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侍御史任知古恃憲威,于朝行詬詈衣冠,挺之深讓之,以為不敬,乃為台司所劾,左遷萬州員外參軍。 開元中,為考功員外郎。 典舉二年,大稱平允,登科者頓減二分之一。 遷考功郎中,特敕又令知考功貢舉事,稍遷給事中。 時黃門侍郎杜暹、中書侍郎李元紘同列為相,不葉。 暹與挺之善,元紘素重宋遙,引為中書舍人。 及與起居舍人張咺等同考吏部等第判,遙復與挺之好尚不同,遙言于元紘。 元紘詰譙挺之,挺之曰:「明公位尊國相,情溺小人,乃有憎惡,甚為不取也。 」詞色俱厲。 元紘曰:「小人為誰?」挺之曰:「即宋遙也。 」因出為登州刺史、太原少尹。 殿中監王毛仲使太原、朔方、幽州,計會兵馬,事隔數年,乃牒太原索器仗。 挺之以不挾敕,毛仲寵幸久,恐有變故,密奏之。 尋遷濮、汴二州刺史。 挺之所歷皆嚴整,吏不敢犯,及蒞大郡,人乃重足側息。 二十年,毛仲得罪賜死,玄宗思曩日之奏,擢為刑部侍郎,深見恩遇,改太府卿。 與張九齡相善,九齡入相,用挺之為尚書左丞,知吏部選,陸景融知兵部選,皆為一時精選。 時侍中裴耀卿、禮部尚書李林甫與九齡同在相位,九齡以詞學進,入視草翰林,又為中書令,甚承恩顧。 耀卿與九齡素善,林甫巧密,知九齡方承恩遇,善事之,意未相與。 林甫引蕭炅為戶部侍郎,嘗與挺之同行慶弔,客次有《禮記》,蕭炅讀之曰:「蒸嘗伏獵。 」炅早從官,無學術,不識「伏臘」之意,誤讀之。 挺之戲問,炅對如初。 挺之白九齡曰:「省中豈有『伏獵侍郎。 』」由是出為岐州刺史,林甫深恨之。 九齡嘗欲引挺之同居相位,謂之曰:「李尚書深承聖恩,足下宜一造門款狎。 」挺之素負氣,薄其為人,三年,非公事竟不私造其門,以此彌為林甫所嫉。 及挺之囑蔚州刺史王元琰,林甫使人詰于禁中,以此九齡罷相,挺之出為洺州刺史,二十九年,移絳郡太守。 天寶元年,玄宗嘗謂林甫曰:「嚴挺之何在?此人亦堪進用。 」林甫乃召其弟損之至門敘故,雲「當授子員外郎」,因謂之曰:「聖人視賢兄極深,要須作一計,入城對見,當有大用。 」令損之取絳郡一狀,云:「有少風氣,請入京就醫。 」林甫將狀奏云:「挺之年高,近患風,且須授閒官就醫。 」玄宗嘆叱久之。 林甫奏授員外詹事,便令東京養疾。 挺之素歸心釋典,事僧惠義。 及至東都,鬱鬱不得志,成疾。 自為墓誌曰:「天寶元年,嚴挺之自絳郡太守抗疏陳乞,天恩允請,許養疾歸閒,兼授太子詹事。 前後歷任二十五官,每承聖恩,嘗忝獎擢,不盡驅策,駑蹇何階,仰答鴻造?春秋七十,無所展用,為人士所悲。 其年九月,寢疾,終於洛陽某裡之私第。 十一月,葬于大照和尚塔次西原,禮也。 盡忠事君,叨載國史,勉拙從仕,或布人謡。 陵谷可以自紀,文章焉用為飾。 遺文薄葬,斂以時服。 」挺之與裴寬皆奉佛。 開元末,惠義卒,挺之服縗麻送於龕所。 寬為河南尹,僧普寂卒,寬與妻子皆服縗絰,設次哭臨,妻子送喪至嵩山。 故挺之志文雲「葬于大照塔側」,祈其靈祐也。 挺之素重交結,有許與,凡舊交先歿者,厚撫其妻子,凡嫁孤女數十人,時人重之。 子武,廣德中黃門侍郎、成都尹、劍南節度使。 史臣曰:崔日用附會三思,以取高位,預討韋氏,遂握重權。 自言「吾一生行事,皆臨時制變,不必專守始謀」,信矣。 與夫守死善道者,不可同年而語也。 張嘉貞雖不立田園,奈急於勢利,朋比近習,杖姜皎、伷先,非中立之士也。 蕭嵩位極中令,異政無聞,樹破虜之勛,真致遠之器。 九齡文學政事,咸有所稱,一時之選也。 適之臨下雖簡,在公克勤,惜乎不得其死也!挺之才略器識,不下諸公,恥近權門,為人所惡,不登台輔,養疾宮僚。 雖富貴在天,窮達有命,彼林甫者,誠可投畀豺虎也。 贊曰:開元之代,多士盈庭。 日用無守,嘉貞近名。 嵩、齡、適、挺,各有度程。 大位俱極,半慚德馨。 列傳第五十 ○尹思貞 李傑 解琬 畢構 蘇珦 子晉 鄭惟忠 王志愔盧從願李朝隱 裴漼 從祖弟寬 王丘 尹思貞,京兆長安人也。 弱冠明經舉,補隆州參軍。 時晉安縣有豪族蒲氏,縱橫不法,前後官吏莫能制。 州司令思貞推按,發其奸臓萬計,竟論殺之,遠近稱慶,刻石以紀其事,由是知名。 累轉明堂令,以善政聞。 三遷殿中少監,檢校洺州刺史。 會契丹孫萬榮作亂,河朔不安,思貞善於綏撫,境內獨無驚擾,則天降璽書褒美之。 長安中,七遷秋官侍郎,以忤張昌宗被構,出為定州刺史,轉晉州刺史。 尋復入為司府少卿。 時卿侯知一亦厲威嚴,吏人為之語曰:「不畏侯卿杖,惟畏尹卿筆。 」其為人所伏若此。 尋加銀青光祿大夫。 于宅中掘得古戟十二,俄而門加棨戟,時人異焉。 神龍初,為大理卿,時武三思擅權,御史大夫李承嘉附會之。 壅州人韋月將上變,告三思謀逆,中宗大怒,命斬之。 思貞以發生之月,固執奏以為不可行刑,竟有敕決杖配流嶺南。 三思令所司因此非法害之,思貞又固爭之。 承嘉希三思旨,托以他事,不許思貞入朝廷。 謂承嘉曰:「公擅作威福,不顧憲章,附托奸臣,以圖不軌,將先除忠良以自恣耶?」承嘉大怒,遂劾奏思貞,出為青州刺史。 境內有蠶一年四熟者,黜陟使、衛州司馬路敬潛八月至州,見繭嘆曰:「非善政所致,孰能至于此乎!」特表薦之。 思貞前後為十三州刺史,皆以清簡為政,奏課連最。 第7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下》
第76頁