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玢,京兆人。 五代祖疏勒國王綽,武德中來朝,授鷹揚大將軍,封天郡公,因留闕下,遂為京兆人。 玢初為金吾將軍論惟明 傔,德宗幸奉天,以戰功封忠義郡王。 惟明鎮鄜坊,累署玢為都虞候。 後節度王棲曜卒,中軍將何朝宗謀作亂,中夜縱火,玢匿身不救火,遲明而擒朝宗。 德宗發三司使按問,竟斬朝宗及行軍司馬崔輅,以同州刺史劉公濟為節度使,以玢為坊州長史、兼侍御史,充行軍司馬。 明年,公濟卒,拜玢鄜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節度觀察等使。 三年,改授山南西道節度觀察等使。 玢歷二鎮,頗以公清苦節為政;不交權幸,不務貢獻,蔬食敝衣,居處才避風雨,而廩庫饒實,三軍百姓安業,近代將帥無比焉。 及綿疾辭位,請歸長安。 元和七年卒,年六十五,贈尚書左仆射,謚曰節。 薛伾,勝州刺史渙之子。 尚父汾陽王召置麾下,著名于諸將間。 左仆射李揆使西蕃,伾為將從役。 時賊泚之難,昆夷赴義,伾馳騎鄉導,至于武功,擢授左威衛將軍。 使絶域者前後數四,累遷左金吾衛大將軍、檢校工部尚書、兼將作監,出為鄜坊觀察使。 元和八年,卒於官,贈潞州大都督。 史臣曰:薛播溫敏有文,鮑防董戎無術,李、嚴太原之政,可謂美矣。 蕭昕抱則哲之知,杜亞懷非次之望。 王緯清潔而傷苛碎,若初善理而性剛嚴。 于頎好任機權,趨附勢利。 盧徵厚斂貨賄,結托中人。 楊憑好奢,鄭元有斷。 杜兼殺戮端士,怙亂邀君。 裴玢發奸謀,安民和眾。 而玢敝衣糲食,不交權幸,帑庾咸實,郡邑以寧。 若夫君子無求備於人,捨短從長,彰善癉惡,則裴玢之善,抑之更揚;杜兼之惡,欲蓋而彰耳。 列傳第九十七 ○杜黃裳 高郢 子定 杜佑 子式方 從鬱 式方子悰 從鬱子牧 杜黃裳,字遵素,京兆杜陵人也。 登進士第、宏辭科,杜鴻漸深器重之。 為郭子儀朔方從事,子儀入朝,令黃裳主留務于朔方。 邠將李懷光與監軍陰謀代子儀,乃為偽詔書,欲誅大將溫儒雅等。 黃裳立辨其偽,以告懷光,懷光流汗伏罪。 諸將有難制者,黃裳矯子儀命盡出之,數月而亂不作。 後入為台省官,為裴延齡所惡,十年不遷。 貞元末,為太常卿。 王叔文之竊權,黃裳終不造其門。 嘗語其子婿韋執誼,令率百官請皇太子監國,執誼遽曰:「丈人才得一官,可復開口議禁中事耶!」黃裳勃然曰:「黃裳受恩三朝,豈可以一官見買!」即拂衣而出。 尋拜平章事。 邠州節度使韓全義曾居討伐之任,無功,黃裳奏罷之。 劉闢作亂,議者以劍南險固,不宜生事;唯黃裳堅請討除,憲宗從之。 又奏請不以中官為監軍,只委高崇文為使。 黃裳自經營伐蜀,以至成功,指授崇文,無不懸合。 崇文素憚劉氵雍,黃裳使人謂崇文曰:「若不奮命,當以劉澭代之。 」由是得崇文之死力。 既平闢,宰臣入賀,帝目黃裳曰:「此卿之功也。 」後與憲宗語及方鎮除授,黃裳奏曰:「德宗自艱難之後,事多姑息。 貞元中,每帥守物故,必先命中使偵伺其軍動息,其副貳大將中有物望者,必厚賂近臣以求見用,帝必隨其稱美而命之,以是因循,方鎮罕有特命帥守者。 