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遷京兆尹。 時府司物力不充,特敕賜錢五萬貫;府司以所賜之半還司農寺菜錢,融因對言之。 上以融學家,因問「『蔬糲』字有賴音,何也?『糲』是飯之極粗者耶?」融以義類對之。 時兩公主出降,府司供帳事殷,又俯近上巳,曲江賜宴奏請改日。 上曰:「去年重陽,取九月十九日,未失重陽之意,今改取十三日可也。 」既而李固言作相,素不悅融,罷尹。 月餘,授秘書監。 俄而固言罷,楊嗣復輔政,以融權知兵部侍郎。 一年內拜吏部。 三年檢校禮部尚書、興元尹、兼御史大夫,充山南西道節度使。 融子仁晦、仁翰、仁憲、仁召、仁澤,皆登進士第。 咸通中並至達官。 奚陟,字殷卿,亳州人也。 祖翰繹,天寶中弋陽郡太守。 陟少好讀書,登進士第,又登制舉文詞清麗科,授弘文館校書,尋拜大理評事。 佐入吐蕃使,不行,授左拾遺。 丁父母憂,哀毀過禮,親朋愍之。 車駕幸興元,召拜起居郎、翰林學士。 辭以疾病,久不赴職,改太子司議郎。 歷金部、吏部員外郎、左司郎中,彌綸省闥。 又累奉使,皆稱旨。 貞元八年,擢拜中書舍人。 是歲,江南、淮西大雨為災,令陟勞問巡慰,所在人安悅之。 中書省故事,姑息胥徒,以常在宰相左右也,陟皆以公道處之。 先是右省雜給,率分等第,皆據職田頃畝,即主書所受與右史等。 陟乃約以料錢為率,自是主書所得減拾遺。 時中書令李晟所請紙筆雜給,皆不受;但告雜事舍人,令且貯之,他日便悉以遺舍人。 前例,雜事舍人自攜私入,陟以所得均分省內官。 又躬親庶務,下至園蔬,皆悉自點閲,人以為難,陟處之無倦。 遷刑部侍郎。 裴延齡惡京兆尹李充有能政,專意陷害之,誣奏充結陸贄,數厚賂遺金帛。 充既貶官,又奏充比者妄破用京兆府錢谷至多,請令比部勾覆,以比部郎中崔元翰陷充,怨惡贄也。 詔許之。 元翰曲附延齡,劾治府史。 府史到者,雖無過犯,皆笞決以立威,時論喧然。 陟乃躬自閲視府案,具得其實,奏言:「據度支奏,京兆府貞元九年兩稅及已前諸色羨餘錢,共六十八萬餘貫,李充並妄破用。 今所勾勘,一千二百貫已來是諸縣供館驛加破,及在諸色人戶腹內合收,其觔斗共三十二萬石,唯三百餘石諸色輸納所由欠折,其餘並是準敕及度支符牒,給用已盡。 」陟之寬平守法,多如此類。 元翰既不遂其志,因此憤恚而卒。 陟尋以本官知吏部選事,銓綜平允,有能名,遷吏部侍郎。 所蒞之官,時以為稱職。 貞元十五年卒,年五十五,贈禮部尚書。 張薦,字孝舉,深州陸澤人。 祖翾,字文成,聰警絶綸,書無不覽。 為兒童時,夢紫色大鳥,五彩成文,降于家庭。 其祖謂之曰:「五色赤文,鳳也;紫文,趯翾也,為鳳之佐,吾兒當以文章瑞于明廷。 」因以為名字。 初登進士第,對策尤工,考功員外郎謇味道賞之曰:「如此生,天下無雙矣!」調授岐王府參軍。 又應下筆成章及才高位下、詞標文苑等科。 翾凡應八舉,皆登甲科。 再授長安尉,遷鴻臚丞。 凡四參選,判策為銓府之最。 員外郎員半千謂人曰:「張子之文如青錢,萬簡萬中,未聞退時。 」時流重之,目為「青錢學士」。 然性褊躁,不持士行,尤為端士所惡,姚崇甚薄之。 開元初,澄正風俗,翾為御史李全交所糾,言翾語多譏刺,時坐貶嶺南。 刑部尚書李日知奏論,乃追敕移于近處。 開元中,入為司門員外郎卒。 翾下筆敏速,著述尤多,言頗詼諧。 是時天下知名,無賢不肖,皆記誦其文。 天后朝,中使馬仙童陷默啜,默啜謂仙童曰:「張文成在否?」曰:「近自御史貶官。 」默啜曰:「國有此人而不用,漢無能為也。 」新羅、日本東夷諸蕃,尤重其文,每遣使入朝,必重出金貝以購其文,其才名遠播如此。 薦少精史傳,顏真卿一見歎賞之。 天寶中,浙西觀察使李涵表薦其才可當史任,乃詔授左司禦率府兵曹參軍。 既至闕下,以母老疾,竟不拜命。 母喪闋,禮部侍郎于邵舉前事以聞,召充史館修撰,兼陽翟尉。 硃泚之亂,變姓名伏匿城中,因著《史遁先生傳》。 德宗還宮,擢拜左拾遺。 貞元元年冬,上親郊。 時初克複,簿籍多失,禮文錯亂,乃以薦為太常博士,參典禮儀。 四年,回紇和親,以檢校右仆射、刑部尚書關播充使,送咸安公主入蕃,以薦為判官,轉殿中侍御史。 使還,轉工部員外郎,改戶部本司郎中。 十一年,拜諫議大夫,仍充中館修撰。 時裴延齡恃寵,譖毀士大夫。 薦欲上書論之,屢揚言未果。 延齡聞之怒,奏曰:「諫官論朝政得失,史官書人君善惡,則領史職者不宜兼諫議。 」德宗以為然。 薦為諫議月餘,改秘書少監。 延齡排擯不已,會差使冊回紇毗伽懷信可汗及弔祭,乃命薦兼御史中丞,入回紇。 二十年,吐蕃贊普死,以薦為工部侍郎、兼御史大夫,充入吐蕃弔祭使。 涉蕃界二千餘里,至赤嶺東被病,歿于紇壁驛,吐蕃傳其柩以歸。 順宗即位,凶問至,詔贈禮部尚書。 薦自拾遺至侍郎,僅二十年,皆兼史館修撰。 三使絶域,皆兼憲職。 以博洽多能,敏于占對被選。 有文集三十捲,及所撰《五服圖》、《宰輔略》、《靈怪集》、《江左寓居錄》等,並傳于時。 子又新、希復,皆登進士第。 又新,幼工文,善於傅會。 長慶中,宰相李逢吉用事,翰林學士李紳深為穆宗所寵,逢吉惡之;求朝臣中凶險敢言者掎摭紳陰事,俾暴揚于搢紳間。 又新與拾遺李續之、劉棲楚,尤蒙逢吉睠待,指為鷹犬。 穆宗崩,昭愍初即位,又新等構紳,敗端州司馬,朝臣表賀,又至中書賀宰相。 及門,門者止之曰:「請少留,緣張補闕在齋內與相公談。 」俄而又新揮汗而出,旅揖群官曰:「端溪之事,又新不敢多讓。 」人皆闢易憚之。 與續之等七人,時號「八關十六子」。 第26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下》
第26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