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恩留回紇可汗營于河陽,乃使其子右廂兵馬使瑒、北庭朔方兵馬使高輔成以步軍萬餘眾乘勝逐北。 懷恩常壓賊而行,至于鄭州,再戰皆捷;進至汴州,偽節度張獻誠開門降;又拔滑州,追破朝義于衛州。 偽睢陽節度田承嗣、李進超、李達盧等兵馬四萬餘眾,又與朝義合,據河來拒。 瑒連盤濟師,登岸薄之,賊黨悉奔,長驅至昌縣東。 朝義率魏州兵馬來戰,又敗走,達盧來降,賊徒震駭。 於是相州偽節度薛嵩以相、衛州、洺、邢、趙降于李抱玉、高輔成、尚文悊;偽恆陽節度李寶臣以深、恆、定、易四州降于河東節度辛雲京。 朝義至貝州,又與偽大將薛忠義兩節度合。 瑒至臨清,懼賊氣盛,駐軍以俟變。 朝義領眾三萬並攻具來攻,瑒令高彥崇、渾日進、李光逸等設三伏以待之,賊半渡,伏發,合擊而走之。 其時回紇又至,官軍益振,瑒卷甲馳之,大戰于下博縣東南。 賊背水而陣,大軍衝擊而崩之,積屍擁流而下。 朝義又走莫州。 於是河南副元帥都知兵馬使薛兼訓、兵馬使郝廷玉、兗鄆節度使辛雲京會師于下博,進軍莫州城下。 朝義與田承嗣頻出挑戰,大敗而旋,臨陣殺其偽尚書敬榮。 朝義懼,自分萬餘眾投歸義縣,留承嗣守城。 於是淄青節度侯希逸繼諸將同為攻守,凡月餘日。 瑒與高彥崇、侯殺逸、薛兼訓等以眾三萬追及朝義于歸義縣,交鋒而賊潰。 屬幽州節度使李懷仙送降款,瑒頓兵于其境,遣懷仙分兵追躡。 二年三月,朝義至平州石城縣溫泉柵,窮蹙,走入長林自縊,懷仙使妻弟徐有濟傳其首以獻。 又降田承嗣之軍,河北悉平,懷恩乃與諸將班師。 先是,去冬郭子儀以懷恩有平定河朔之功,讓位於懷恩,遂授河北副元帥、尚書左仆射、兼中書令、靈州大都督府長史、單于鎮北大都護、朔方節度使,仍加實封四百戶,通前一千戶。 春,又加太子少師,充朔方都知兵馬使、同節度副大使,食實封五百戶,莊宅各一所,仍與一子五品官。 高輔成太子少傅、兼御史中丞,充河北副元帥都知兵馬使,加實封三百戶,仍與一子五品官。 高彥崇太子賓客,仍舊朔方右廂兵馬使,實封二百戶,莊宅各賜一所,與一子五品官。 遂詔懷恩統可汗還蕃,遂自相州西郭口趣潞州,與回紇可汗會,出太原之北。 懷恩初至太原,辛雲京以可汗是其子婿,疑其召戎,閉關不報,且懼可汗相襲,不敢犒軍;及還,亦如之。 懷恩父子宣力王室,攻城野戰,無役不從,一舉滅史朝義,復燕、趙、韓、魏之地,自以為功無以讓。 至是,又為雲京所拒,懷恩怒,上表列其狀,頓軍汾州。 會中官駱奉先使于雲京,雲京言懷恩與可汗為約,逆狀已露,乃與奉先厚結歡。 奉先回至懷恩所,其母數讓奉先曰:「爾等與我兒約為兄弟,今又親雲京,何兩面乎?雖然,前事勿諭,自今母子兄弟如初。 」酒酣,懷恩起舞,奉先贈纏頭彩。 懷恩將酬其貺,奉先遽告發,懷恩曰:「明日端午,請宿為令節。 」奉先固辭,懷恩苦邀之,命藏其馬。 中夕謂其從者曰:「向者責吾,又收吾馬,是將害我也。 」奉先懼,遂逾垣而走。 懷恩驚,遽令追還其馬。 奉先使回,奏其反狀。 懷恩累奏請誅雲京、奉先,上以雲京有功,手詔和解之,懷恩遂有貳於我。 