陛下宜熟思貞元故事,稍以法度整肅諸侯,則天下何憂不治!」憲宗然其言。 由是用兵誅蜀、夏之後,不容籓臣蹇傲,克複兩河,威令復振,蓋黃裳啟其衷也。 黃裳有經畫之才,達于權變,然檢身律物,寡廉潔之譽,以是居鼎職不久。 二年正月,檢校司空,同平章事,兼河中尹、河中晉絳等州節度使。 八月,封邠國公。 三年九月,卒於河中,年七十一,贈司徒,謚曰宣。 黃裳性雅淡寬恕,心雖從長,口不忤物。 始為卿士,女嫁韋執誼,深不為執誼所稱;及執誼譴逐,黃裳終保全之,洎死嶺表,請歸其喪,以辦葬事。 及是被疾,醫人誤進其藥,疾甚而不怒。 然為宰相,除授不分流品,或官以賂遷,時論惜之。 黃裳歿後,賄賂事發。 八年四月,御史台奏:「前永樂令吳憑為僧鑒虛受託,與故司空杜黃裳,于故州邠寧節度使高崇文處納賂四萬五千貫,並付黃裳男載,按問引伏。 」敕曰:「吳憑曾佐使府,忝履宦途,自宜畏法惜身,豈得為人通貸!事關非道,理合懲愆,宜配流昭州。 其付杜載錢物,宰輔之任,寵寄實深,致茲貨財,不能拒絶,已令按問,悉合徵收,貴全終始之恩,俾弘寬大之典。 其所取錢物,並宜矜免,杜載等並釋放。 」 載為太子仆,長慶中,遷太仆少卿、兼御史中丞,充入吐蕃使。 載弟勝,登進士第,大中朝位給事中。 勝子廷堅,亦進士擢第。 高郢,字公楚,其先渤海蓚人。 九歲通《春秋》,能屬文。 天寶末,盜據京邑,父伯祥先為好畤尉,抵賊禁,將加極刑。 郢時年十五,被發解衣,請代其父,賊黨義之,乃俱釋。 後舉進士擢第,應制舉,登茂才異行科,授華陰尉。 嘗以魯不合用天子禮樂,乃引《公羊傳》,著《魯議》,見稱于時,由是授咸陽尉。 郭子儀節制朔方,闢為掌書記。 子儀嘗怒從事張曇,奏殺之;郢極言爭救,忤子儀旨,奏貶猗氏丞。 李懷光節制邠寧,奏為從事,累轉副元帥判官、檢校禮部郎中。 懷光背叛,將歸河中,郢言:「西迎大駕,豈非忠乎!」懷光忿而不聽。 及歸鎮,又欲悉眾而西。 時渾瑊軍孤,群帥未集,郢與李鄘誓死駐之。 屬懷光長子琟候郢,郢乃諭以逆順曰:「人臣所宜效順。 且自天寶以來阻兵者,今復誰在?況國家自有天命,非獨人力。 今若恃眾西向,自絶于天,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安知三軍不有奔潰者乎?」李琟震懼,流淚氣索。 明年春,郢與都知兵馬使呂鳴岳、都虞候張延英同謀間道上表;及受密詔,事泄,二將立死。 懷光乃大集將卒,白刃盈庭,引郢詰之。 郢挺然抗辭,無所慚隱,憤氣感發,觀者淚下,懷光慚沮而止。 德宗還京,命諫議大夫孔巢父、中人啖守盈赴河中宣慰懷光,授以太保;而懷光怒,激其親兵詬詈,殺守盈及巢父。 巢父之被刃也,委于地,郢就而撫之。 乃懷光被誅,馬燧闢郢為掌書記。 第25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下》
第25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