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阿跌光顏與崇文約,到行營愆一日。 懼誅,乃深入以自贖,故軍于鹿頭西大河之口,以斷賊糧道,賊大駭。 是日,賊綿江柵將李文悅以三千人歸順,尋而鹿頭將仇良輔舉城降者眾二萬。 闢之男方叔、子婿蘇強,先監良輔軍,是日械繫送京師,降卒投戈面縛者彌十數里,遂長驅而直指成都。 德陽等縣城皆鎮以重兵,莫不望旗率服,師無留行。 闢大懼,以親兵及逆黨盧文若賫重寶西走吐蕃。 吐蕃素受其賂,且將啟之。 崇文遣高霞寓、酈定進倍道追之,至羊灌田及焉。 闢自投岷江,擒于湧湍之中。 西蜀平,乃檻闢送京師伏法。 文若赴水死。 王師入成都,介士屯于大逵,軍令嚴肅,珍寶山積,市井不移,無秋毫之犯。 先是,賊將邢泚以兵二萬為鹿頭之援,既降又貳,斬之以徇。 衣冠陷逆者,皆匍匐衙門請命,崇文條奏全活之。 制授崇文檢校司空,兼成都尹,充劍南西川節度、管內度支營田觀察處置、統押近界諸蠻,西山八國雲南安撫等使。 改封南平郡王,食實封三百戶,詔刻石紀功于鹿頭山下。 崇文不通文字,厭大府案牘諮稟之繁,且以優富之地,無所陳力,乞居塞上以扞邊戍,懇疏累上。 二年冬,制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邠州刺史、邠寧慶三州節度觀察等使,仍充京西都統。 恃其功而侈心大作,帑藏之富,百工之巧,舉而自隨,蜀都一罄。 以不習朝儀,憚于入覲,優詔令便道之鎮。 居三年,大修戎備。 元和四年卒,年六十四,廢朝三日,贈司徒,謚曰威武,配享憲宗廟庭。 子承簡,少為忠武軍部將,後入神策軍。 以父征劉闢,拜嘉王傅。 裴度征淮、蔡,奏承簡以本官兼御史中丞,為其軍都押衙。 淮西平,詔以郾城、上蔡、遂平三縣為溵州,治郾城,用承簡為刺史。 尋轉邢州刺史,值觀察使責時賦急,承簡代數百戶出其租。 遷宋州刺史,屬汴州逐其帥,以部將李絺行帥事。 絺遣其將責宋官私財物,承簡執而囚之。 自是汴使來者,輒系之,一日並出斬于軍門之外,威震郡中。 及絺兵大至,宋州凡三城,已陷南一城,承簡保北兩城以拒,凡十餘戰。 會徐州救兵至,絺為汴將李質執之,傳送京師,兵圍宋者即遁去。 授承簡檢校左散騎常侍、充海沂密等州節度觀察處置等使。 俄遷檢校工部尚書、義成軍節度、鄭滑潁等州觀察處置等使。 就加檢校尚書右仆射。 入拜右金吾衛大將軍,充右街使。 復出為邠寧慶等州節度觀察處置等使。 先是,羌虜多以秋月犯西邊,承簡請軍寧州以備之。 因疾,上言乞入覲,即隨表詣闕。 太和元年八月,行至永壽縣傳舍卒,贈司空。 崇文孫駢,歷位崇顯,終淮南節度使,自有傳。 伊慎,兗州人。 善騎射,始為果毅。 喪母,將營合祔,不識其父之墓。 晝夜號哭,未浹日,夢寐有指導焉。 遂發壠,果得舊記驗。 大曆八年,江西節度使路嗣恭討嶺南哥舒晃之亂,以慎為先鋒,直逼賊壘,疾戰破之,斬首三千級,由是復始興之地。 未幾,與諸將追斬晃于泔溪,函首獻於闕下。 嗣恭表慎功,授連州長史,知當州團練副使,三遷江州別駕。 討梁崇義之歲,慎以江西牙將從李希烈,摧鋒陷敵,功又居多。 江漢既平,希烈愛慎之材,數遺善馬,意欲縻之,慎以計遁,歸命本道。 明年,希烈果反。 嗣曹王皋始至鐘陵,大集將吏,得慎而壯之。 大集兵將,繕理舟師。 希烈懼慎為曹王所任,遺慎七屬之甲,詐為慎書行間焉。 上遣中使即軍以詰之,曹王乃抗疏論雪。 上章未報,會賊兵溯江來寇,曹王乃召慎勉之令戰,大破三千餘眾,朝廷始信其不貳。 累破蔡山柵,取蘄州,降其將李良。 又攻黃梅縣,殺賊將韓霜露,斬首千餘級。 優詔褒異,授試太子詹事,封南充郡王,又兼御史中丞、蘄州刺史,充節度都知兵馬使。 建中末,車駕在梁、洋,鹽鐵使包佶以金幣溯江將進獻,次於蘄口。 時賊已屠汴州,遣驍將杜少誠將步騎萬餘來寇黃梅,以絶江道。 慎兵七千,遇于永安戍。 慎列樹三柵,相去數里,偃旗臥鼓。 于中柵聲鼓,三柵悉兵以擊,賊軍大亂,少誠脫身以免,斬級不可勝數,江路遂通。 又破苟莽柵,進兵圍安州。 賊阻溳水,攻之不能下。 希烈遣其甥劉戒虛將騎八千來援,慎分兵迎擊,戰于應山,擒戒虛,縛示城下,遂開門請罪。 以功拜安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仍賜實封一百戶。 希烈又遣將援隋州,慎擊之於厲鄉,走康叔夜,斬首五千級。 希烈死,李惠登為賊守隋州,慎飛書招諭,惠登遂以城降。 因密奏惠登可用,詔授隋州刺史。 貞元十五年,以慎為安黃等州節度、管內支度營田觀察等使。 十六年,吳少誠阻命,詔以本道步騎五千,兼統荊南、湖南、江西三道兵,當其一面。 于申州城南前後破賊數千,以例加檢校刑部尚書。 二十一年,于安黃置奉義軍額,以為奉義軍節度使、檢校右仆射。 憲宗即位,入真拜右仆射。 元和二年,轉檢校左仆射,兼右金吾衛大將軍。 以賂第五從直求鎮河中,為從直所奏,貶右衛將軍。 數月,復為檢校尚書右仆射,兼右衛上將軍。 元和六年卒,年六十八,贈太子太保。 硃忠亮,本名士明,沛州浚儀人。 初事薛嵩為將。 大曆中,詔鎮普潤縣,掌屯田。 硃泚之亂,以麾下四十騎奔奉天。 德宗嘉之,封東陽郡王,為「奉天定難功臣」。 及大駕南幸,為虜騎所獲,系于長安。 賊平,李晟釋之,薦于渾瑊,署定平鎮都虞候。 鎮使李朝采卒,遂代之。 憲宗即位,加御史大夫。 築臨涇城有勞,特加檢校工部尚書、涇原四鎮節度使,仍賜名。 涇土舊俗多賣子,忠亮以俸錢贖而還其親者約二百人。 元和八年卒,贈右仆射。 劉昌裔,太原陽曲人。 少游三蜀。 楊琳之亂,昌裔說其歸順。 及琳授洺州刺史,以昌裔為從事,琳死乃去。 第27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下》
第27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