至七月,改元廣德,冊勛拜太保,仍與一子三品、一子四品官並階,仍加實封五百戶。 仆固瑒一子五品官,加實封一百戶。 仍賜鐵券,以名藏太廟,畫像于凌煙閣。 尋以瑒為御史大夫、朔方行營節度。 懷恩以寇難已來,一門之內死王事者四十六人,女嫁絶域,再收兩京,皆導引回紇,摧滅強敵,而為人媒孽,蕃性獷戾,怏怏不已。 乃上書自敘功伐,曰: 廣德元年八月二十三日,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仆射、兼中書令、朔方節度副大使、河北副元帥、上柱國、大寧郡王臣懷恩,刺肝瀝血,謹頓首頓首上書寶應聖文神武皇帝陛下:臣家本蕃夷,代居邊塞,爰自祖父,早沐國恩。 臣年未弱冠,即蒙上皇驅策,出入死生,竭力疆場,叨承先帝報功,時年已授特進。 洎乎祿山作亂,大振王師,臣累任偏裨,決死靖難,上以安社稷,下以拯生靈,仗皇天之威神,滅狂胡之醜類。 無何,思明繼逆,又據東周,宸極不安,海內騰沸。 臣謬承大行皇帝委任,授以兵權,誓雪國仇,以匡時難。 闔門忠烈,咸願殺身,野戰攻城,皆先士卒。 兄弟死於陣敵,子侄沒于軍前,九族之親,十不存一,縱有在者,瘡痍遍身。 況陛下潛龍之時,親統師旅,臣忝事麾下,陛下悉臣愚誠。 大行皇帝未捐宮館之時,臣頻立微效,累沾官賞,遂被輔國等讒害,幾至破家,便奪兵權,踰年宿衛。 臣雖內省無疚,終懼讒佞傾危,以日繼時,命懸秋葉,至將歸骨泉壤,永謝明時。 幸遇陛下龍躍天衢,繼纘鴻業,知臣負謗,察臣丹心,遂開獨見之明,杜絶眾多之口,特拔臣于汧、隴,再任臣于朔方。 誠謂遊魂返骸,枯骨再肉,使臣得竭駑蹇之力,效錐刀之功,上答陛下再造之恩,下展微臣犬馬之志。 去年秋末,回紇伏義而來,士庶不知,悉皆驚駭。 陛下以臣與其姻婭,令至太原祗迎,一切事宜,許臣逐便處置。 遂與可汗計議,分道用兵,克複洛陽,平蕩幽、薊,惟有神策兵馬,頓軍獨住陳留。 可汗時在洛陽,即被朝恩猜阻,要為流議,已失蕃情。 臣自平賊卻回,天恩又令餞送,臣遂罄竭家產,為國周旋,發遣外蕃,貴圖上道。 行至山北,被奉先、雲京共生異見,妄作加諸,閉城不出祗迎,仍令潛行竊盜。 蕃夷怨怒,早欲相仇,臣遂彌縫,方得出界。 及其祖餞事了,回至太原,臣忝跡鼎司,又承重寄,奉先、雲京曾無禮數,閉關不出相看。 臣遂過汾州,休息士馬,凡經數日,不遣一介知聞。 自以行事乘疏,恐臣先有論奏,遂乃構其謗黷,妄起異端,搧動軍城,以為設備。 又臣從潞府過日,見抱玉只迎回紇,庶事用心,懇稱家資罄于公用,又與臣馬兼銀器四事,臣于回紇處得絹,便與抱玉二千匹以充答贈。 今被抱玉共相組織,將此往來之貺,便為結托之私,貴在厚誣,務相傾奪。 陛下不垂明察,采聽流言,欲令忠直之臣,枉陷讒邪之黨。 臣實不欺天地,不負神明,夙夜三思,臣罪有六: 第15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下》
第15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