善將,遷檢校左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充武寧軍節度副使、河北行營都知兵馬使。 初,召智興以徐軍三千渡河,徐之勁卒皆在部下。 節度使崔群慮其旋軍難制,密表請追赴闕,授以他官。 事未行,會赦王廷湊,諸道班師。 智興先期入境,群頗憂疑,令府僚迎勞,且誡之曰:「兵士悉輸甲仗于外,副使以十騎入城。 」智興既首處,賓僚聞之心動,率歸師斬關而入,殺軍中異己者十餘人。 然後詣衛謝群曰:「此軍情也。 」群治裝赴闕,智興遣兵士援送群家屬至埇橋。 遂掠鹽鐵院緡幣及汴路進奉物,商旅貲貨,率十取七八。 逐濠州刺史侯弘度。 弘度棄城走。 朝廷以罷兵,力不能加討,遂授智興檢校工部尚書、徐州刺史、御史大夫,充武寧軍節度、徐泗濠觀察使。 自是智興務積財賄,以賂權勢,賈其聲譽,用度不足,稅泗口以裒益之。 累加至檢校仆射、司空。 太和初,李同捷據滄德叛,智興上章,請躬督士卒討賊。 從之。 乃出全軍三萬,自備五月糧餉,朝廷嘉之。 加檢校司徒、同平章事,兼滄德行營招撫使。 初,同捷狂桀犯命,濟之以王廷湊,王師經年無功。 及智興拔棣州,賊大懼,諸軍稍務進取。 以智興首功,加守太傅,封雁門郡王。 賊平入朝,上賜宴麟德殿,賞賜珍玩名馬,進位侍中,改許州刺史、忠武軍節度、陳許蔡等州觀察使。 太和七年,改授河中尹、河中節度、晉磁隰觀察等使。 智興因入朝。 九年五月,改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宋亳汴潁觀察等使。 開成元年七月卒,年七十九。 贈太尉,不視朝三日。 葬于洛陽榆林之北原,四鎮將校會葬者千人。 智興九子:晏平、晏宰、晏皋、晏實、晏恭、晏逸、晏深、晏斌、晏韜,而晏平、晏宰最知名。 晏平幼從父征伐,以討李同捷功,授檢校右散騎常侍、靈州大都督府長史、朔方靈鹽節度。 丁父憂,奔歸洛陽。 晏平居官貪黷,去鎮日,擅將征馬四百餘匹及兵仗七千事自衛,為憲司所糾。 減死,長流康州。 以父喪,未赴流所,告于河北三鎮。 三帥上表救解,請從昭雪,改授撫州司馬。 給事中韋溫、薛廷老、盧弘宣封還制書,改永州司戶。 韋溫又執不下,文宗令中使宣諭方行。 晏宰于昆仲間最稱偉器,大中後,歷上黨、太原節度使。 扞回鶻、黨項,屢立邊功。 晏皋仕至左威衛將軍。 史臣曰:于燕公以儒家子,逢時擾攘,不持士范,非義非俠,健者不為,末涂淪躓,固其宜矣。 韓、王二帥,乘險蹈利,犯上無君,豺狼噬人,鵂鶹幸夜,爵祿過當,其可已乎?謂之功臣,恐多慚色。 贊曰:于子清狂,輕犯彞章。 韓虐王剽,專恣一方。 元和赫斯,揮劍披攘。 擇肉之倫,爪距摧藏。 列傳第一百七 ○王翃 兄翊 郗士美 李鄘 子柱 柱子磎 辛秘 馬扌韋弘景王彥威 王翃,太原晉陽人也。 兄翊,乾元中累官至京兆少尹。 性謙柔,淡于聲利。 自商州刺史遷襄州刺史、山南東道節度觀察等使。 入朝,充北蕃宣慰使,稱職。 代宗素重之,及即位,目為純臣。 遷刑部侍郎、御史中丞。 居憲司,雖不能舉振綱條,然以謹重知名。 大曆二年卒。 翊為侍郎時,翃自折衝授辰州刺史,遷朗州,有威望智術,所蒞立名。 大曆五年遷容州刺史、容管經略使。 自安、史之亂,頻詔征發嶺南兵募,隷南陽魯炅軍。 炅與賊戰于葉縣,大敗,餘眾離散。 嶺南溪洞夷獠,乘此相恐為亂,其首領梁崇牽,自號「平南十道大都統」。 及其黨覃問等,誘西原賊張侯、夏永攻陷城邑,據容州。 前後經略使陳仁琇、李抗、侯令儀、耿慎惑、元結、長孫全緒等,雖容州刺史,皆寄理藤州,或寄梧州。 及翃至藤州,言于眾曰:「吾為容州刺史,安得寄理他邑!」乃出私財募將健,許奏以好爵,以是人各儘力。 不數月,斬賊魁歐陽珪。 馳于廣州,見節度使李勉,求兵為援。 勉曰:「容州陷賊已久,群獠方強,卒難圖也。 若務速攻,只自敗耳,郡不可復也。 」翃請曰:「大夫如未暇出師,但請移牒諸州,揚言出千兵援助,冀藉聲勢,成萬一之功。 」勉然之。 翃乃以手札告諭義州刺史陳仁璀、藤州刺史李曉庭等,同盟約討賊。 翃復募三千餘人。 力戰,日數合。 節度使牒止翃用兵。 翃慮惑將士,匿其牒,奮起士卒,大破賊數萬眾,擒其帥梁崇牽。 賊遁數百里外,盡復容州故境。 翃發使以聞,奏置順州,以遏余寇。 前後大小百餘戰,生擒賊帥上獻者七十餘人。 累加銀青光祿大夫、兼御史中丞,充招討處置使。 第29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下》
第29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