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以戎狄為患,自古有之,其于制禦之方,得失之論,備存史籍,可得而言。 大抵尊即序者,則曰「非德無以化要荒」,曾莫知威不立,則德不能馴也。 樂武威者,則曰「非兵無以服凶獷」,曾莫知德不修,則兵不可恃也。 務和親者,則曰「要結可以睦鄰好」,曾莫知我結之而彼復解也。 美長城者,則曰「設險可以固邦國而扞寇仇」,曾莫知力不足,兵不堪,則險之不能有也。 尚薄伐者,則曰「驅遏可以禁侵暴而省征徭,」曾莫知兵不鋭,壘不完,則遏之不能勝,驅之不能去也。 議邊之要,略盡于斯,雖互相譏評,然各有偏駁。 聽一家之說,則例理可征;考歷代所行,則成敗異效。 是由執常理以禦其不常之勢,徇所見而昧于所遇之時。 夫中夏有盛衰,夷狄有強弱,事機有利害,措置有安危,故無必定之規,亦無長勝之法。 夏後以序戎而聖化茂,古公以避狄而王業興;周城朔方而獫狁攘,秦築臨洮而宗社覆;漢武討匈奴而貽悔,太宗征突厥而致安;文、景約和親而不能弭患于當年,宣、元弘撫納而足以保寧于累葉。 蓋以中夏之盛衰異勢,夷狄之強弱異時,事機之利害異情,措置之安危異便。 知其事而不度其時則敗,附其時而不失其稱則成。 形變不同,胡可專一! 夫以中國強盛,夷狄衰微,而能屈膝稱臣,歸心受制,拒之則阻其向化,威之則類于殺降,安得不存而撫之,即而序之也?又如中國強盛,夷狄衰微,而尚棄信奸盟,蔑恩肆毒,諭之不變,責之不懲,安得不取亂推亡,息人固境也?其有遇中國喪亡之弊,當夷狄強盛之時,圖之則彼釁未萌,禦之則我力不足,安得不卑詞降禮,約好通和,啖之以親,紓其交禍?縱不必信,且無大侵,雖非禦戎之善經,蓋時事亦有不得已也。 儻或夷夏之勢,強弱適同,撫之不寧,威之不靖;力足以自保,不足以出攻,得不設險以固軍,訓師以待寇,來則薄伐以遏其深入,去則攘斥而戒于遠追?雖為安邊之令圖,蓋勢力亦有不得不然也。 故夏之即序,周之於攘,太宗之翦亂,皆乘其時而善用其勢也。 古公之避狄,文、景之和親,神堯之降禮,皆順其時而不失其稱也。 秦皇之長城,漢武之窮討,皆知其事而不度其時者也。 向若遇孔熾之勢,行即序之方,則見侮而不從矣!乘可取之資,懷畏避之志,則失機而養寇矣!有攘卻之力,用和親之謀,則示弱而勞費矣!當降屈之時,務翦伐之略,則召禍而危殆矣!故曰:知其事而不度其時則敗,附其時而不失其稱則成。 是無必定之規,亦無長勝之法,得失著效,不其然歟!至于察安危之大情,計成敗之大數,百代之不變易者,蓋有之矣。 其要在於失人肆欲則必蹶,任人從眾則必全,此乃古今所同,而物理之所壹也。 國家自祿山構亂、河隴用兵以來,肅宗中興,撤邊備以靖中邦,借外威以寧內難。 於是吐蕃乘釁,吞噬無厭;回紇矜功,憑陵亦甚。 中國不遑振旅,四十餘年。 使傷耗遺氓,竭力蠶織,西輸賄幣,北償馬資,尚不足塞其煩言,滿其驕志。 復乃遠征士馬,列戍疆陲,猶不能遏其奔沖,止其侵侮。 小入則驅略黎庶,深入則震驚邦畿。 時有議安邊策者,多務于所難而忽于所易,勉于所短而略于所長。 遂使所易所長者,行之而其要不精;所難所短者,圖之而其功靡就。 憂患未弭,職斯之由。 夫制敵行師,必量事勢,勢有難易,事有先後。 力大而敵脆,則先其所難,是謂奪人之心,暫勞而永逸者也;力寡而敵堅,則先其所易,是謂固國之本,觀釁而後動者也。 頃屬多故,人勞未瘳,而欲廣發師徒,深踐寇境,復其侵地,攻其堅城,前有勝負未必之虞,後有饋運不繼之患。 儻或撓敗,適所以啟戎心而挫國威,以此為安邊之謀,可謂不量事勢而務于所難矣! 天之授者,有分事,無全功;地之產者,有物宜,無兼利。 是以五方之俗,長短各殊。 長者不可逾,短者不可企;勉所短而敵其所長必殆,用所長而乘其所短必安。 強者,乃以水草為邑居,以射獵供飲茹,多馬而尤便馳突,輕生而不恥敗亡,此戎狄之所長也。 戎狄之所長,乃中國之所短;而欲益兵蒐乘,角力爭驅,交鋒原野之間,決命尋常之內,以此為禦寇之術,可謂勉所短而校其所長矣!務所難,勉所短,勞費百倍,終於無成。 雖果成之,不挫則廢,豈不以越天授而違地產,虧時勢以反物宜者哉! 將欲去危就安,息費從省,在慎守所易,精用所長而已。 若乃擇將吏以撫寧眾庶,修紀律以訓齊師徒,耀德以佐威,能邇以柔遠;禁侵抄之暴以彰吾信,抑攻取之議以安戎心;彼求和則善待而勿與結盟,彼為寇則嚴備而不務報復,此當今之所易也。 賤力而貴智,惡殺而好生,輕利而重人,忍小以全大,安其居而後動,俟其時而後行。 是以修封疆,守要害,塹蹊隧,壘軍營,謹禁防,明斥候,務農以足食,練卒以蓄威,非萬全不謀,非百克不鬥。 寇小至則張聲勢以遏其入,寇大至則謀其人以邀其歸;據險以乘之,多方以誤之。 使其勇無所加,眾無所用;掠則靡獲,攻則不能;進有腹背受敵之虞,退有首尾難救之患,所謂乘其弊,不戰而屈人之兵,此中國之所長也。 我之所長,乃戎狄之所短;我之所易,乃戎狄之所難。 以長制短,則用力寡而見功多;以易敵難,則財不匱而事速就。 舍此不務,而反為所乘,斯謂倒持戈矛,以釒尊授寇者也!今則皆務之矣,猶且守封未固,寇戎未懲者,其病在於謀無定用,眾無適從。 所任不必才,才者不必任;所聞不必實,實者不必聞;所信不必誠,誠者不必信;所行不必當,當者未必行。 故令措置乖方,課責虧度;財匱于兵眾,力分于將多,怨生於不均,機失于遙制。 臣請為陛下粗陳六者之失,惟明主慎聽而熟察之: 第22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下》
第2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